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媒体间的竞争特别是同省同城同质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作为报纸先锋部队的一线记者,同样既面临着来自报社内部的竞争,也面临着同行间的竞争。一、记者为何要加强合作? 不过是几年前,记者还是个让人羡慕的职业,采访单位对记者恭敬顺从、热情礼貌。但现在的情况已经变化很大了,报纸数量多了,记者大军也迅速膨胀,新闻资源在报业大战中日益升值,掌握着新闻资源的人或单位对新闻记者的态度由热到冷。  相似文献   

2.
随着省市传媒集团把战略版图逐渐向下延伸,地处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县级市其实已面临同城竞争的局面。面对这些媒体在业务、资源、读者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要想获取独家新闻已几乎不可能。因此,作为一家县市级的主流媒体,如何发挥接近性和人脉优势,策划一些能引起渎者关注的新闻,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加入WTO、从表面上看,仅仅是与经济、贸易有关,但根据WTO的准入原则、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等,国际资本、国际媒介在看好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将进入中国市场参与竞争。在不久的将来,当国际媒体进入中国时,势必会与国内媒体在新闻资源、受众群体、广告市场、人力资源等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而财经报纸作为逐渐发展的一种媒介,在与业已成熟的国际财经报纸竞争的过程中,如何生存发展将成为亟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电台的出现,没有撼动报纸的第一媒体地位,电视的普及也没有取代报纸和电台,但近年来迅速崛起的网络媒体等新媒体,却给传统媒体带来诸如“拐点”等让人震撼的影响。传统报媒为在新一轮的媒体竞争中确保生存和发展,不断加大对新媒体的关注和投入,  相似文献   

5.
江艺平 《新闻实践》2010,(11):11-12
社交能力与人际交往,是记者的职业特性;人脉关系与人脉资源是记者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若干记者人脉资源的总和,构成了媒体的团队竞争力,而人脉资源的深度、广度和关联度的拓展,决定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问题是我们长期忽略记者人脉资源的现实研究,也就缺乏相应的有效的引导、调整、约束与管理。  相似文献   

6.
整合资源为我所用 与省报地方版相比,地市报在本地政治资源、社会资源、人脉资源等方面均占优.在"服务为王"的时代,地市报只有经过整合营销,才能发挥优势,盘活各方面资源,进行市场化改革,实现竞争突围. 整合报社内外的各方资源,需要报社内各部门合作配合,同时也需要新媒体、企业、政府等外部资源的整合,形成报纸独特的竞争优势,使传播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邱杨 《新闻世界》2014,(4):329-330
当下,“报纸消亡论”甚嚣尘上。报业竞争激烈,报业要走出困境,就要洞悉新兴媒体的发展趋势,知己知彼方能在良性竞争中突出优势,准确把握好前进方向,在报业面临过度竞争的情势下,把握时代脉搏,控制发展势态,更好的参与当代的媒体竞争,稳固主导性地位。以发展的眼光来看,报纸媒体不但不会因为科技的发展没落,反倒会面临机遇和挑战。通过资讯量的扩增、更加专业化、提高纸质品质增加收藏价值等手段达到更加贴合现代人需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 建立报业集团,从事多种经营,用不同方式寻求资金支持,进行规模化竞争,是目前中国报业发展的主流景象。在这一竞争中,读者资源和广告资源通过市场壏.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实力派报纸手中。与此同时高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迅速崛起,使报纸在同广播、电视媒体的竞争中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报业积极进军互联网。与广播电视相比,目前报纸的网络化成本更低,效果更显著,网络媒体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竞争日益激烈,报纸媒体要生存和发展下去,就要不断地在版面编辑业务上有所创新,以吸引读者的关注。报纸编辑中,版面设计是重要的环节,要求版面编辑人员具备创新意识,使得报纸版面富于内涵而且品位高,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本论文针对新媒体时代下报纸编辑应如何提升创新意识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0.
当代报纸传媒的立足与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新闻策划。一方面,从阅读兴趣看,由于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除了报纸、电台、电视台和通讯社等媒体外,现代互联网络媒体提供了即时信息服务。受众除了关心一些突发性的新闻信息外,更关注新闻的“背后”。另一方面,从报纸媒体的特点看,以文字描述为主要手段的报纸新闻信息发布,必须要求通过分析性报道获取受众的关注。因此,在信息开放时代,报纸作为一种媒体的优势,已不能简单地在“独家最早发布新闻信息”的传统要求里,而应该更显著地体现在对“新闻信息的深入挖掘之中”。新闻报道的策划,就成为深入挖掘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媒体刚络化进程的加快,在互联网技术革新和媒体竞争的推动下,报纸媒体阳站已经从报纸网络版(或称电子版)阶段过渡到以新闻为主的综合性网站阶段,在中国网络媒体大格局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作为互联网媒体属性而带来的网站内容传输问题也开始受到报纸网技术管理层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三昧》2008,(1):18-18
在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全力治理报纸散滥状况的同时,中国报业市场的竞争继续呈现白热化趋势。即便如此,那些富有政治抱负的人们还是对传统的办报模式心存幻想。1998年1月1日,中国引进时报创刊。在中国报业压缩整顿的背景下,这显然是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以至于很多人揣测它的创办者吴海民运用了在新闻出版署担任司局级干部时的人脉资源。  相似文献   

13.
当今,纸质媒体竞争异常激烈,网络、手机报、博客等众多新兴媒体又蜂拥而来。作为地市级报纸,由于人力、物力、版面和新闻等资源劣势,很难在内容上占有优势,那么,如何突出重围,赢得读者、赢得市场?笔者认为,做好新闻策划,立足本土,关注民生、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媒体市场的环境,且媒体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也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受众群体的需求日渐趋于多元化的现实反映。而面对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如何加快传统报纸媒体的转型和改革发展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学者密切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传统报纸媒体而言,既是发展机遇,又面临着诸多巨大的挑战。而为了有效应对新媒体所带来的这些挑战,就要将报纸媒体和新媒体进行融合发展,以此来提升报纸媒体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当前新时期背景下传统报纸媒体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相关阐述,并深入分析了在当前新时期背景下,传统报纸媒体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发展的必要性,进而为传统报纸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提出了一些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视觉优化就是关注“人”的感受 媒体竞争力的提升强调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和谐,通过人性化的功能、个性化的风格和稳定感的视觉形象。构成报纸独特的“卖相”,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读者认同。在现代报业市场上。寻求内容的差异性变得异常困难,视觉化的多样性拉开了同质化媒体竞争的距离,成为报纸迅速占领市场,获取读者青睐的法宝。回顾中外报纸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报纸的历史也是报纸视觉优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给中国的媒体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创造了一个个媒体发展的神话,也给媒体间的竞争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媒介产业化进程的纵深推进,为了实现对受众注意力的争夺,以展示自己的卖点,现代传媒企业的经营管理离不开对竞争策略的选择与应用。以报业为例,尽管报纸的种类报多,但内容往往大同小异。这种“同质化”的竞争,不仅不能给受众带来信息  相似文献   

17.
同城有大大小小将近10家结合性媒体,新闻资源的共享度越来越高,新闻同质化也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媒体竞争已经成为新闻策划水平的较量。新闻策划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媒体在市场上的地位。而市民化报纸的定位.决定了晚报新闻策划的立足点一定要放在关注民生上。只有这样,才能拉近报纸与读者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报纸下降30%!杂志下降19%!这就是去年纸质媒体的经营收入状况.刨去经济“新常态”的影响,纸媒的广告减到哪里去了?许多都流向互联网,尤其是包括自媒体在内的移动互联网上了. 目前,一些个人操作的微信公众号已经取得相当大的成功,“10万+”的阅读量,挂一个广告就带来超过1 0万元的收入.一些企业搞推介,已开始邀请自媒体参加.这是更该注意的,以前企业投放广告“见号不见人”,现在发展到“面对面”——自媒体与广告投放企业直接建立人脉关系.挖走人脉关系,等于挖走纸媒的“根”.人脉的竞争将深刻影响到未来媒体经营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报纸好看不好看,关键靠策划.读对报纸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报道准确、及时,而且要求内容上求深,形式上求活.另一方面,新闻资源的共享度越来越高,同城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某种程度上,媒体竞争已经成为新闻策划水平高低的较量.策划成功,就能在同类报道中高人一筹,报纸就能出彩;否则,处处低人一筹.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各种新闻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并倾尽全力抢占市场份额。这种竞争给传统的纸质媒体———报纸带来很大冲击,各种报纸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争夺读者和定位报纸的主流价值,各大报纸包括地方党报都在积极挖掘新闻资源,同时注重加大版面设计力度,将版面美提升到与信息同等重要的地位。各类稿件在报纸版面上的整体布局,集中体现了报纸的宣传报道意图。有思想性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