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地市级党报如何开展好新闻舆论监督,扭转“难、险、缠”的被动局面,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是目前地市级党报进行舆论监督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一方面,新闻舆论监督,是政府职能部门监督、司法监督等社会三大监督之一,是媒体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不但是党报战斗性的标志,也是媒体增强公信力必不可少的手段。另一方面,众所周知,新闻舆论监督是揭...  相似文献   

2.
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是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舆论监督有社会舆论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但新闻舆论监督因其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倍受重视。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完善和人们维权意识的提高,时代对新闻舆论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达到纠正错误,改进工作的目的。否则,会事与愿违。因此,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效途径,正确行使新闻舆论监督权是建立现代文明社会的需要,也是树立党报形象和权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3.
新闻舆论监督是现代社会监督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党报舆论监督内容的变化和报道领域的拓宽,党报舆论监督也更多地关注民生民瘼,透视社会热点、难点,聚焦事关百姓的重大问题,起到了为广大群众鼓与呼的作用。但无论何时,作为党报舆论监督者都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始终坚持"三个围绕"和"四个有利于"进行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4.
加强舆论监督,是党报的重要工作职能。近年来,新闻舆论监督报道在党报版面占有的比重有显著提高,成为实施舆论监督的重要途径。新闻舆论监督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联系、沟通的桥梁;是人民群众通过媒体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和社会现象进行评说的渠道;是增强党报权威性、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疑难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但舆论监督只是正面宣传的一个补充,其目的不是揭人之短,而是督促相关当事方合法、合理、有效地解决问题,所以对舆论监督尺度的把握、倡导的观点和报道的立场至关重要,只有勇于承担起媒体的社会责任,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把握客观平衡度,保证大众话语权的公正和平衡,才能收获公众满意度,从而提高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5.
加强新闻舆论监督不仅是宪法赋予媒体的权力,也是媒体尤其是党报增强权威性,鞭挞假恶丑,伸张公平正义的社会责任。因此.各级党报都十分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并且把它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紧抓不放。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有效的舆论监督呢?实践告诉我们:准、狠、稳,是舆论监督的生命线。在这方面,襄阳日报作为中共襄阳市委机关报近两年来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明显效果,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闻舆论监督在弘扬社会正气、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地市党报作为党委机关报,应该积极学习和借鉴新闻舆论监督的新观念、新思维、新做法,不断完善和规范新闻舆论监督的运行方式方法,有效增强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效果,宣传正能量,巩固主流舆论。坚持党性原则是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政治要求作为地市党委的机关报,搞好舆论  相似文献   

7.
党报很少或者根本不关注社会新闻。在目前,党报报道时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新闻,而把社会新闻“送”给了晚报、都市报、生活报等,这种情况要有所改变。从两个角度看,无论是从读者的关注度,还是从党报自身的发展,社会新闻都应该作为一个重要方面,走回党报的版面上。社会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党报等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地位日益受到挑战,不少事件在网络上舆情汹涌之后,才有传统媒体跟进报道。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社会事件上,本地传统媒体的沉默也不断被民众所质疑。作为《闽西日报》舆论监督版"读者热线"的编辑,笔者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也常常感到,地市党报开展舆论监督的压力越来越大,监督难、监督不到位的情况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9.
开展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时代赋予党报工作者的职责。就党报的新闻舆论监督而言,其实质,就是党和人民通过新闻载体对社会进行监督;同时也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对党和政府工作予以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借助于这一形式,大到可揭露党内及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小到可批评社会上一些不道德的人和事。报纸的舆论监督,几乎可作用于宏观社会控制和微观社会管理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是党报的重要内容和职责,是党报发挥职能作用的优势所在。军队是执行特殊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军队党报也有着不同于地方新闻媒体的特殊性,那么军队的党报要不要开展舆论监督和怎样开展舆论监督呢? 一、军队党报开展舆论监督的现实基础 所谓新闻舆论监督总体上讲是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对党、政府和社会生活中的不良现象进行揭露批评、评说的一种传播活动。军队党报之所以也需要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是基于以下现实基础。 1、“权力弊病”的感染和侵袭。权力,在不同人的手里,可以演绎成不同的结果。掌权为公者,…  相似文献   

11.
新闻舆论监督已成为时下新闻媒体竞相追逐的热点,也是难点。如何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使党报更好地实现“三贴近”,是近几年来各新闻媒体为之奋斗的目标。在笔者看来,新闻舆论监督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因此,各新闻媒体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监督应立足本地实际,深入细致地分析本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制定方法和措施,以求在新闻舆论监督方面有所为。同时,还要根植于社会之中、人民群众之中,这样新闻舆论监督才会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12.
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党报的舆论监督应该要比其他的报刊杂志具有更强的威力,这是由党报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所决定的。近年来,在广泛开展舆论监督的进程中,中央和省级党报所起的效果不错,而地市级党报却相对沉寂一些。这是因为,地市级党报开展舆论监督有其自身的各种困难.深层次上是由于我国舆论监督的制度特征造成当下舆论监督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是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市级党报,在全国上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力反腐倡廉、深入改革攻坚的新形势面前,更应该担负起责任和使命,积极探索和改进舆论监督模式,激浊扬清,祛邪扶正,弘扬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贡献力量。但毋庸讳言,新形势下,地市级党报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仍然面临着有的地方领导认识不到位担心"抹黑"、被批评对象想方设法阻碍新闻舆论监督、记者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社会新闻成了都市类报纸,“以弱战强、以小搏大”占领市场的杀手锏。细数那些有影响的都市报,无一不是在社会新闻上做足了文章,从而赢得了读者,占领了市场。对于新时期的党报来讲,社会新闻的巨大价值同样不容低估,它既是党报占领和开拓读者市场的重要武器,也是党报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更是党报引导受众正确认识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形式。因此,党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做强做大社会新闻,不仅是读者的阅读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社会新闻成了都市类报纸“以弱战强、以小搏大”占领市场的杀手锏。细数那些有影响的都市报,无一不是在社会新闻上做足了文章,从而赢得了读者,占领了市场。对于新时期的党报来讲,社会新闻的巨大价值同样不容低估,它既是党报占领和开拓读者市场的重要武器,也是党报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更是党报引导受众正确认识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6.
与新闻报道一样,舆论监督是党报的另一重要功能,肩负着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等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如何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有效的方式、切实做好地市党报舆论监督工作、提升地市党报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已成为每一名新闻从业者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闻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项重要职责。在新时期如何发挥党报的舆论监督作用,既要做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又要鞭挞社会丑恶现象,维护稳定,维护大局,帮忙不添乱,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探讨的课题。一、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正确运用党报舆论监督武器。我们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会发现,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其基本观点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创新和发展的,但无论在什么时候,党报的性质和基本要求是不变的。这就明确了党报的新闻舆论监督是代表党和人民而进行的监督,不是新闻工作者个人的监督…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相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民主进步而言,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地市一级的党报媒体,在发挥舆论监督方面常常会遇到阻力大、舆论监督难以落实到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共和国改革开放20余年的风风雨雨,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的党报,在新闻舆论监督的广阔舞台上大展拳脚,赢得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信赖。 但是,我们不应忽视党报舆论监督仍存在这样一种不正常现象:随着党报级别的降低,舆论监督的难度就愈大,于是出现了中央、省、地市州、县四级党报在开展舆论监督时,把监督对象层层下移,形成中央党报监督省及以下层次;省级党报监督地市州及以下层次;地市州党报监督县级及以下层次;县级党报对本层次又无从监督。这就是党报舆论监督层次向下位移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最上…  相似文献   

20.
作为地方党报,福建《湄洲日报》在严格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以增强党报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