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关于文娱版的"风情韵 致"问题 一切文化都离不开地域文化的 肥沃土壤。报纸的文娱版也须首先 关注本土的文化新闻,特别是要关 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新闻。 在这一点上,《温州晚报》文化版 从开办至今就遵从重视地方文化新  相似文献   

2.
现在一些地市晚报对于如何办好文化新闻版感到很困惑,娱乐新闻版明星猛料不断,版式活泼,吸引眼球;相比之下,文化新闻版的经营就逊色多了,不仅版式呆板,而且稿件的新闻性和可读性比娱乐新闻也要差一点。依照笔者多年来从事晚报文化版编辑的实践来看,文化新闻版立足本地,做出“土  相似文献   

3.
《新闻与写作》2008,(4):9-10
按新闻规律、晚报特色办报方汉奇:北京晚报之所以能够办成今天的规模,这样的影响和成就,主要是因为她按照新闻规律办报,按照晚报的特点来办报。晚报的特点就是"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读者、贴近群众,或者说是"广、短、软",  相似文献   

4.
特色是地市级晚报文化版的生命线。如何体现特色呢?本人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地域性文化新闻的报道 地市级晚报由于财力、人力资源方面与大报有一定的差距,在参与全国性重大文化新闻事件的报道上,往往不占优势。因此,作为一张地方晚报,最重要的报道点还是当地的文化新闻。 根据新闻贴近性原则,受众最关心的是自己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或者是对自己有直接影响的新闻事件。报纸所在的这座城市里发生的文化事件是读者最为关注的,也是从其他报纸上很难了解到的。因而,从整个版面安排来看,当地的文化新闻事件一般情况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新闻资源的共享度也越来越高。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媒体竞争已经成为新闻策划水平的较量。新闻策划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媒体在市场上的地位。因此,《荆门晚报》自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围绕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进行新闻策划,让"三贴近"报道在晚报新闻中唱了主角。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新闻资源的共享度也越来越高。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媒体竞争已经成为新闻策划水平的较量。新闻策划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媒体在市场上的地位。因此,《荆门晚报》自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围绕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进行新闻策划,让“三贴近”报道在晚报新闻中唱了主角。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群众对文化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高。作为反映生活,传递信息,崇尚文明的晚报,肩负的任务更大。如何使晚报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突出晚报特色?笔者认为,研究、注重“市民文化”是办好晚报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最近结合学习中央关于新闻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精神,集中阅读了6月份的《汴梁晚报》,并两次到开封对该报做了专题调查研究。我们觉得《汴梁晚报》在“三贴近”方面,特别是把笔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关注热点问题,反映群众呼声;推动实际工作,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成效是很明显的。一、从版面看“三贴近”《汴梁晚报》是开封日报社出版的,周六刊,星期日无报。4开,16版。6月共出报纸25期,400版。以本地新闻为主的《要闻》和《综合新闻》版101个,共刊发本市新闻574条,内有头题95个。其中报道基层、群众的431条,占75%;…  相似文献   

9.
如何让晚报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宣传政策,传递信息,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服务生活为宗旨,又办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群众喜闻乐见,突出晚报新闻特色是关键。 (1)提倡写短平快新闻  相似文献   

10.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紧密结合宣传思想工作实际,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新闻宣传工作需要切实把握的重大理论原则问题,是改进新闻工作、提高报道质量的指导方针。作为综合性报纸的晚报,经济报道是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晚报的经济报道更有贴近性,提高经济报道档次,是提高晚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1、贴近实际,突出经济报道的重要性 这里所说的“实际”,其实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经济新闻的报道面应大大拓宽。经济新闻不再是经济工作新闻,更不是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1.
对地市晚报来说,本土新闻既是新闻报道的主要来源,又是参与竞争的重要筹码。精耕本土新闻,是地市晚报自强的一大法宝。《上饶晚报》自2013年5月以来通过精耕本土时政新闻、社会新闻、活动新闻,赢得了较好的口碑与市场期许。  相似文献   

12.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一直是新闻媒体追求的目标,而今各媒体以平民化视角发现和报道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以百姓的认知兴趣、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点作为传播内容和中心,就是充分“贴近群众”的具体实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晚报浏览》栏目便是其中一个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13.
晚报是市民的报纸,内容比较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生动活泼;对读者而言,有较强的接近性和可读性。因此,晚报新闻的写作要注意选好角度,写出特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晚报是市民的报纸,内容比较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生动活泼,对读者而言,有较强的接近性和可读性.因此,晚报新闻的写作要注意选好角度,写出特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要善于研究晚报的特点.晚报具有“新、活、快、近“的特点,新闻从业人员需站在读者的角度,从常规的工作性稿子中走出来,增强稿件的贴近性.……  相似文献   

15.
晚报的经济报道,不同于一般日报,它应突出可读性、生活化的特色,其硬新闻的软处理和软新闻水平的提高,是增加经济报道的可读性,贴近群众生活的有效方法。因此,从经济生活中抓住社会新闻,应是晚报经济记者应具备的一种思维定式。就经济报道的本身特点来说,点和面的结合是突出晚报经济报道特色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岳坤莉 《新闻窗》2011,(6):51-52
民生新闻的涵义,是指从平民视角出发,关注百姓日常生活及其生存状态的新闻。贵州电视台公共频道的《天天来帮忙》节目以服务群众为宗旨,贴近百姓,关注民生,加强与百姓的互动,大力弘扬地域先进文化,极具贵州本土化特色。  相似文献   

17.
不知从何时起,党报采编人员常常会下意识地拿自己的报纸与晚报都市报、与新闻网站进行对比。比较之后,常常让我们心生忧患,因为党报在贴近群众、贴近热点上常常比不过人家,暴露了在新闻的价值判断、采集渠道、表现形态等方面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陈炜 《新闻爱好者》2006,(3S):18-18
娱乐新闻越来越为更多的媒体所看重,过去,晚报、都市报这样的面对市民群众的非机关报对娱乐新闻比较青睐,而且其比重日益趋多趋大。现在,更多的党报也开辟了娱乐新闻版.作为贴近群众、关注民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社区新闻的报道直接传递民声、反映民意、沟通民情,也是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直接手段,其报道内容要求记者必须践行“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走基层、进家庭,与居民交朋友。2010年《平顶山晚报》社区新闻版自改版以来,在探索社区新闻报道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20.
作为深入干家万户的大众读物,晚报怎样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同时又能更好地吸引读者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尽可能地做到“在贴近中引导,在引导中贴近”。这是晚报把握舆论导向的主要特点。在贴近中引导“在贴近中引导”,要求晚报在注意新闻可读性的同时,尤其要注意新闻的导向性,在贴近读者的同时正确地引导读者。改革开放以来,晚报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许多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新闻,纷纷登上了晚报的版面,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所谓“党报抓导向,晚报抓市场”的认识影响下,出现了将导向与市场、指导性与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