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力的分解有根据力产生的实际效果和根据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而进行分解的两个原则。为了在教学中演示力产生的直观效果,设计了一种新的演示实验,即通过力、电、光结合,将力学中的弹性形变通过弹性开关转换成灯炮的亮灭,从而突现了实验的实际效果,能使学生理解得更加清晰,运用得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2.
分解一个力,如果没有条件限制,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如图1所示,但这样分解是毫无意义的。一个力常常根据力产生的实际效果来分解。  相似文献   

3.
1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根据力的实际效果和需要来分解的。实际上,学生接受的难度是很大的,为此,教学过程设计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实验来引领学生,让学生观察和体会“力的实际效果”,从而进行合理的分解。(课前布置好学生要带的一些简要实验器材)  相似文献   

4.
1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根据力的实际效果和需要来分解的。实际上,学生接受的难度是很大的,为此,教学过程设计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实验来引领学生,让学生观察和体会“力的实际效果”,从而进行合理的分解。(课前布置好学生要带的一些简要实验器材)  相似文献   

5.
力和速度分解的一般规律及应用●王福谦矢量的合成与分解是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一个难点。在高中物理中遇到最多的是力和速度的分解。对一个力进行分解的原则是根据该力产生的实际效果来分解。至于一个力产生了怎样的效果,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在处理速度的分解问题时...  相似文献   

6.
分解一个力,如果没有条件限制,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如图1所示,但这样分解是毫无意义的.一个力常常根据力产生的实际效果来分解.  相似文献   

7.
把一个力依据其实际效果分解的基本思路是;①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分析力的作用效果;②根据力产生的实际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③根据已知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画出平行四边形;④应用数学中的几何知识求解未知量.  相似文献   

8.
由于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对力的大小,方向测量要求比较严格,所以本人认为该演示器的制作必须改变弹性杆的设计思路,力的测量应外延至粱外。除了保证实测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外,还应尽量提高演示的可见度,同时能使其在不同的支架状态下都具有研究和使用价值。现将本人制作的力的分解演示器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一个已知力在实际问题究竟该如何分解?这个问题常使很多刚步入高中的同学一筹莫展.下面结合一些实际问题来归纳已知力分解的几个原则.1按力产生的实际效果来进行分解按一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来进行分解,这是实际问题中分解力最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陶成龙 《新高考》2005,(9):14-16
力的分解一般是按力产生的实际效果来进行的,但有时也需要按照研究问题的方便来进行(如经常用的正交分解法),因此在一些实际问题中很多同学还是无法将力进行正确的分解,导致解题受阻,下面举例说明力分解中的几个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常常要求学生牢固掌握两个重要的矢量分解的技能:一个是“力的分解”;一个是“速度的分解”。力的分解和速度的分解的本质都是按实际效果分解。但许多学生往往受“力的分解”的思维定势的影响,会产生一种负迁移,对“速度的分解”找不到其实际效果,而与“力的分解”的表面现象混为一谈,形成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误的思维定势。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采取分步推进、合成提炼,形成了速度分解的优选法——垂直分解法。  相似文献   

12.
《力的分解》,历来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其教之难,难在“力的分解”和“力的合成”是互为逆运算的两个物理过程,力的合成方法刚刚成功解决,而力的分解,无论是课堂逻辑语言设计,还是演示实验的设计,都不好再作引人人胜的创新安排;其学之难,难在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不知  相似文献   

13.
教好初中物理的重要一个方面,是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作用.实验能够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把本质的东西表象化.如:要体现比较抽象的力的相互作用情景,可以通过实验来完成.学习弹力及弹性形变时,可以用孩子常玩的"丫"型弹弓进行演示,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种弹射的现象,学生亲自体会到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所产生的势能.身边发生的很多事情其实都是物理现象,通过实验的演示和引导,学生不但兴趣  相似文献   

14.
验证硝酸铜加热分解产生氧气的实验上海市奉贤中学(201400)陈永良上海市青浦二中周兰登演示硝酸铜加热分解实验时,教师常用带火星的木条(下称余烬木条)直接伸入混合气体中,根据木条复燃验证产生的OZ,这种方法正确吗?从下面看出:凸沈2*O3)2=一北i...  相似文献   

15.
用演示实验突破物理习题课难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力的分解习题课中三个习题为例,介绍用演示实验突破物理习题课难点。  相似文献   

16.
中学物理低成本演示实验教具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物品,具有取材容易、成本低等特点,教师与学生可以一起动手制作,既能激发教师的教学思考,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以力的分解、大气压强的教学为例,设计并制作低成本演示教具,促进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7.
“斜面上重力的分解”是高一新生较难理解的内容,教材(人教版)第15页【例2】中只用图示表示重力的两个分力随倾角变化的关系,还用到了数学中的三角函数知识,学生难以掌握。为了让学生能够按力产生的效果对斜面上重力进行分解,并且直观地根据看到产生的效果来透彻理解斜面上重力的分解,笔者自制了一个“斜面重力分解演示器”。器材:方木块两个,富有弹性的约1m 长的直木条一根,档板1块,重约100g 的小球1个,弹性系数较小的弹簧(较小的力就能发生形变)2根,小方纸盒2个,细线1根。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8.
以力的分解习题课中三个习题为例,介绍用演示实验突破物理习题课难点.  相似文献   

19.
洪钟 《物理教师》2004,25(7):30-31
滑动摩擦力演示仪,有些学校配置,但演示效果并不理想.笔者根据本刊2003年第10期《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一文中的实验装置图,并做适当的改进,制作成滑动摩擦力演示仪,使用方便、演示效果理想,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其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0.
李升华 《物理教师》2006,27(1):1-31
演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安培力)是高职物理课上必做的实验,新版高职课本的演示实验不仅难以做好,而且只能进行定性的演示.笔者根据这一情况,经过反复试验设计装配了一个电流天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