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朝著名文学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曾说过:“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大巧之朴”历来是中国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湖北电视台的纪录片《船工》,正是袁枚笔下“巧”与“朴”的一次较为完美和深层的对接与融合。一、人物和事件选择的“巧”与“朴”  相似文献   

2.
《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是大家熟悉的句子,但"扑朔"究为何义?旧注曰:"足不前也"(《中文大字典》)、"兔走貌"(《古诗笺》)、"跳跃貌"(余冠英《乐府诗选》);就是没有解为"短小貌"的。我以为就是短小义。《诗·召南·野有死(?)》:"林有朴樕"。毛传:"朴樕,小木也。"陈奂《诗毛氏传疏》云:"朴樕为小木,犹扶苏为大木,皆叠韵联绵字。"而朴樕之义,又非专指小木。《尔雅·释木》:"朴樕、心."王引之《尔雅述闻》云:"朴樕与心,皆小貌也,因以为木名耳。古者谓小为朴樕。"并引证《汉书·息躬夫传》:  相似文献   

3.
袁枚于乾隆十三年(1748)秋以三百两银子购得江宁(今江苏南京)小仓山随园(《随园诗话》卷五)。关于随园的旧主,袁枚于《随园诗话补遗》卷一记云:余买小仓山废园,旧为康熙间织造隋公之园,故仍其姓,易“隋”为“随”,取“随之时义大矣哉”之意。又,《随园记》亦记云: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缭垣牖,构堂皇,树之荻千章,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隋园,因其姓也。(《小仓山房文集》卷十二)由上引可见随园旧主为隋公。所谓隋公名隋赫德,他于康熙年间接任曹为江宁织造,在小仓山之北构建了因其姓氏而名为隋…  相似文献   

4.
侯外庐先生的治学之道是代表着中国当代史学、哲学史研究方向的。他在《韧的追求》这部书的“序言”中说:“我半生所为,着力严肃评判古人,深知史学的美,只有‘朴’、‘实’二字。”这“朴”、“实”二字看似平淡,可其中的深刻蕴含是发人深思的。所谓“朴”、“实”者,  相似文献   

5.
我是去年8月才开始真正“啃”新闻的,到现在已在《陕西农民报》上了两个头版头条;广播系统年终评选好新闻,我与人合作的稿件,还获得了地区的两个一等奖。要说有什么招,我的体会是:要写“新”、“巧”,莫求“大”、“全”。所谓“新”、“巧”,就是角度要新,构思要  相似文献   

6.
袁枚谈狐说鬼之书,而以《子不语》为名,盖取意于《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是被学术界视为儒家的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思想之一,而以朱熹的注为代表: “怪异、勇力、悖乱之事,非理之正,固圣人所不语”(见《四书章句集注》卷四)。  相似文献   

7.
发轫于报纸、滥觞于近年来的电视和广播等新闻媒体的“民生新闻”,如今正呈现“蓬勃”之势,《民生热线》、《今日一线》、《民生大参考》、《行风热线》、《民生关注》之类的民生新闻栏目可谓层出不穷!各媒体纷纷追求“民生新闻”、群众百姓谈沦关注“民生新闻”、领导赞赏鼓励“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以其一股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关注民生的清新之风、上升之势,迅速占住一些媒体的新闻视角,吸引民众眼球与耳膜,说其正成为一股“民生新闻热”不算为过!  相似文献   

8.
一本自称“中国反腐败主流期刊”的杂志,近期推出特别策划——《当代贪蠹之十大怪现状》。该策划选取了成克杰、胡长清、王怀忠、慕绥新、马向东、张二江、李庆普等当代贪官的案例,将其“过人”之处归结为十大类:心计巧,演技妙,官瘾大,妻子贪,淫欲旺,为人狂,政绩虚,赌瘾大,雅好多,款友铁。  相似文献   

9.
老新闻工作者张友鸾曾把标题艺术分为“技”和“巧”。他认为“技”可以传授,而“巧夺天工”则要自己努力钻研。一些别出心裁的标题一般都显示出作者的机警和才智。一、弄拙成“巧”:《冬天里的“夏天”》《到森林里“游泳”  相似文献   

10.
张兴杰 《军事记者》2001,(10):33-33
清代袁枚在《读诗品》中写道:“作情生,读生情。”一篇耐读的作品,往往是作首先受到感动,然后才写出感动读的章。因此.一篇新闻的采写过程也是一个酿“情”的过程。俗话说:“情到深处自成”就是这个道理。那么.情是如何酿出的呢?  相似文献   

11.
方东树在他的《仪卫轩文集》中说:“文章之道,必师古人,而不可袭乎古人。”这就是说,赋诗作文,是要学习古人的,但是这种学习决不能因循和沿袭,而应当善于发展,巧于创新。“识古人之所难,成自己之所能。”  相似文献   

12.
冰野 《兰台内外》2007,(1):64-64
“市”最初叫作“市井”,是买卖货物的场所。《国语》有“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之说。《汉书》有“商相与语财利干市井”句子。那么。为什么叫作“市井”呢?据《管子》云:“立市必四方,若造井之制,故曰市井”。当然,古籍中关于“市井”的释义还有很多,如《汉书》颜注说:“市,交易之处;井,共汲之所”。《风俗通》所收俗说:“市井,谓至市者当于井上洗濯其物香洁”。较为后人认同的是《春秋井田记》说:“井田之义,一曰无泄地气,二曰无费一家,三曰同风俗,四曰合巧拙,五曰同财货。因井为市,交易而退,故称市井也。”  相似文献   

13.
“饮差大臣”与“抖搂精神”晓徐“饮差大臣”,“抖搂精神”。这不是笑话,而是出自某大出版社出版的《历史课堂教学艺术》一书。该书误既多且离奇。如:第4、5页倒3行、正1行,讲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时,给林则徐加“差大臣”衔。显然,“饮差”乃钦差之误也。第13...  相似文献   

14.
裹挟江南小桥流水的清丽温婉,寄托历代能工巧匠的美好梦想,穿越7000多年深幽绵厚的文化长廊,“泥金彩漆”款款向世人走来,焕发出绚烂夺目的光彩.“泥金彩漆”从河姆渡的古老文化中来,在历史的深厚积淀中脱颖而出,于明清之际达到鼎盛.前秦《工记》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作也”.“泥金彩漆”虽非“圣人”所作,但它完全具备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四善之德,集髹漆工艺之大成,是我国现存髹漆门类中的奇葩.  相似文献   

15.
3月28日,广州某体育类报纸上,有一篇名为《甲A12老板奉命“三陪”》的文章,而该报头条赫然为《调查“望加锡惨案”》。笔者一瞥之下大骇!难道中国足坛果真已充斥“暴力”与“色情”?况且如今严打之声此起彼伏,甲A老板怎敢“三陪”,而又何来“奉命”之说?  相似文献   

16.
汉语同音字多,未必是好事,电话通知“全部来”,听成“全不来”,满拧。也巧,几天内收到三封信,都有一个词儿:捅娄子,但写法不同。一位文化界的老友写的是:“此间会议,领导又说千重要万重要,不捅楼子最重要”作“楼子”;一位报界编辑写的是:“老总告诫,谁捅漏子,谁负责”作“漏子”;一位期刊编辑写的是:“言论栏目难办,怕捅娄子也”作“娄子”———那么,到底是“楼子”“漏子”,还是“娄子”?便查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倒是都作“娄子”,《中国俗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却作“捅漏子”,并特意加…  相似文献   

17.
彭飙 《新闻世界》2004,(7):44-45
从2000年年中起.欧美各大电视台掀起了一股电视“真人秀”节目(Reality TV)的热潮。随后也开始在大陆电视台点起星星之火,并且大有燎燃之势,在引进国外的《生存》、《夺宝奇秀》等节目的同时,我们本土的电视工作也创作了像《生存大挑战》、《走进香格里拉》、《完美假期》、《飞越新三峡》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电视  相似文献   

18.
自拙编《袁枚全集》出版后,陆续有袁枚集外诗文发现,如吴艳红《星湖诗集序》,陈少松《袁枚佚文两篇》;王进驹《介绍一篇袁枚集外文》,陈玉兰《袁枚佚文异文两篇》;包志文《从袁枚佚札佚文看〈随园诗话〉版本及刻书时间》,徐国华《新发现的袁枚一首集外诗》,等等。这对于不断丰富、完善清代乾嘉诗坛盟主袁枚之著作无疑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据《环球》,希拉里在1月13日出席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就其国务卿提名举行的听证会时表示,要运用“巧实力”(Smart Power)来应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形势。如果说布什时期的外交是以美国利益凌驾于各国利益之上的话,希拉里的外交则要改变姿态,放低身段,鼓励各国与美国患难与共。希拉里的“巧实力”,实质上只有一条,  相似文献   

20.
李沁 《网络传播》2006,(4):32-33
央视国际今年“两会”报道的一大亮点,是与央视“两会”特别节目《两会之窗》的积极互动。每天征集一期网友关注的“两会”话题,由央视国际“网络主持人”将精选的网友贴文带进《两会之窗》直播演播室,与电视主持人搭档,播报网友精彩贴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