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对唐宋时期流行于敦煌地区的《崔氏夫人训女文》、《太公家教》、《武王家教》、《辩才家教》、《千字文》、《杂抄》、《孔子备问书》、《百行章》等蒙书以及《下女夫词》、放妻书、咒愿文等社会文书中的女子教育内容进行了探讨,认为既要关注相关的家庭教育,也要关注相关的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2.
李欣 《文教资料》2013,(18):3-4
赛金花是中国晚清民初史上一位影响颇具争议的女性,其早年随夫洪钧以"状元夫人"的身份出使欧洲四国,在这一时期,其人生发展经历了"妓—妾—妻—妾—妓"的循环,即其由妓到妾,经历了短暂的"妻"生活(随夫出使时期)的荣耀之后,又由妾身份成为妓。值得注意的是,其身为"妻"身份时,她的这种身份的肯定却并非是由祖国和同胞赋予,而是由不同文化背景的洋人给予的,是对其的一种肯定和尊重。本文以赵淑侠的《赛金花》为蓝本,从女性主义研究的角度出发,对赛氏妓女、妾与"妻"的人生循环发展加以阐释,以期对赛金花这一历史人物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给予适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勃朗宁夫人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女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歌。作为一名女性诗人,她关注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生活状态及精神需求。她独特的女性视角促成了其诗歌鲜明的思想特点。她的诗歌不仅表达了唯美纯粹的爱情观,还处处体现出了人道主义精神和女权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通过20年代自由主义诗歌发生、发展的演变轨迹来阐释和梳理这股思潮对以后诗歌发展的影响和意义,文章用具有典型意义的诗歌例子来详细地旁证在不同时期自由主义诗歌所具有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俄罗斯诗歌发展多元化的时期,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苏联官方诗歌、弹唱诗歌等诗歌流派及其代表诗人的分析,概括了这一时期俄罗斯诗歌在题材、体裁、风格等领域进行的多元化的探索,指出了这一时期俄罗斯诗歌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南朝时期,诗歌的传播呈现多元发展态势,其传播方式大致可分为:相互赠诗、借助评论、书面抄写、口头传播等,其诗歌传播既有文化传播的共性,又有南朝文化圈层的时代特点。把握诗歌的传播有助于理解南朝诗歌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总体阅读思考〕阅读这篇文章应抓住两个重点:第一,学习本文透过现象看本质,辨明是非的认识方法;第二,学习本文逐层深入,以事实为依据以理服人的说理方法。〔阅读入门指津〕一、文题的理解要理解文题,须先了解罗兰夫人,罗兰夫人,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吉伦特派的核心人物之一,共和政府内政部长罗兰之妻,曾参与决定吉伦特派各项重大决策,起草许多反动文件。  相似文献   

8.
杨柯 《陕西教育》2005,(2):50-51
本世纪初美国著名学者斯特娜夫人有一个女儿叫维尼夫雷特,从3岁起就会写诗歌和散文,4岁起能用世界语写剧本。她的诗歌和散文从5岁起就被刊登在各种报刊上。日本儿童早期教育的鼻祖木村久一在其《早期教育与天才》一书中,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斯特娜夫人的教育方法。她的教育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相似文献   

9.
今存梁朝女诗人沈满愿、刘令娴、王金珠、包明月、卫敬瑜妻王氏、王淑英妻刘氏、庾成师等七位的诗歌共四十二首,其中艺术成就比较高的是沈满愿和刘令娴的诗。在梁代女诗人们的诗歌中,她们释放出自己为男性社会所禁锢的灵魂,面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求得一种精神上的平衡与安慰,因此感情生活成为她们创作的核心要素,在作品篇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蔡元培夫人周峻及其周氏家族的其他成员,在蔡元培的民主革命和科技文教事业以及人生旅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蔡元培妻族两种家谱手稿等珍贵资料尘封多年后同时被发现,结合蔡元培与周峻的女儿蔡盎生前的口述,依此对周氏族脉递传及有关成员行状进行考索,是从侧面观照族婿蔡元培生前身后、推进蔡元培妻族研究的另一视角。  相似文献   

11.
中日两国诗学有着特殊的血缘关系。日本诗歌在奈良时期受中国诗学及唐代诗歌影响草创发端,以《古事记》、《怀风藻》和《万叶集》等为代表的日本古代书面文学均有受中国古代诗歌影响的明显痕迹。这些诗文集大约产生于公元8世纪左右,当时正值中国唐代诗歌的繁荣时期,也是中日文化交往的鼎盛时期,很多日本学问僧来中国旅居学习,并将唐宋诗引入日本,从而促进了日本诗学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前人或对杜甫诗歌中的女性形象作整体分析,或仅研究杜甫妻子杨氏一人,据此,我们从较为宏观的角度,集中分析杜诗中透露出的几类“妻子”形象。杜诗中涉及“妻子”的诗歌将近40首,大约占总数的3%,从中可以窥见贵族之妻、征人之妻和贫士之妻这三类形象。总体上来说,杜甫对身处乱世的各类“妻子”们赋予仁者的同情和关怀,并对那些具有中华民族传统女性坚贞自守等优良品质的“妻子”们表达了赞美之意。  相似文献   

13.
唐诗导读     
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唐诗是一座空前的高峰。文学史上一般把唐代诗歌的发展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初唐是唐诗发展的一个准备时期,随着时代精神的变化和文学自身的演进趋势,初唐的优秀诗人们对诗歌的写作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如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和陈子昂对诗歌内容的拓展、对诗歌风气的扭转,沈佺期、宋之问时近体诗声律的探索,张若虚、刘希夷对意境、情辞等的改进等,都为盛唐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0月24日上午,由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食指诗歌研讨会在该校举行,这是国内学术与诗歌理论界举办的第一次食指诗歌的专题研讨会。来自江浙沪川地区的评论家姜耕玉、张宗刚、李美皆、傅元峰、何平、姜广平,诗人和作家徐明德、陆梅、子川、胡弦、雪丰谷、古筝、海马、张修林、马永波、黄梵等,以及江苏多家媒体记者、诗歌爱好者、高校学子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食指偕夫人寒乐到会。与会代表就食指诗歌的历史意义、审美价值、文化内涵等展开了热烈研讨,并认真提交了学术论文和发言提纲。  相似文献   

15.
阿拉伯文学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成就的文学之一.其中诗歌在阿拉伯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倭马亚时期尤其是中期,诗歌的地域色彩较为突出,诗歌的创作风格不再甘受传统创作风格的束缚,力求有所创新.阿拔斯时期,国内工、农、牧、商等各类经济高度发展,都市文化昌盛,同时,与外部民族的广泛接触,在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心理方面对诗歌有了强烈的冲击,揭开其诗歌灿烂夺目的新篇章.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创作出别出心裁、独具特色的诗歌.  相似文献   

16.
戴望舒对新诗进行了执着而艰难的探索,诗歌创作的同时大量翻译英、法、西班牙等诗歌,翻译促使他在中国古典诗歌基础上选择性地吸收英法等诗的长处。译诗从形式、意境等方面深刻地影响着戴望舒同时期的诗歌创作,他在不断地借鉴与创新中形成其独特的诗歌风格,也推动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从女性视角加以考察,它非常显地体现了周代“男尊女卑”的女性观。在周代男权化秩序的影响下,《诗经》中“男尊女卑”女性观具体表现为一夫多妻、丈夫可任意弃妻、包办婚姻等内涵。  相似文献   

18.
贞元处大历、元和之间,是中唐诗歌发展中的重要阶段。与大历时期一样,贞元时期同样处于大乱之后的相对稳定时期,向往中兴成为人们的普遍心态,诗风也表现出对大历诗歌继承与延续的特点。另一方面,经过多次社会变革思潮,贞元文人又感受着大历之后的新的时代气息,求新心态的形成与蔓延,促使诗人各自个性愈益发展,在艺术上普遍表现出对大历委琐诗风的不满,构成艺术风格多向发展与审美情调奇诞变奏,直接启示了元和诗变的到来。可以说,贞元诗歌既作为大历、元和两大阶段之过渡,又表现出自身的独特面貌。  相似文献   

19.
《湘南学院学报》2020,(6):34-39
抗日战争加剧了近代中国社会人口的迁徙与流动,乱世男女的悲欢离合,使婚恋多变无常,由此导致传统婚姻与家庭关系的松动乃至重组。在大后方,一些有妇之夫,置道德、法律于不顾,与人姘居或停妻另娶,成立家庭的"伪组织",由此出现"抗战夫人"现象。它是道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抗战夫人"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它反映的是国民政府统治之下个人的悲欢离合与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有时并不在一个共振频率,这与国民政府的抗战思想及实践效果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20.
《学语文(初中版)》2005,(5):F002-F002
战国时代的商人吕不韦,为了政治投机,救了作为人质的秦王子异人,认为“此奇货可居”,又以财宝取悦秦太子安国君的爱姬华阳夫人,使华阳夫人立异人为嫡嗣(正妻所生的儿子l,最终使异人登上王位,吕不韦也当上了秦国的丞相。“奇货可居”,是指珍奇的货物可以囤积起来以待高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