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严复思想的理论渊源,学术界较为一致的观点是源自达尔文、斯宾塞和赫胥黎。文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严复思想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为此,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西式教育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理论等三个角度较为深入地分析严复的国民素质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2.
严复(1854-1921年),福建侯官人,字又陵又字几道,是晚清社会一位学贯中西的启蒙先驱,是思想敏锐的学者,是向西方国家寻找救国真理的中国人。严复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介绍西方学术,提倡资产阶级思想的文化挽救中国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为此,他翻译了大量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与文化名著。严复在译介西学名著同时,引进了与文化同姻的西方现代版权制度,并对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版权理论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版权思想。  相似文献   

3.
严复的伦理思想深受西学尤其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严复认为,中国在近代被动挨打的现实应验了“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所以中国要想改变自己的历史命运就必须首先对中国人落后的国民性和低下的国民素质进行彻底的改造。为此,严复将进化论的自然法则运用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领域,形成了其独特的以“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主张为核心,以倡导西学、道德重建、人格重塑为实质内容,以功利主义为特征的进化论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4.
論严复     
严复(1853—1921年)所处的时代,是中国社会经历着急剧深刻变化的时代;是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企图变中国为殖民地,永远奴役中国人民,而中国人民为独立自由不断进行反抗斗争的时代。这样特殊的、严重的、斗争尖锐的时代所给予严复的影响,是极其错综复杂的;反映在严复思想上,是矛盾冲突、瑕瑜互见,有积极进步的一面,也有消极落后的一面。由于前者,使严复成为先进中国人之一,在文化思想遗产中至今存着光采和功绩;由于后者,促使严复堕落倒退、复古反动,予社会以恶劣印象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严复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深远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学者对其的研究多从其思想和译作两个角度进行,对于严复传播思想的研究则鲜有。19世纪末的甲午海战,中国战败于弹丸之地的日本的残酷现实,使得严复的思想开始逐步发生变化,完成了从器物救国到思想启蒙的转变过程,并通过办《国闻报》最终确立了自己求“通”的传播思想。因此,研究严复的传播思想,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理解严复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同时对我们理解社会转型时期的传播活动的作用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论严复教育思想的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近世纪之交,回眸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程,严复的教育思想令我们重新注目。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政治追求与教育理念交相映照,相互渗透,相得益彰,使其教育思想独具特色,独领风骚,开中国教育迈向现代化之河,激励着后人为中国的教育现代化进...  相似文献   

7.
一、严复的双语教育教学思想 严复先生是近代中国重要的教育家.他热爱教育事业,他认为办学堂对自己来说.就和办报、译书一样,是“为所能为”。[1]作为资产阶级启豢思想家,严复的教育思想具有不少积极的进步内容,当然也表现出明显的阶级局限性,[2]这是杨正典先生在经过了严密的研究后对严复教育思想的公正评价。因此作在此就不再班门弄斧了,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严复.其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对后世具有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五四一代影响更甚。文章就严复对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思想的影响做初步探讨,从关于进化论、教育思想、中西文化比较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阐述了严复对陈独秀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王珍 《海外英语》2011,(4):174-175
严复是著名的翻译家、思想家,其"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于中国翻译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简述了严复生活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经历,并阐释了"信、达、雅"三字理论。根据严复的翻译选材和翻译目的结合其个人时代背景,着重分析了三字理论中"雅"的标准,阐明了严复对"雅"的选择的原因及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严复原本只是北洋水师学堂教师,并没有表现出对公共事务的关爱。一场甲午战争改变了严复人生道路,因为在战场上牺牲的海军将士,不是他的同学,就是他的学生。种种刺激使严复愤怒,痛定思痛,严复认为中国失败就是因为自己不够强大,于是他向中国人转译天演理论,鼓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鼓励中国人只有大胆适应丛林法则,方有可能在弱肉强食的近代世界赢得胜利,赢得尊严与地位。严复原本应该像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那样对先前三十多年洋务新政进行检讨,然而他所宣传的丛林法则富强道路,实际上是在为洋务新政背书。这大约是严复没有想到的。丛林法则激活了传统中国最不待见的霸道政治,激活了唯利主义、功利主义,这对中国走上富强意义重大,但不必否认也有思虑不够周严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严复“三民”思想是中国近代以来改造“国民性”思潮的理论源头。严复框定了改造“国民性”的整体性理论架构,之后的梁启超以“新民”为己任进行“三界革命”,胡适立足于“个人主义”发展“平民文学”,周作人强调人间本位的人道主义的文学,鲁迅立足于“立人”思想重塑民族魂的新文学创作,都是这一思潮在文学领域里的延伸。  相似文献   

12.
严复的翻译     
严复作为中国翻译史上的杰出人物,他的"信、达、雅"三字翻译理论及其译著《天演论》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不可抹去的重要痕迹。本文从严复的生平、翻译理论、翻译时期和译著四个方面对其作了客观系统的论述,再次强调了他这位译学理论家的先锋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严复的译词与日本的“新汉语”词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众所周知,日语中使用着大量的汉语词汇。但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日语词汇却不为国人所知。本文拟通过对严复早期译作的译词及《严复名作丛刊》卷末注释的介绍和分析,判断现在中日两国共同使用的词汇哪些来自日语,并对严复的译词为何不能传世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4.
严复从国家富强的角度出发,以西学理论为基础,以西方的实际发展为依据,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民"学说,并将其作为改造国民劣根性,实现人的近代化的具体途径,在中国近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不但将变法维新运动推向更深层次,而且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再造国民性思潮,对中国近代人文精神的重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严复是清末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家、教育家,更是伟大的翻译家。严复在其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了"信达雅",首创了中国完整的翻译"标准",对学界的影响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余波不绝。本文将对严复"信达雅"翻译思想进行分析,探讨一下翻译"标准"和"信达雅"的文化根源,以期更深地理解严复翻译思想。  相似文献   

16.
宋玉大小言赋寓意探微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宋玉的大小言赋历来被认为是“游戏”之作,然而持“游戏”说者仅是就作品的表层意思浅尝辄止,未能发掘其隐层次中的寓意。为此,我们通过对作品赋题的命意、“大”与“小”的所指和其文化背景的研究,提出了全新的看法。我们认为,大小言赋是一个表意整体,其寓意是,讽谏楚襄王若有重兴楚国的大志,当从“小”所借指的“道”的根本处做起,也就是劝谏楚襄王要明白先修身而后治天下的道理。  相似文献   

17.
严复与袁世凯关系释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严复和袁世凯的关系,学界关注很少。事实上,严复和袁世凯交往的二十多年,经历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民初政坛风云的起伏,严袁之间的友谊和纷争,深刻反映了那时社会文化的变迁,也透视出严复的政治追求及其对袁世凯的整体认识。严复倾心袁世凯,既是个人好恶,更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背景。  相似文献   

18.
英国翻译学者蒙娜.贝克提出的社会叙述理论把翻译与叙事理论相结合,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无论从翻译角度或是社会学角度,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尝试从社会叙事理论的角度分析严复是如何通过翻译建构并促进叙事及主流话语的传播,进而产生巨大的社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在《盗火者严复》一书中,李新宇先生通过重返历史现场、打捞历史细节,不仅还原了中国现代思想之初生环境,而且从这一代启蒙者的思想局限和失败经验中,看到了中国现代化出路之所在。这也是今天重读严复、重返启蒙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06年,严复出任安徽高等学堂监督,对安徽传统的旧式教育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按自己的思想主张组织教学和管理,为安徽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