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以来,城市中小学教职工住房困难的状况逐渐受到各级有关领导的重视,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加以缓解,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自1983年至1988年,全国为城市中小学教职工建房共集资21. 39亿元,建成住房19万多套,建筑面积1015万多平方米;城市中小学教职工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已由1982年的3. 8平方米,提高到了1987年的5. 09平方米。  相似文献   

2.
1.中青年教师住房情况近些年来,全国高校中青年教师流失较为严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住房条件差一直是影响教师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解决教师住房,是提高教师待遇,改善中青年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稳定中青年教师队伍的一项重要措施。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高等院校教师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只有6.59平方米,比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7.3平方米,低0.71平方米;1994年底人均居住面积已达7.38平方米。但  相似文献   

3.
一、重庆市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 重庆市房地产业的大发展始于八十年代中后期,特别是一九九二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更是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大幅度增加,住房使用功能大为改善。从1949年至1992年,我市投入40多亿元(指国家投入),使城镇住宅面积从591万平方米增加到3976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从319平方米增加到5.38平方米;住宅成套率从0.9%增加到29.8%,从92年往房制度改革方案出台以来到94年6月末,新增租金、住房保证金、住房集资、公有住房出售获得资金共8亿多元,参与289万平方米的住房建设,受益居民达46万多户。  相似文献   

4.
城市住宅紧张,是我国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老问题。据1978年统计,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从建国初期的4.5平方米下降到1976年的3.6平方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幅度地增加了住宅建设投资。1979—1983年国家和集体单位住宅建设投资达690亿元,建筑面积4.8亿平方米,住房紧张程度有所缓和。尽管如此,到1983年人均居住面积仅提高到4.4平方米,比1976年高0.8平方米,仍低于建国初期的水平。目前全国城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镇居民购房的可行性分析范昌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1978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为3.6平方米,1992年已提高到7.1平方米。但是,我国城镇中的住房困难户仍占1/4。因此,解决他们的住房困难,帮助其逐步实现住宅自有化,...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二年以来,解决城市中小学教职工住房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统计,自一九八一年至一九九○年,全国城市共投资近50亿元,建成中小学教职工住房211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计40多万套。城市中小学教职工的住房状况已有了明显的改善。约有40万户乔迁新居,并有约相等的教职工户数扩大了住房面积,改善了居住条件;教职工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已由一九八一年末的3.8平方米,提高到了一九九○年末的6.12平方米。但是,由于历史上欠帐太多,城市中小学教职工的住房问题还未得到根本的解决。据统计,一九九○年底,全国城市中小学教职工家庭中还有缺房户37万多户,其中无房户16万多户,困难户20多万户,分别占城市中小学教职工总户数的27.58%、12.09%和15.49%;此外还有等房结婚的大龄青年教职工6万余人,占教职工总人数的3.25%;教职工家庭人均居住面积比全国城镇居民仍低1平方米。  相似文献   

7.
数字大参考     
●根据建设部公布的最新统计资料,截至2000年年末,全国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14.87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为10.25平方米。住房建设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使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环境有了新的改善。据悉,“十五”末期,城镇人均住宅建设面积将达到23平方  相似文献   

8.
西宁市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强对教职工住房建设工作的领导,加入力度,拓宽资金来源,增加投入,制定优惠政策,加快了教职工住房建设的步伐。近年来,西宁市不断加强对教师住房建设的领导,成立了以市长为首的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领导小组,制定了教师住房三步走的规划,采取减免市政基础建设配套费、自来水增容费、人防费和房屋建设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八五”期间,市政府共投资1144.8万元,建成教职工住房计520套,建筑面积29580平方米,使教职工人均居住面积由原来的653平方米,提高到了738平方米。1996年又多渠道筹措资金投入1053万元…  相似文献   

9.
我院的集资建房到目前为止进行了三次,第一次是95年末集资建设13号住宅楼;第二次是97年,集资建设14号住宅楼;第三次是99年,集资建设住宅南小区。通过这三次集资,使参加集资建房的教职工的住房条件都有了跨越式的改善,其他教职工的住房也不同程度得到改善。教职工从根本上改变了对集资建房的认识和态度,甚至出现排队排不上,拿钱买不到房子的可喜局面。 1.科学测算,合理定价,抓住集资建房的关键环节集资建房能否顺利实施,一方面是教职工当中有多少人能花钱买房住;另一方面还需考虑学院的补贴能力多少。职工的承受能力和学院的补贴能力相结合的标准是建设住房的工程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在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经过各级教育部门的努力,中小学教职工住房建设有了很大的进展。十多年来,新建教职工住房21.8万平方米(近4000套)。城镇中小学教职工人均居住面积已达到6.8平方米,成套率达到41%,极大地改善了广大教职工的住房条件,调动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区处于边远地区,经济薄弱,教育事业基本建设投资有限,而且主要用于教学用房,对教职工住房投入十分有限,因此,全区中小学教职工住房困难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11.
高等院校的住房制度改革是高校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资建房是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经过近十年的实践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集资建房这种形式也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接受、参与和支持,现就集资建房的类型、效果及有关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国务院对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十分重视,国务院已于1994年、1995年和1997年元月分别在大连、昆明和北京召开了三次全国教职工住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三次经验会对全国教职工住房建设是三次大推动。1994、1995、1996年三年,全国教职工住房建设总投资近370亿元,竣工面积5700万平方米,建成住房近74万套,到1995年底,全国城镇教职工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已达8.02平方米,比1992年底人均6.6平方米提高了1.4平方米。  相似文献   

13.
“八五”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共同努力,我国教育事业在改革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师待遇继续得到改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得到落实,关心、支持教育,为教师、教育办实事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识,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在这种形势下,全国教职工住房建设工作得到了可喜的成绩,教职工住房困难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据统计,1991年至1996年,全国城镇教职工的住房建设共投资480亿元,竣工面积8400万平方米,建住房118万套,教职工家庭人均居住面积由1992年底的6.6平方米提高到  相似文献   

14.
信息动态     
信息动态北京市将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在进一步改善教师住房方面,北京市提出到1997年基本解决教师人均居住面积在5平方米以下的困难户,使城镇教职工家庭的人均住房面积高于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各级政府将增加教师住宅建设投资,把教师住宅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15.
据新华社消息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的确立 ,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的形成和教师法的进一步贯彻落实 ,我国广大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不断提高 ,教师已成为受人羡慕的职业。   1978年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人均年收入为5 5 9元 ,而到 2 0 0 0年已增加到 9336元。高等院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同样大幅度提高。近年来教师住房紧张的状况也明显改善 ,1998年全国城镇教职工平均居住面积为 8.74平方米 ,2 0 0 0年增加到 10 .81平方米 ,城镇教师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超过城镇居民平均水平。  目前 ,全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正在实施教师公…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记者从年底前在通辽市召开的全区第六次中小学教职工住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获悉,“九五”以来,我区教育系统多渠道筹措建房资金,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千方百计降低建房成本,教职工住房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4年时间里,完成投资11.74亿元、竣工面积179万平方米、建成住房23758套。到1999年底,  相似文献   

17.
大致由于唐代诗人杜甫曾在成都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名句吧,大家都把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的建筑工程,称之为“广厦工程”。不过,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伟大诗人的美好愿望在成都正成为现实。1983~1996年,成都全市共投入建房资金5.98亿元;建成教职工住房138.6万平方米,共19406套(含改造破旧住宅4200套),城镇教职工家庭人均住房面积由1983年的3.9平方米提高到8.8平方米,成套率达到82%。我市的“广厦工程”建设,受到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国家教委、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省教委的一致肯定。  相似文献   

18.
1996年,我院为了缓解教职工住房紧张状况,正式启动了“安居工程”,通过自筹、集资、交通部支持等渠道筹集资金,先后建成住房18000平方米。但是,学院住在筒子楼以及无房户、困难户、等房结婚的青年教工仍有近200户。我院在实施筒子楼改造工程时,坚持高起...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有关机构通过该市万户居民调查网络进行的调查显示,居民拥有知识的多寡已直接影响到其日常生活质量,文化程度的高低决定着生活质量的高低。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在广州,知识的价值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得到直接的体现。最明显的是住房,文化程度越高居住条件越好。目前广州市家庭人均住房面积13-20平方米,比1980年增加了1-7倍。而其中知识分子家庭的人均住房面积又大大高于平均水平,几乎随学历的升高而呈直线上升:研究生学历的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为19-0平方米,大学本科历者为14-25平方米,而中学及以下学历…  相似文献   

20.
1988年以来,我区广大城乡兴起了集资办学热潮,在落实中小学“一无两有六配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到目前为止三年来共集资12400万元,人均集资27.3元.其中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集资6448万元,占集资总额的52%;各级财政自筹5952万元,占集资总额的48%.这些资金用于改造危房48万多平方米,新增校舍面积45.9万平方米,购置课桌凳5.3万套,修围墙50.1万米,建厕所3.1万平方米,建校门2138个,修操场568处,打水井1488眼,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