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题记:新课标要求教师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生学会学习放在首要地位,在课堂教学中预设恰当案例,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地理事物的规律和原理,并在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从中激发学生探索地理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质疑是创新思维的前奏,是诱发学生创新欲望、创新动机的切入点,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促进思维,才有创新的灵感和源泉。知识是在思考中增长,在疑问中创造和更新的。设置问题情境,提供创新机遇。以往的教学对学生评价的标准是学生是否牢固地记住了老师所教的知识,是否能熟练地运用老师所教的方法并按老师预设的范式进行思维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过的程中.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他们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出现了探究式教学方式。在探究式学习中.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知识和问题进行思考.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不再对知识的灌输进行关注.而是要对课堂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4.
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索,没有探索,知识了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来彰显数学课堂精彩。但足,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还存在教师唱角戏,用预设的教路牵着学生走,学生的思维禁锢在教师的控制之中,他们只知道呆读死记现成的结论,只对结果目标感兴趣,而对探求问题的过程缺乏热忱向往。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火去探索问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快速的发展阶段。教学中发现,学生在理解抽象的知识或空间概念等问题时,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使教师预设教学目标难以达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丌展探充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创新思维,让学生真正地获取数学研究方法。因此,教师有必要对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从新的定位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注重教学生解答现成的数学问题,只重视结果和答案的准确性,而很少或不够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有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参与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问题解决等过程,留给他们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它以获取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形成独立的问题意识及思考能力,以培养创新思维,促进理解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标教学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要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进行探究,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作用学习新知识,促进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自主学习中,教师要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进行指导,让他们能深刻掌握化学知识的本质,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使他们的化学综合能力不断获得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以素质教育为前提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人才,就需要在按照教学要求,不断培养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独立能力,让他们能从问题的各个角度和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高效地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快速的发展阶段。教学中发现,学生在理解抽象的知识或空间概念等问题时,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使教师预设教学目标难以达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创新思维,让学生真正地获取数学研究方法。因此,教师有必要对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从新的定位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不断地更新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发展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在语文课堂中积极思考,以此为出发点的提问教学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在对学生进行提问过程中,既能使学生通过思考来把知识进行融合整理,还能使他们通过思考完成对知识理解的创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下面我就该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做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课堂中,"为什么而教"是关乎教育价值追求的问题,是教育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数学课堂应是思维碰撞、学有价值的数学的课堂。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思考,使学习的知识"活"起来。教学时,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在知识的联系处、教学的关键处、疑难的转折处发生,从而让课堂学习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12.
梁俊梅 《广西教育》2007,(7A):72-73
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富有创见的预设,但总是拘泥于教师的预设未必就能上好一节课。学生作为一个现实的、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和灵感参与课堂教学。他们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他们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思维方式、合作能力,所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学周刊C版》2017,(12):189-190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问题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改变定势思维模式,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教材出发,设计出趣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的问题,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解决。在探究问题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使他们通过深入思考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实现高效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凭借教材内容,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他们去发现文中的知识规律,窥探人物的内心情感,给学生“导”一条求知之路。一、质疑中激发创新兴趣有疑好问,通过思考不断解决问题,学习能力才能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和蔼可亲的教态,循循善诱的语言,在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的同时,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载、题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质疑,以提高他们好思善问的兴趣。二、发散思维中培养创新能力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教材中能引发学生发散思维的点去扩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  相似文献   

15.
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使他们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快速地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在积极的思考过程中发现新的知识,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正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过的程中,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他们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出现了探究式教学方式。在探究式学习中,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知识和问题进行思考。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不再对知识的灌输进行关注,而是要对课堂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一、创造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和现实联系紧密的学习情境,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学会用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创设的情境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还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  相似文献   

17.
封伯余 《文教资料》2005,(32):132-133
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想达到这一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负起五个方面的责任:(1)点燃学生心中的好奇之火;(2)仔细观察他们思考作业的过程;(3)及时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障碍,启发引导他们突破困难;(4)引导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愉快;(5)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下面主要从学生思维的激发和思维的训练这两方面加以探讨:(一)创设学习兴趣的情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是后天培养和训练的结果,人们的思维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才会积极起来。”因此教…  相似文献   

18.
陈建英 《考试周刊》2014,(32):186-187
如果说课堂预设是一种教育领域的计划的话,那么课堂生成就是教育领域的市场经济;如果说预设是教师的思考的话,那么课堂生成资源便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学习和思考的结果。学生的这种思考不是一种放纵的胡思乱想,而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实时生成的,它更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开展创新。教师将两者有机结合,在教学预设时,深思熟虑,课堂上抓住生成,深入浅出,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是生动活泼、师生互惠的。本文阐述如何让预设和生成碰撞出火花,为《科学》课堂教学赋予生命活力,打造精彩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9.
<正>创造性思维,是新思维,是学生在科学学科获得新知识,取得新成果的捷径。学生采用创新思维,能够在小学科学实验中,快速获得正确,有效实验结论的方法。一、科学教师的预设作用科学教师,应该具备超前性、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思维,充分利用教材和学生合作,探究科学教材中的知识,去验证科学课中的实验结论。有的学生好静,喜欢理性思考,内心缜密,语言表达能力强,动手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读书习惯不佳,只思考书本提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堂是师生生命相遇、心灵敞开的地方,也是学生个性彰显、思维生长的场所。我们要顺应儿童的天性,遵循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这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领,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帮助学生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数学思维。1.找准思维起点。数学知识是前后衔接、环环相扣的,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如此。"教"应当基于学生的"学",找准学生的思维起点,确定学生"现在在哪里"和"能够到哪里",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内驱力。教学苏教版五下《分数的意义》一课,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教学时,可以先和学生一起回顾:把一个物体或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