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丰富的民族民间曲艺形式和流传至今的各种经典的传统书曲目,是我们当代曲艺创作与生产的母体和源泉。当代曲艺在传承、创新、开发传统曲艺文化资源方面有所突破,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原生态曲艺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其次,要具体地对几个有特色的原生态的地方曲种和经典传统曲书目进行剖析;第三,要汲取进步的思想意识,着重培养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祁阳小调是湘南地区最受欢迎的地方曲艺,它的形成对当地音乐文化影响很大,也对全省的汉民族音乐文化具有广泛的影响,祁阳小调是以唱为主,曲牌结合,说唱结合,演唱结合,唱伴结合,旋律优美的一种湘南汉民族地方色彩浓郁的民问曲艺形式。它的形成和发展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瑶乡新歌     
湘南大山里的瑶族人民,两年时间,从零开始,办出一所近千人规模的职业学校。请听这一曲──  相似文献   

4.
宴席曲是流行于河湟地区回族群众中的一种集说唱、舞蹈、表演于一体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曲词健康的婚俗性民间曲艺。为了给喜庆的婚礼助兴,宴席曲极尽贺喜戏耍之能事,而在尽情嬉闹之余,更多方面呈现理性欢娱的态势。厚重、中庸的回族文化是宴席曲理性欢娱的根本,文化机制的具体规范和发挥效用使宴席曲思无邪。  相似文献   

5.
佛教音乐是赞颂佛陀、宣唱佛理的重要载体,曹植首创中国式佛教歌曲“鱼山梵呗”。隋、唐时期以法曲为代表的佛乐进入了鼎盛阶段,而唐代以来的俗讲、变文则对我国近代曲艺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代佛曲创作、传播中的问题不少,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6.
道情又称“渔鼓”,又名“黄冠体”(道人的装束),源于《九真》、《承天》等唐代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传出世思想,后经演变发展为我国民间曲艺的一种。陕北道情是以清涧道情为主体,吸收了陕北民歌及陕北说书的部分曲调,极吴陕北地方特色,成为陕北地区民间曲艺的重要形式,其曲调丰富,音乐优美,主要体现在衬词、节奏、唱腔、调式、过门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论扬州清曲的雅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州清曲中有雅词的特点。究其原因,除文人参与外,是扬州的文化背景和艺人的艺术修养造就了部分清曲艺人的雅化,以及当时扬州上层社会娱乐活动组织者的审美取向决定了雅化。这使扬州清曲一方面超越了低俗、鄙俚的层面;另一方面超越了清曲的地域性局限。  相似文献   

8.
湘南是个多方言地区,对湘南方言分布及成因进行静态分析,湘南绝大部分地方呈现出多方言共存一地、西南官话与湘南土话成为该地区鲜明语言特色的特点;对湘南方言接触进行动态分析,区分了作为强势方言的西南官话及作为弱势方言的湘南土话,揭示人们使用多方言的心理层面、语言工具性质、强(弱)势方言反映出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等。湘南多方言分布及接触对湘南地区社会文化生活及推普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积极引导青少年的音乐欣赏活动,开阔其音乐文化视野,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国家教委艺委会编辑了《全国学生音乐欣赏曲库》。“曲库”共精选了古今中外包括声乐、器乐、戏曲、曲艺在内的近800首名曲,分上、中、下三集,分别适用于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和大学。  相似文献   

10.
曲艺是南阳地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如今受现代传媒的影响,南阳曲艺面临着如何传承与发展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南阳曲艺的历史及发展、南阳现存曲艺形式的分类,分析了南阳曲艺的现状,提出了关于传承和发展南阳曲艺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湘南起义伟大功绩已经载入史册。提起湘南起义.人们自然想到的是朱德、陈毅领导的红军和湘南特委。然而,人们往往忽略毛泽东与湘南起义的关系。毛泽东自始至终都为湘南起义做出着贡献,他对湘南起义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12.
《滁州学院学报》2016,(4):81-84
曲艺谚语是划定在曲艺范畴内部的一种行业熟语,从曲艺艺术的各个方面阐释和总结了曲艺规律、曲艺规范以及行为标准。曲艺谚语中广泛流传、脍炙人口的话语包含着独到的隐性的批评思想,对传承文化遗产、规范艺术表演、丰富文艺理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湘南经济圈是湖南区域经济的重要部分,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对推动湘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湘南毗邻广东、广西,邻近香港、澳门,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是发展湘南旅游产业的首选战略。本文从分析湘南地区在“泛珠三角经济圈”中的区位特点、市场取向、产业地位、战略目标入手,对湘南旅游产业发展作出了战略定位,提出了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4.
太原莲花落是迄今为止太原市唯一尚存的地方曲艺品种,2006年被列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从莲花落的历史发展脉络,太原莲花落的起源、艺术形式、特点入手,结合具体曲例,浅析这门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传统艺术,意在让更多的人了解、熟悉到喜爱太原莲花落。  相似文献   

15.
加快推进湘南大开发是湖南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十分重大。从湘南角度来看,湘南大开发是湘南三市本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全省角度来看,湘南大开发是湖南参与泛珠三角合作、加速融入粤港澳、实现国际化的必然要求;从全国角度来看,湘南大开发是湖南打造中国重要的城市群和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坐落在衡阳湘江之滨的湖南三师被誉为湘南革命的摇篮,因为这里建立了湘南地区的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湖南三师党支部(湘南第一党支部),为湘南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推动了湘南革命的蓬勃发展。随着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兴起、早期中共党员特别是恽代英和毛泽东同志的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湖南三师快速地传播开来。湖南三师进步师生在湘南革命的摇篮里开启了思想觉醒的新征程,他们在信仰马克思主义氛围的熏陶中,逐步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并最终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根基,为湘南第一党支部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河南曲艺拥有光辉灿烂的历史,从具有深远影响的北宋说唱艺术典范诸宫调,到现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坠子,都在中国曲艺史上具有代表性和重要地位。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审美需求的变化,河南曲艺出现了传承人青黄不接、受众少、社会传播机制不畅等问题。针对河南曲艺传承的这些问题,文章从生态学理论视角出发,在梳理影响曲艺传承的若干要素及其相互耦合作用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出河南曲艺生态链的应然模型。河南曲艺发展应该回归曲艺本体,注重培养曲艺创作者、研究者和传承人,改善传播机制,争取政府支持,加强曲艺生态链各要素间的耦合。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廉洁教育进校园问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查阅、整理廉洁教育相关文献,访谈湘南学院相关部门的老师、湘南学院学生,并进行了廉洁教育的问卷调研,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必要性、方法及内容进行了了解,并且结合湘南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开展廉洁教育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道情是我国目前尚存的最为古老、最为庞杂的民间艺术之一,是道教思想文化和民间音乐曲艺长期融合、衍变的产物。道情的发展历程可分法曲道情、俗曲道情和地域道情三个阶段,道情一千多年的发展流传历经了从宫廷到民间、从庙宇到乡野的传承与创新,体现了我国民间艺术发展的曲折延绵和深厚底蕴,展现了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20.
大革命失败后的一九二八年一月,湘南响起了一声威震华南的春雷,这就是朱德、陈毅同志领导的湘南暴动(湘南起义)。因为发生在农历年关,又叫年关暴动(年关起义)。五十一年过去了!但是,湘南暴动的英烈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湘南暴动的英雄业绩,仍然值得我们纪念。湘南暴动的起因湘南暴动从根本上说,是党的“八·七”会议关于武装起义决议的产物。一九二七年春夏之交,正当北伐战争向前发展的紧要关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大屠杀,许克祥在长沙发动了“马日事变”,汪精卫在武汉公开叛变革命。在反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