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木森:琅琅读书声,曾经是学校最美的印象,曾经是语文课堂最美丽的风景。可现实中的中学语文课堂却是"万马齐喑",教师们千方百计传授解题技巧;学生们围绕各种考试题型探究课文,分析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唯独朗读风景远去。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如何让琅琅书声回到课堂,下面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想法。高云: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讲道:"写在纸上的诗只是一种符号,要懂得这种符号,只是识字还不够,要在字里,见出意象来,听出音乐来,领略出情味来。"如何体会浸润于文字中的意象、音乐、情味,我认为首推诵读。  相似文献   

2.
洪静 《教师》2010,(28):87-88
诵读是一门用声音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它融人了诵读者的思想、情感和想象。加强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新课标指出:诗歌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可以说,诵读在诗歌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贯穿诗歌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一、符号的概念 符号是人们为了表达或传递内心的感受、想法等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意象.符号作为一种被创造出来的客观物,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如文字、语言、绘画、音乐等.而语言是所有符号中最复杂、也最伟大的一种形式.康德说过:"一切语言都是思想的标记,反之,思想标记的最优越的方式就是运用语言这种最广泛的标记工具来了解自己和别人."符号作为一个客观物,本身并没有什么含义,也不会表达什么含义,它只是激发起了人们心中的某些情感或理解.  相似文献   

4.
诗歌的鉴赏要培养欣赏的情趣,把握住意象反映的情感,体会意境的主旨和获得审美的情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诗题,了解诗人风格,感知意象等等方式,帮助他们真正地去欣赏诗歌的美,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浅议创造性诵读在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诵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传统的听名家诵读或者教师诵读、学生自由读等诵读形式,往往只是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流于肤浅。无法深入地去咀嚼诗歌的音乐美和情感美。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诵读诗歌的兴趣进行了一些尝试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具有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和情感美。中学生有一定的欣赏基础,只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不断探究、仔细品味,就可以进入优美动人、如梦似幻的意境中,获得美的享受。所以,欣赏诗歌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审美过程。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诵读吟咏、探究意象、品味语言、联想想象来学会欣赏诗歌。  相似文献   

7.
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与朗读能力?怎样才能让这种兴趣与能力持续发展?我们采用了评价的方法.一个良好的评价体系是摆脱教学低效率的有效办法.新课标中明确地提出: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如何加强平日诵读的评价呢?我们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8.
诗歌是情感的音乐,心灵的舞蹈.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乃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株奇葩,它以短小的篇幅、固定的形式、凝练的语言、饱满的情感、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倍受历代文人的喜爱和重视.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的深入,许多脍炙人口的古代诗歌被充实到教材中.而在教学中采用"口耳相传"的单一教学形式,不仅很难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诗中蕴含的深意,而且也阻碍了学生的朗读、欣赏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学习古诗的实情,在课堂上采用了"诵读--捕捉--赏析--感悟"的教学步骤,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将具体操作步骤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有人说,诗歌是不用教的,也是教不了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诗歌教学是有方法的。下面结合教学中的一些实例,谈谈教师引领学生诗歌学习的四个抓手。一、指导诵读陈钟梁先生说:"诵读,是语文课堂最真的一件事。"诵读在诗词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怎样使诵读起到应有的效果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有时候,我们只是  相似文献   

10.
诵读教学是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方法。要做到诵读而致精,在诗歌教学中,应当突出"诗眼"与"秀句",启发学生的审美关注与诵读兴趣;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中收获语言美感;加强语感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诵读记忆质量。  相似文献   

11.
诗歌鉴赏离不开反复诵读 ,因为诵读能够带动和加深领悟。通过诵读 ,体验诗的节奏、韵律 ,体会诗中浓郁的感情 ,感受诗的艺术魅力。学生是有血有肉、有丰富情感的鲜活个体 ,他们富有悟性和创造性。在诗歌教学中 ,我注重诵读训练这一重要环节 ,让学生在诵读中自主完成联想、想像这一思维过程 ,体味诗歌这一艺术形式的独特美感。一、在诵读中品味意象什么是意象 ?李元洛在解释意象时说 :“意象是客观的生活场景和诗人的主观的思想感情相交融 ,通过审美的创造而以文字表现出来的艺术景象或境界。”简洁地说 ,就是出现在作品中的带有主观感情的物…  相似文献   

12.
诗歌是最精练、最优美的文学艺术形式,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孔子曾说:"不读<诗>无以言."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诗歌教学除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挖掘蕴涵在诗歌当中的艺术美,引导学生品味、欣赏这种美,使学生精神上得到愉悦,最大限度地发挥诗歌的感染力.下面,我就谈一下诗歌当中存在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3.
张利莹 《湖南教育》2005,(14):22-23
我们常见的诗歌教学方法是:首先大谈写诗背景,接着逐句翻译或讲解,然后分析写作方法,最后谈如何鉴赏。讲完后,让学生读一遍,再要求学生背诵了事。笔者认为,诗歌教学的目的是品味诗歌语言,欣赏诗歌的音乐美,把握诗中的意象,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要想达到这一切目的,诵读不失为诗歌教学的一把“万能钥匙”。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由此我们想到: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接受,音乐本身就会黯然失色,音乐教学就不能最终取得成功.作为一名音乐课教师,要全面完成音乐教学任务,不能不重视音乐欣赏这一关键环节.我们认为: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基本技巧,而且要在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来感知诗歌,在问题的引领下交流、讨论对诗歌的理解。2.品味诗歌语言和意象,感受和理解作者的感情,感知诗歌朦胧神秘美妙又饱含情感的意境。3.培养学生对爱情的客观认识和正确追求的态度情感。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齐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实际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而正确地运用诵读这一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心、眼、口、耳各种器官参与学习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诵读,加强对学生进行诵读的训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诵读在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从节奏、音韵等方面给学生以有效的指导。诵读的过程,就是从"最粗处"入手,通过对"稍粗处"的品味,进而把握"最精处"的过程。把握"最精处",是诵读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其切入点在"最粗处",联系二者之间的桥梁,就是诵读。这种做法可以让学生得到一把打开古典诗歌之门的钥匙,真正培养学生阅读古典诗歌的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8.
以往的诗歌教学仅仅要求学生会读会背,不利于培养学生欣赏、品味语言等能力。从诵读、感受意象和背景故事三个方面论述诗歌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9.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高中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老师上课时应该准确地把握古代诗歌鉴赏的重点和难点,要多运用新的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探究鉴赏古代诗歌的技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领悟古诗词意象的内涵,感悟古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0.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精心优化"美读诗歌"的环节,使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情感美;精心优化"悟"的环节,鼓励学生有独特的感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品析诗歌的语言,从写作技巧、修辞方法、重点字词方面品析其中的精妙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