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由于民事侵权行为导致的人身权损害即包括财产损害,也包括精神损害。精神损害赔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社会的进步,是民法发展的趋势,但这种责任方式具有它的局限性和辅助性。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包括直接受害人和间接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要充分考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考虑加害人和受害人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2.
我国相关的法律和司法解释中,已初步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笔者以此为依据,对精神损害赔偿的一些问题,如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诉讼的主体、赠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和赔偿数额等进行论述,并结合现实,提出有必要进行完善的见解.尤其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限制精神损害赔偿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3.
因果关系是侵权行为制度构成的要件之一.如果缺乏因果关系的判断,就难以确定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也难以确定责任范围.本文从因果关系的有关理论入手,综合各家学说,探讨损害赔偿案件中的赔偿范围与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因家暴离婚的精神损害赔偿,其暴力类型主要包括人身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和经济暴力,其独特之处在于权利主体和责任主体只能是离婚的夫妻双方。家暴离婚的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包括精神利益的损害赔偿和精神痛苦、精神创伤的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不仅应当参考法定的六大因素,还应当综合考量施暴的手段、场合、双方的过错程度和婚姻存续时间以及施暴方的经济状况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医疗损害赔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损害赔偿是指因医疗损害而引发的、对患者造成的损害所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医疗损害的理论基础应采用侵权行为;其归则原则应采用一般过错推定原则,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医疗损害赔偿的范围应包括直接损害赔偿、间接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赔偿请求人应包括患者本人或与其有密切关系的近亲友。另外,我国也应加快对医疗损害赔偿的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论精神损害赔偿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加害人因其侵权行为引起受害人精神利益损害而依法承担的赔偿责任,其实质是用物质替代补偿精神利益。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四个方面,即行为人主观有过错,实施了侵权行为且造成了损害事实和后果,侵权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精神损害赔偿应贯彻抚慰为主,补偿为辅,法官自由酌量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自由离婚主义价值取向下的一种救济手段,具有填补受害人损失,抚慰受害人精神、惩罚过错方行的功能。过错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应具备的要件与一般民事责任构成要件相同。章对赔偿责任主体、赔偿请求权的使用、赔偿金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由于知识产权案件的复杂性、多样性与专业性特点,再加上权利人举证困难与侵权行为人财务及销售情况的隐蔽性,因此在确定知识产权案件损害赔偿数额时存在许多困难。法定赔偿制度的确立,在权利人实际损失或侵权人所得利益难以查清的情况下,为人民法院及时确定赔偿数额提供了法律依据。法定赔偿原则指侵权人以知识产权案件中权利人的全部损失为限,对其进行全面赔偿。人民法院适用法定赔偿制度并非免除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精神损害赔偿应纳入到法定赔偿范畴。  相似文献   

9.
以2000年至2010年北京市各级法院有关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案例为样本,结合法院判决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适用条件、责任构成要件以及间接受害人能否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赔偿数额如何确定等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为今后处理相关的法律纠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行政垄断赔偿责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垄断是国家行政机关运用行政权力实施并保护的排除或限制竞争的行为,通过立法和司法避免与防止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给经济生活造成损害以及对行政垄断造成的损害进行补救已不容忽视。本文对行政垄断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了界定,分析了行政垄断损害赔偿责任构成的侵权主体要件、侵权行为要件、侵权损害结果要件以及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关系要件,提出了行政垄断损害赔偿责任实现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1.
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是目前法学理论界、司法界共同关心的热点.本文阐述了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构成要件、适用范围以及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和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管理对被管理的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基于管理关系,是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各国立法均没有直接的规定。但是,基于民事关系,则如同国家机关对其所属丁作人员的公务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或精神损害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雇主对雇工的工作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或精神损害,应当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等,则多有规定。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的法律实践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越显突出。这就需要我们尽快建立起适应时代步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并针对我国的现状,借鉴国外的法律制度,制定出扩大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赔偿的主体,以及通过各种依据和原则来明确赔偿的数额等相关条款,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4.
浅谈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和数额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和数额的确定,理论界及司法实践者见仁见智。本文认为精神损害的适用范围应该突破《民法通则》第120条文规定,对于侵害公民生命权、健康权及侵害知识产权等,也可以适用精神损害赔偿;主张立法机关尽快完善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并对如何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是信息披露义务人违反信息披露义务而承担的特殊侵权责任,适用证券侵权行为的一般理论。我国证券立法在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的主体、归责原则、因果关系、损害赔偿范围等实体法律制度上存在缺陷,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关于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害人对受害人造成的精神损害必须通过有关法律规定给予物质赔偿。本文就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赔偿的对象及数额的确定等具体问题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离婚损害赔偿是精神损害赔偿 ;离婚损害赔偿责任既是一种违约责任 ,又是一种侵权责任。对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行使的权利主体、责任主体、请求权提出的时间、适用的程序、赔偿范围、责任方式等法律适用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精神损害赔偿是我国民法学上一个新课题,精神损害赔偿是对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人进行精神抚慰的手段。精神损害赔偿,就其法律性质来说,是一种财产赔偿责任,即经济补偿。同时它兼具补偿、抚慰和惩罚的三重功能。随着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案件的增多,其请求的范围也在扩大,但是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标准等我国法律还缺乏明确统一的规定,从而造成理论界及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法律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争议,笔者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人格的保护和精神神赔偿的确立具有特殊的意义,作才从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三个方面阐述依实际有效性,通过立法确认受害人依刑事附带民事程序取得经济赔偿。  相似文献   

20.
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是法院作出赔偿数额的判决超出实际损害数额的一种赔偿制度,它体现了对受害人的抚慰功能、报应功能、遏制功能和对市场交易的鼓励功能;《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在责任构成要件、责任的内容、责任的适用范围等方面具有其特殊性;针对现行立法的缺憾,应当以实际损害作为惩罚性赔偿数额确定的依据、以消费者购买食品的价款作为惩罚性赔偿的基数、借鉴美国法浮动限额制度解决赔偿数额的倍数范围、对具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生产者适用惩罚性赔偿以及尽快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等方面,完善《食品安全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