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教育服务是WTO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政府对教育服务业的开放作出了承诺。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教育迟发展效应的现实状况,依法改革和促进西部地区的民族教育,通过立法加强扶持少数民族教育的力度,引导和鼓励优势教育资源到民族地区办学。要依法保证少数民族充分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福利待遇,依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实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论清朝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朝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是在后金政权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是清朝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政府突破了“华夷之变”的局限,制定和实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对发展少数民族教育采取倾斜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中积极倡导教育,程度不同地改变了少数民族轻视教育的观念。通过广设学堂,推进普及的方式,有效地缩小了中国各民族之间在教育方面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少数民族及其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近代少数民族地区新式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开创了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教育的先河,对维护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虽其政策在实施中尚存在不足,但其成功的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取得前所未有成就的同时,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与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依然很突出,集中体现在民族地区的各级各类教育、城乡教育和不同民族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现状,多数少数民族社会发展阶段还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中央政府要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更加倾斜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和谐社会的教育公平理念,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族教育作为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历来都是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西部民族的人口与地域特点、西部民族教育的现状、现代教育技术对西部民族教育的影响、西部边少地区教育的未来发展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对少数民族教育的促进 ,并指出 ,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少数民族教育 ,无疑是提高和加快少数民族教育水平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发展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看中国少数民族教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没有能够实现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将有力地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实现民族文化发展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从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政策和理论的层面入手,分析我国民族教育科学发展的指导方针.双语教育是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科学发展之路,文章深入探讨了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入世给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需要少数民族地区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建构更好的教育服务体系,加大投入教育经费,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实现入世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在教育发展上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差距分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应在进行差距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如下发展对策:确立公平的义务教育政策;保障每个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强化政府对少数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积极探索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措施;实现民族地区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实施倾斜政策,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快速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教育获得丁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在教育发展上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Ethnic minority educat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educ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Educational policies for ethnic minority regions provid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own educational programs, as well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chool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and the regions.  相似文献   

12.
西部民族教育必须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民族教育必须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这是我国教育事业整体发展和民族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民族地区实现小康的基础。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要加大经费投入,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改革力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口支援力度,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加快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民族教育现代化进程;加快立法步伐,依法保障民族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研究和构建民族远程高等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一定要关注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关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环境及文化价值冲突在教育上的体现,从民族地区语言环境、教学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既要满足远程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要求,又要充分考虑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对远程高等教育的适应性,使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更具地区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4.
民族高等院校办学意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民族院校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应当树立“特色强校”、以学生为本、为民族地区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依法治校、教育的全球化和民族化等六种办学意识。  相似文献   

15.
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应该是"以坚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地方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实用性、技能型高级人才";必须确立"围绕产业办教育、办好教育促产业"的办学思路;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拓展办学空间;与边区新农村建设相适应并呈良性互动.要实现上述设想就得加强改革,突出办学特色,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广大偏远农村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推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改变传统管理模式的必由途径.本文探讨了如何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信息安全,改变当前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信息没有系统的标准,培训资源互相分割、重复建设、浪费严重的状况.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实质上是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理念、模式、手段的一场深刻革命.  相似文献   

17.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in China's ethnic minority regions depend on improvements in population attributes brought about by education. Developing education in China's ethnic regions is a project of fundamental significance for realizing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ethnic regions. Improving the economic returns of education in China's ethnic regions is beneficial for making educational input-output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needs of the ethnic reg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is article, we proce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economics, take China's ethnic regions as our study subject, and draw upon relevant data from the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to measure and calculate the current state of economic returns from education in the ethnic regions, analyze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xplore feasible ways of improving the economic returns of education in China's ethnic minority regions.  相似文献   

18.
从教育发展和演变的历程看,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规律有四:第一,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是多元一体教育;第二,教育的发展与政治和经济息息相关;第三,本地区的教育是由传统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条主线组成;第四,要抓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必须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该地区教育发展具有历史悠久、政府重视、整体落后、阶段起伏、区域差距等特点。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历史留给人们的启示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是根本保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引进优秀人才是重要措施;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是基本保障;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办学是必要措施;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核心。  相似文献   

19.
Like many nations, China faces the dilemma of designing an education system that, on the one hand, promotes national un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on the other, is sensitive to the unique need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various minority groups. During the regime of Mao Zedong class differentiation in Tibet was seen as a threat to communist ideology. The Tibetan society was condemned as “backward” and Chinese became the official language in all schools. As a result, Tibet is one of the least literate regions in China. Current Chinese law dictates that school curricula should reflect the interests of their constituencies and the minority language should serve as the medium of instruction. However, the examination system to advance to higher education reinforces the Mandarin language. Consequently, many minority parents believe that the sole use of Tibetan may not help their children's future. China's educational success in Tibet (and other minority regions) will depend on her ability to engage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in the universal primary school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