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我在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方面作了点尝试,现总结如下。 一、激发兴趣是提高记忆能力的前提条件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你所讲的知识感兴趣,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集中对提高记忆水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2.
提高历史教学水平,记忆力是重要的一环。近年来,我在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方面做了点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提高记忆能力的前提条件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你所讲的知识感兴趣,或者认为重要,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注意力集中对提高记忆水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可笑我独行     
我问我们班同学:“我做人是不是很有距离感啊?”他立刻咬牙切齿地说:“每次看到你,你都塞了个破耳机听个破MP3在破路上走。”这实在是我近期行动最真实的写照了。你记不记得自己缅怀学生时代时,记忆在掠过你的时候忽然出现一个缺口,你发现没有任何与他相关联的回忆,因为他爹不理娘不爱总是低着头听耳机,印象中  相似文献   

4.
今天是你的生日,老师。让我为你举杯吧,为你的华诞。我虽身在异乡,但心却不能不被关于你的记忆牵回故乡,回到你的身旁。记得还懵懵懂懂,不通人事,父亲便向我讲述关于他老师的故事。故事讲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终于有一天我也成了你的学生。几尺见方的讲台,刚能遮风挡雨的教室,黄泥巴做腿、吱吱作响  相似文献   

5.
正当我读到这篇充满追忆情怀的文章时,不禁想起卞之琳《断章》里的那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他回首自己的学生时代如同站在记忆的小桥上回首人生一段难忘的风景写下一段段朴实而流畅的文字,而我通过这些文字,仿佛看到了那个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他恍然间有种时空穿梭感。我觉得我不仅仅是一段段往事的旁观者,更有一种"感同身受"的真切感。"文字"一直是他学生时代的关键词,小学时  相似文献   

6.
提高历史教学水平,记忆力是重要的一环。要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就要设法增强大脑对事物识记的痕迹的保存能力。因为记忆力的产生是由于客观事物对人的感官的作用,传入大脑,引起大脑皮层兴奋活动,形成一定的暂时神经联系,这种联系在大脑皮层上保存下来,使产生了记忆。近些年来,我在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方面作了点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提高记忆能力的前提条件。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你所讲的知识感兴趣,或者认为重要,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集中对提高记忆水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采…  相似文献   

7.
[案例]“山鹰”起飞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虽然已过去了很多年(那还是我在乡下任教时),然而,它却一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批作文,邻班学生小英走到我面前,脸上带着不安的神色小声对我说:“傅老师,请您帮我看一首诗。”说完就把他写的《山鹰》递给我。“哦,你怎么不给李老师看?”他低着头,没有吱声。“他是你的班主  相似文献   

8.
有小偷!我一个箭步冲上楼,一个大约十二岁的少年正在那里抚摸我的小提琴,我看见他的眼里充满了惶恐和绝望。就在刹那间,我突然想起了记忆中那块青色的墓碑,我愤怒的表情顿时被微笑所代替。我问:“你是拉姆斯敦先生的外甥鲁本吗?我是他的管家,前两天我听说他有一个住在乡下的外甥要来,一定是你了,你和他长得真像啊!”  相似文献   

9.
岁月轮回,季节更替,许多记忆都随时间被无情地消磨殆尽了,然而两个巴掌的记忆却历久弥新。那是一次早读后,我与同学们下楼去吃早点。忽然听到一个学生话中提到“肖盛怀”三字,我顿时火冒三丈。刚分配到学校的这段日子,自以为工作勤勤恳恳,对学生关爱有加,居然有人敢直呼我的名字,真气死我了!扭过头来,只见王国勇正惊讶地望着我。“啪啪!”我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两个巴掌,并气愤地质问他:“肖盛怀对你不好吗?”他没有回答我,红着脸、低着头,在围观的同学中默默地离开了。没几天,这个学生就退了学。几年后,我在街上看到他。听说他从部队转业回来,…  相似文献   

10.
李镇西 《班主任》2012,(8):64-65
正赵刚是我20多年前在乐山一中时的学生。他当时在班上可是一个很调皮的男孩,没少让我操心。我记忆中(相信在他的记忆中也是如此)曾多次狠狠地批评过他,甚至对他大发雷霆。别误会,赵刚这孩子其实挺可爱的。聪明、机灵、单纯、正直、活泼、顽皮……这些词用在他身上是非常合适的。但我当时为什么常常批评他呢?因为他很  相似文献   

11.
当我还是一名科任老师的时候,一名毕业的学生曾为我写下一首诗:曾几何时/你悄悄地走入我的世界/曾几何时/你的欢声笑语萦绕着我/又是曾几何时/你悄悄地走开/泪光中是你眼镜后慈爱的眼睛/愿这一切/在不言中成为我记忆长河中永远不变的一滴水珠/成为记忆的永恒……在那些日子里,我曾用爱心赢得  相似文献   

12.
在我的记忆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陈老师。他不仅是一位上课认真,严格要求学生的老师,更是一位与众不同的老师。陈老师是我校的外语老师,他的洋名叫“John”,是我校惟一位美国籍老师。“你好。”他总是用字正腔圆的中文向你问好,因为这是他惟一说得准的一句中文。为了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他不惜放弃午休、课休的大好时光,有空便挤进教  相似文献   

13.
<正>你不认识我,但我认识你很久了,我必须承认,有很长一段日子我几乎把你忘了。我再度想到你是2000年,那年我的孩子9岁,我陪着孩子过他的童年时,我自己也重新过了一次童年,那时我才把你从我记忆的墙角找了回来。  相似文献   

14.
我班学生李刚一直是一位遵守纪律、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的学生,但有一天下午他却突然对我说要退学。我感到十分惊讶,追问原因时,他一直沉默着。我看他不想说出原因,便对他说:"你先别急着退学,老师给你两天时间,你再考虑考虑好不好?"是什么让这位成绩优异的  相似文献   

15.
杨昶 《教师博览》2008,(2):20-21
我是尚老师。 也许你觉得熟悉,便在记忆的深处搜寻,最后恍然大悟,终于记起我是你的小学老师,心想:原来是这个老头。如果是这样?我要感激你。在我几千个学生中,能记住我的还有几个?  相似文献   

16.
偷来的爱     
有小偷!我一个箭步冲上楼,一个大约十二岁的少年正在那里抚摸我的小提琴,我看见他的眼里充满了惶恐和绝望. 就在刹那间,我突然想起了记忆中那块青色的墓碑,我愤怒的表情顿时被微笑所代替.我问:"你是拉姆斯敦先生的外甥鲁本吗?我是他的管家,前两天我听说他有一个住在乡下的外甥要来,一定是你了,你和他长得真像啊!"  相似文献   

17.
学习《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一课的生字时,我照例让学生谈谈自己记忆字形的方法。生:"您",上面是"你",下面是"心"。(学生说得对,不过感觉少了点什么。)师:这个"您"字,为什么下面有个"心"?(他答不上来,我便把目光转向大家。大家看着我,用心想着。)  相似文献   

18.
父亲是个异常温厚的人。记忆中他对任何人都是恭敬有礼的。母亲急躁冲动,时常耍着她的刁蛮,而父亲却从来是一言不发地陪笑。那时我未满十岁,每天听班里的同学夸耀自己的父亲如何了得,小小的脑子里便固执地给父亲定下一个懦弱的形象。我的任性与母亲一脉相承,幼时变着法子向父亲要吃的,得不到就高声大哭。父亲也不恼火,每次他都会耐心地哄着我,想出一个个新戏法,把我的注意力从吃上引开去。有一天和父亲去逛街,他指着街上一家铺子说:“那是我学生开的。”父亲做过几年教师,语气中藏着几分自得,我故意打击他:“你的学生个个比你有钱。”他不愠…  相似文献   

19.
露出微笑     
有一种说法在一些学校似乎颇流行:“现在的学生,你对他微笑他就对你大笑,你对他大笑他就对你狂笑,你对他狂笑他就会骑在你的头上。”言外之意不外乎是说老师应该在学生面前板起脸来。对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第一,我天生板不起脸;第二,我觉得硬要板脸太累;第三,我...  相似文献   

20.
凝脂     
我转过头,看见尘飞,清淡的眉眼,他叫我的名字,凝脂。凝脂,他给我的名字。遇见尘飞以前的事我已经忘却。有时候,当一些和你谱写过往的人都一一离开,只留下你一个人,那么记忆便成为无意义的事物。我只想拥有现在,我现在是尘飞的凝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