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教学内容:《导体和绝缘体》(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时间:2011年11月10日教学场合:"理解儿童与儿童理解"名校课堂巡礼(锡山站)活动教学地点:无锡市港下实验小学教学班级:五年级4班一、情境导入师:(出示实物:断开的简单电路和铜钥匙)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电路,老师这里就有一个简单电路,如果把这个铜钥匙接入电路中会怎样?谁愿意来试一试?  相似文献   

2.
师:小猴子下山来,首先来到什么地方?生:来到玉米地里。师:你们看见过玉米吗?吃过吗?(根据学生回答,师简笔画一个玉米)师:玉米地里的玉米长得怎么样?(相机出示幻灯片)生:很多。很大、很漂亮。师:书上是用一个什么词来写玉米的?生:又大又多。师:老师悦前半句,看哪个小朋友能帮老师把句子说完:这里的玉米真大呀?(生:大得比小猴子还大呢!)这里的玉米真多呀!(生:多得数也数不清!)师:看到眼前的玉米,你心里会怎样?小猴子看见了,他会怎样?谁能在书上找出来。生:非常高兴。师:谁来学一学当时小猴子的表情?(…  相似文献   

3.
项国新 《教学随笔》2007,(10):24-26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点亮的简单电路)老师这里有个电路,请问,灯泡为什么会亮? 生:电从电池正极流出,经过灯泡的灯丝,从电池负极流入,灯泡就亮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一、设疑导入 师:(演示)把一勺食盐倒在水中,搅拌几下会怎样? 生:食盐溶解了。 师:(演示)再加一勺食盐再搅拌几下,又会怎样? 生:食盐又溶解了。 师:再给它加三勺食盐再搅拌几下又会怎样? 生:食盐还会溶解。  相似文献   

5.
师 :詹天佑是怎么想的?生 :(读)遇到困难 ,他总是想 :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一定把它修好 ,否则 ,不但惹外国人讥笑 ,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师 :(出示句子)“总是”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生 :这里指每次遇到困难都是这样想的。师 :(引读)遇到困难 ,他总是这样想……否则……(在学生接读时 ,教师在“中国人自己”“第一条”“一定”“惹”“中国工程师”下面加上“.”)师 :“否则”是什么意思?生 :不这样。师 :在这里指什么?生 :指铁路修不好。师 :(引读)修不好 ,会怎样?生 :(接读)不但……还……师 :“惹”…  相似文献   

6.
一、打破预期。创设语境师:同学们好!生:(齐答)老师好!师:同学们辛苦了!生:(齐答)老师辛苦了!师:同学们是这样回答老师的问候的。如果我去问候台下的老师们,他们肯定与你们答的不一样。他们会怎样回答呢?(转向台下的老师)老师们,你们辛苦了!  相似文献   

7.
方红兵 《四川教育》2014,(11):32-33
师:请同学们看图,听老师把图的意思讲一讲.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我把题读一读.师:读了这个题,我们知道了“车上原来有67人,下来25人,上去28人”(老师板书在黑板上).师:同学们,要求“现在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呢?学生思考中……师:因为车上原来有67人,下来了25人,所以用减法,67一25,又上去了28人,所以要用加法,67-25+28(板书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8.
一、导入并明确“预测”的内涵 (1)这里有满满的一杯水,如果我放入一枚回形针,水面会怎么样?如果我放进的是这块石头,水面又会怎样? (2)指名说,为什么你这么认为? (3)老师现在已经把东西放进去了吗?(生:还没有)所以你们是在做“预测”。(出示课题)  相似文献   

9.
一、检查预习,指导写字师:同学们,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理想吗?师:这节课,周老师要送给大家一把神奇的钥匙,它可以帮助你们打开理想之门。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2课,去寻找这把钥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师: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文中有10个生字,其中6个一类字要求大家会写。请翻开书,看看这6个生字所组成的词语中,如果让你选择一个词报给大家听写,你会选择哪个词语?(指名报词)【点评:教者把听写词语的选择权交还给了学生,  相似文献   

10.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 生:分过。师:老师想请你们帮我分分东西。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9块月饼和3个盘子)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谁能解答? 生:把9块月饼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 师:你是怎样分的?  相似文献   

11.
一、活动体验,认识斜面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简单的机械,请看屏幕(出示带有台阶的车棚图片)。如果老师想把电动车停放在车棚里,请同学们帮老师想想办法,怎样比较方便地推进去? 生:可以在台阶上搭一块木板。  相似文献   

12.
廖卉 《四川教育》2013,(12):37-37
案例一】老师今天()会表扬我。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可能性”课尾,要求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师:小朋友送给了老师快乐,老师也送大家一个礼物——一组优美的画面。课件出示:A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B买彩票的人在想:我可能会中奖。C花生()长在树上。D爷爷的年龄()比爸爸大。E今天,老师()会表扬我。生1:今天老师可能会表扬我。师:说说为什么,可能会表扬你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片断实录师:下面老师教给大家一种学习方法。(板书:品词品句)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段。生:(默读课文)师:课文一开头就写"茫茫的草海",这里为什么不用"草地",而用"草海"呢?(板书:草海)生甲:草海比草地更宽阔。生乙:因为大海是一望无际的,作者用"草海"来体现草地的一望无垠。师:说得很好I同学们再想想,在陆地上行军比坐着小船在海上航行,哪个危险?为什么?生:坐小船在海上航行危险,因为海上的风浪随时会把小船掀翻。师:这么说,在"草海"里行军会怎么样?生:也会遇到危险。师:(小结)课文中的"草海",不但写出了…  相似文献   

14.
刊中娱乐网     
肯定是瘸腿 医学院里老师在给学生上课,老师说:“有一个病人是先天性腿瘸,因为他出生时一条腿比另一条腿短一些。”然后,老师问一个学生:“约翰,请想一想,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时会怎样?”约翰认真地想了一想,答道:“我想,遇到那种情况,我也会瘸的” 某次考试 某次考试,监考老师于甲生桌下发现纸条。 师:这是你的吗? 生:不是。 师:不是?不要狡辩,是不是你的? 生:真的不是。 师:你老实说,我不记你过。 生:我的在这里。 某次考试,监考老师又发现甲生桌上有纸 条。 师斥曰:这是不是你的? 甲生(无辜状):不是。 师:…  相似文献   

15.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会分东西吗?老师这里有一些东西请同学们帮着分一分。(教师出示月饼模型。) (1)把4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2)把2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师: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分的?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 (3)如果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生:半个。 师:分得的结果是2和1时,都可以用整数来表示,“半个”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采撷实例,在分的过程中,使学生…  相似文献   

16.
徐凯 《江西教育》2002,(12):31-31
“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是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第六册的内容,它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拿出一张20cm×15cm规格的照片,将照片的反面对着学生):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生1:一张纸。生2:一张长方形的纸。师:从外表看,它是一张长方形的纸,(将照片的正面对着学生)实际上这是1974年老师小学毕业时全班同学的一张合影,距今已有20多年了,同学们看到这张照片,想说些什么?生3: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老师你是怎样保存的?师:老师是怎样将它保存的,大家猜猜看?生4:用白纸把它包起来。生5:压…  相似文献   

17.
片断一:贴近生活,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请你先整理一下你的抽屉,好吗?(学生动手操作)师:刚才你们整理了抽屉,能说说你们是怎样整理的吗?生:我把大的书放左边,小的书放右边,文具盒放中间。生:我把大的书放下面,小的书放上面,文具盒放一边。生:我把书放在一块儿,本子放一块儿。师:你们的整理方法真多,这样整理有什么好处吗?生:看上去很整洁,很舒服。生:拿书的时候比较方便。生:整理好抽屉老师会表扬我们。……(这里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是让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开始体会到很多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感受对物品进…  相似文献   

18.
师:同学们,还没有到上课时间,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游戏好不好?生:(情绪高昂地)好!师:幼儿园开始就经常做的一个游戏,老师说前半句,大家接后半句,边接边做动作。例如老师说,切萝卜切萝卜——生:(会意地边说边做动作)切,切,切。师:好一群聪明的孩子,再来!包饺子包饺子——生:捏,捏,捏。师:摘苹果摘苹果——生:摘,摘,摘。师:好孩子好孩子——  相似文献   

19.
第一课时:想象画意促表达一师生交流师:请问你们老师姓什么?生:我们老师姓"杨"。师:我在来的路上琢磨,五(4)班的语文老师是什么模样呢?我写了一个片段,大家看像不像你们的老师。出示:__老师有一头漂亮的头发,乌黑油亮,又浓又密。她站在阳光下,轻轻地一摇头,头发就会闪出五颜六色的光环。生:(高兴地)很像我们的杨老师。师:是对杨老师哪方面的描写呢?生:头发。师:把"杨"字带进去自由读。(生读)师:一段文字中往往有一个关键的"句子",一个句子中往往有关键的"词语"。这段文字中关键的句子是哪  相似文献   

20.
一、激趣导入1.出示圆柱状铅笔。师:“它是我们曾学过的哪种几何形体?”再拿出钻笔刀。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圆柱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开始削铅笔。师:“圆柱的一个底面怎样了?”现在老师把这个尖的笔头切下来,看看它是什么形状呢?2.出示三角形铁架。师:“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观察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用语言描述一下。现在老师把这个三角形沿着高所在的直线进行旋转,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到了什么?”“谁能说说这个圆锥是怎样得来的呢?”师:好,这两个几何形体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圆锥的认识”(师板书)二、自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