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雷云放电称为雷电。当云中的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周围空气的绝缘性便被损坏,正负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大地之间就会产生强烈的放电现象。雷云对地之间的电位可高迭几万千伏,主放电的最大电流(雷电流)在几微秒内可达到几十千安至几百千安幅值。下面就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措施阐述一下工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在自然灾害中,雷电严重影响着人类正常生活、工作的基本安全,它对人类生命、财产构成严重的威胁。雷害事故所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是严重的,甚至是无法估量的。因此,我们共同提高预防雷患的意识,并且应用必要的技术和产品,实施防护措施,以保证防止人身伤害事故,保证用电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1.雷电的形成伴有雷声和闪电的现象称为雷暴。而雷暴现象实质上是一种静电放电现象。当雷云(带电云)与大地之间产生放电时就叫雷击或称直击雷。雷击能造成各种设备、设施的破坏,造成火灾、爆炸以及危及人身安全。当雷云接近地…  相似文献   

3.
雷电发生时产生的雷电流是主要的破坏源,其危害有直接雷击、感应雷击和由架空线引导的侵入雷。雷电的放电电压可达数百至数千万伏,放电电流可达几十至几百千安,远远大于发、供电系统的正常值,破坏性极大。雷击可以造成人、生畜伤亡,可使电气设备的绝缘体击穿、引起爆炸或燃烧等。采取安装防雷装置、了解雷电防护知识等必要的防护措施对保护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荣 《金秋科苑》2009,(20):43-44
由于水成物与云柱子的相互作用,雷云空间电场是上正下负;雷击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直击雷和雷电感应。本文采用国际上流行的滚球法计算确定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5.
郭光 《科技风》2015,(2):95+103
本文借助物理学中能量守衡及转换规律对雷云放电过程进行了推理与分析,系统的介绍从雷云发展成熟到消亡的整个过程,以及伴随着的能量发展与变化,从而对雷云放电有了直观认识。由于没有在能量方面形成定量分析,所以对于雷云放电认识的深度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电闪雷鸣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当云层之间或云层与地面之间存在电位差时就会放电——形成闪电。据科学家计算,闪电产生时的通道只有几厘米到几十厘米,而电流高达几万安培到20万安培以上,电压能达到5000万伏,温度在2万~3万℃之间。闪电过处空气中的小水滴因高温而迅速气化,空气体积骤然扩大,于是发生猛烈的爆炸,进发出震耳欲聋的雷声。  相似文献   

7.
读图时代     
"人造太阳"实验装置首次成功放电日前,中国耗时8年、耗资2亿元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而成的新一代热核聚变装置EAST首次成功完成放电实验,获得电流200千安,时间接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EAST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成并真正运行的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8.
现代铁路站内设备越来越先进。雷击发生时,雷击放电诱发雷击电磁脉冲过电压和过电流,经站场电源系统、通信信号传输通道、接地系统及建筑物直击雷防护系统,造成损失巨大,直接威胁铁路正常的安全运输生产。本文主要以大准铁路为例对防雷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路秋妮 《科技风》2011,(23):198
雷电是由于云层间、云和大地间、以及云和空气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放电现象。通常雷击分为三种形式,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我们应对几种雷击作用可能产生的后果要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在相应的区域进行必要的雷电防护。  相似文献   

10.
10千伏配电变压器的防雷保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雷电对10千伏配电变压器的危害通常所谓雷击是指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这种迅猛的放电过程产生强烈的闪电并伴随巨大的声音。当然,云层之间的放电主要对飞行器有危害,对地面上的建筑物和人、畜没有很大影响。然而,云层对大地的放电,则对建筑物、电子电气设备和人、畜危害甚大,尤其对变压器危害更大,这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通常雷击有三种主要形式:其一是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叫做“直击雷”。其二是带电云层由于静电感应作用,使地面某一范围带…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雷电放电电流的波形进行分析,提出用脉冲函数作为雷电放电电流的波形函数,然后得出雷电放电电流的频谱和幅频特性。结果对避雷方案的设计、避雷器件的选取和雷害的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卫星电视逐渐普及,但是由于卫星电视接收天线都安装在室外的原因经常会在雷电天气出现,遭雷电袭击的现象,严重的为好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卫星电视系统中,卫星电视接收天线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进行防雷设计能够有效避免雷电袭击,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维护社会和谐。雷电因其形成原因不同而分直击雷和感应雷。带电云层和大地之间直接放电造成的叫直击雷,它的形成以及释放能够很大程度上直接对地面上的建筑物以及人体和牲畜造成极大的危害,在卫星电视系统中,之际剋也是能够直接对卫星电视接收天线造成重大破坏的主要原因,目前,在卫星电视工作人员的研究当中,针对于卫星电视接收天线防雷设计主要是根据直击雷的特点进行设计,并采取各种防雷设计对直击雷进行预防。本文就卫星电视接受天线系统的防雷与接地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电流互感器具有环保、成本、维护方面的各种优势,是当前电力系统实现测量、保护、控制功能的重要设备。受内外因素影响电流互感器经常会出现局部放电的问题,这会直接给电流互感器的稳定运行带来影响。本研究从电流互感器的功能和作用入手,分析了电流互感器的主要结构,对电流互感器产生局部放电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提供了电流互感器局部放电的处理措施,希望为稳定电流互感器功能,优化电力系统结构打下设备与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雷电灾害的频发及所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对新建建(构)筑物的防雷越来越重视。而电源浪涌保护器(电源SPD)的设计、加装成为防雷减灾中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电源SPD可吸收雷电和感应雷击的大电流和高能量浪涌能量,将大量的浪涌电流分流到大地,对于瞬态过电压具有极好的抑制作用。合理地选择电源SPD可使负载所承受的电压在其可承受范围之内,有效的保护后续负载。伴随着电源SPD的大量应用而产生的疑问也越来越多。本文详细列举数据及相关规范标准。提出了增加脱扣装置可以合理有效地减少断电事故的发生概率,并且对于今后的维护等成本的减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本文指出因增加脱扣装置会相应的增大SPD前端的电阻,长时间放电雷电流的放电时间可达到0.5ms,当其通过时脱扣装置存在动作的可能。本文提出当需要保证负载用电的连续性时,可选择适当的脱扣装置,当需要优先保证保护的连续性时,可不加装脱扣装置或选择响应时间较长的脱扣装置。  相似文献   

15.
<正>计算机机房的雷电防护主要是防感应雷的入侵和综合布线系统的防雷。计算机网络系统及防雷工作重点是防止感应雷入侵。雷电入侵计算机电器设备的形式有两种:直击雷和感应雷。雷电直接击中线路并经过电器设备入地的雷击过电流称为直击雷;由雷闪电流产生的强大电磁场变化与导体感应出的过电压、过电流形成的雷击称为感应雷。  相似文献   

16.
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性能以及使用效果高于传统的电池,锂离子电池的电能以及质量之间的比值较高,具有良好的维持电能的作用。分析锂离子电池模组的充电特性,分析在不同环境温度之下的放电特性,对其进行分别的测试分析,可以确定锂离子电池的电压会随着电压的升高呈现恒定状态、电流会呈现下降并且保持恒定的趋势。在进行放电处理中,锂离子电池电压以及电流均会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而环境温度是锂离子电池放电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由大量的集成电路组成,在1mm2芯片上集成了十几万个元件,最大击穿电压为几十伏,最大允许工作电流为几微安,只对低能量干扰比较有效,对雷电电磁脉冲生成的过电压和过电流的抗冲击能力十分脆弱,做好防御雷电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8.
刘明发  林耿武  周树彬 《科技风》2014,(13):212-212
雷电是积雨云,云间或云与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随着高层建筑物的增加和各种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雷击灾害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简单介绍了对雷电的认知,智能建筑防雷的技术要求设计,分析了防雷技术的认识和粤东地区农村防雷的现状提出了三种有效的防雷减灾技术。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雷电的放电机理和藏式古建筑的结构特征,解析西藏古建筑具备防雷措施说法疑点。文章讨论的内容是直击雷,不含感应雷等其他防雷内容。  相似文献   

20.
大气压下辉光放电(APGD)在医疗灭菌和工业生产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选取了大气压下普遍认为较易产生辉光放电的氦气作为反应气体,分别在不同气压(数百帕直至大气压)下,将其以一定的流速通过覆有介质材料的两平板电极之间,利用频率可变的高频电源,产生了介质阻挡辉光放电。通过对不同气压下的放电电压和电流比较,讨论了压强变化和电源参数对于氦气环境下稳定辉光放电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大气压下辉光放电的机理,实现大气压下空气环境中稳定的辉光放电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