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规章英语中,除了间隔和省略这两种语言说象之外,还有修饰和倒装。在修饰和倒装两种语言现象中,特别是修饰更为复杂和难解,本文通过实例,并从实践的角度,对修饰和倒装两种语言现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这会有助于人们准确地理解和翻译原文。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语言简洁、精练或者因为习惯,以及某些结构的要求,英语句子中某些成分有时不必重复出现.这种语言现象称为省略.例如:The revolutionaries were beaten,renused any-thing to read,kept for a time in semi darkess as wellas in chains(=………were refused anything to read,were kept ot a time……)那些革命者当时受到拷打,不准阅读任何书刊,有一段时间不但带着锁链关在牢中,而且禁闭在昏暗之中.人上面的例句中可以看出,有些省略,尤其是一些比较复杂的省略,如果找不出省略的有关词语,就会对句子的语义理解产生误解,更谈不上准确翻译了.下面就英语复合结构的省略现象分类举例加以说明.一、复合结构中谓语动词的省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模糊性语言语义特征(1)渐变性和亦此亦彼性;(2)不确定性;(3)相对性及在翻译中常见的现象:(1)语音、语调模糊性.(2)词义模糊性,(3)语法模糊性,(4)语用模糊性.探讨对模糊语言的一些翻译方法:对应法、变异法,省略及补充等.  相似文献   

4.
主语、谓语、宾语、介词、连词五个方面在汉英语言中都存在省略现象,它们反映了汉英语言省略形式的差异。通过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提出相关处理对策,以期为译者在汉英互译中处理好两种语言的省略现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省略句子成分是英语中最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语言不断更新发展的需要。英语中的省略受到交际原则、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且表现形式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语际间相互转换行为,所以应该研究翻译中的语言模糊现象.本文从实践与理论两个角度,探讨了英汉互译过程中自然语言的模糊性,以及模糊语言现象翻译策略,并通过一些典型的英、汉语翻译实例,进一步论证了文学翻译以及应用翻译中的模糊现象.  相似文献   

7.
所谓衔接指语篇内部两个不受句法结构制约的成分在意义上相互关联。省略是各种语言都使用的衔接手段。英语形合和汉语意合导致英汉语省略倾向的差异。在翻译时应充分考虑到目的语的衔接特点,相应地增删一些成分,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衔接自然,语义连贯,达到篇章意义的对等。  相似文献   

8.
语言的多元性和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否定了翻译的绝对性。近年来对"异化"翻译策略的过分强调不是一种正常现象。文章认为,在文学翻译中,语言晦涩,佶屈聱牙的译文绝对乏善可陈。可读性是检验文学翻译质量和翻译价值的首要原则。翻译研究要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应该多一些包容,让各种翻译研究方法同台竞技,从而促进翻译理论研究繁荣兴旺。  相似文献   

9.
《论读书》是弗朗西斯.培根《论说文集》中的不朽之作,王佐良之译文更可谓是经典译作,堪与培根的原文媲美。本文对培根原文和王佐良译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排比、省略、重复和语言节奏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英文修辞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是以人对世界认知为基础的,重在对语言现象进行解释的一门新兴学科.本文仅从范畴化、概念隐喻、意象维度、像似性这些人的认知能力或机制来说明翻译过程其实是个认知过程,并以这些认知能力或机制试图对翻译中的原文理解,译文表达,文化介入及审美运用等现象概括到认知上的统一解释.  相似文献   

11.
英语被普遍认为是不允准零宾的语言,尤其是双价的及物动词后,受事宾语不能删略。然而,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多数及物动词后都会有零宾语现象。本文主要通过对英语中及物动词的零宾语现象进行分类,分别分析了宾语省略、宾语隐含和宾语空位这三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语法概念。  相似文献   

12.
被誉为我国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无论是在其诞生国,还是在世界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尤其是向国外传播的过程中,基于生态翻译学的译文模式开始被学界极为关注。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基于选择和适应相结合的翻译模式,也就是典型的生态翻译模式来为核心,分别从交际、语言和文化这三个维度对知名的杨译本以及霍译本的反应情况进行解读,从而获取这种翻译模式的核心特性,从而为这些特殊的语言现象的精准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与人类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的思维方式。隐喻与语言、思维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克服了人们对隐喻认识的局限,从三个方面介绍中西方文化对隐喻翻译的影响,并提出正确处理隐喻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的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14.
论鲁迅散文中的语言变异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变异是鲁迅散文中的一大特点。文章分析了其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语言变异现象,包括语音变异、词汇变异和语法变异,并对照其英译本,探讨了语言变异现象如何在翻译中重构。由于汉语语言变异独特的表意功能与英语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翻译中,译者只有揣摩作者的变异意图,从语言变异的功能入手,同时对于文化差异加以适当的处理,才能最大限度地还原以原作的变异之妙处。  相似文献   

15.
蒙汉文学关系的研究,第一手资料的跨语言比较和考证是关键。对古代蒙古文小说《娜仁格日勒的故事》与明代戏曲《葵花记》进行逐字逐句的跨语言比较,证明《娜仁格日勒的故事》就是明代戏曲《葵花记》完整的蒙古文译本。蒙古人主要翻译了《葵花记》的对白部分,省略了词曲,并在结尾部分增加了佛教本生故事内容,从而把戏曲《葵花记》转换成了小说。  相似文献   

16.
中英文化的差异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包括描述动物的词汇。本文阐述了在理解和翻译这些动物形象的比喻时所需要应用的几种方法,英语和汉语中语言现象和思维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必须通过转换的方式来予以弥补。转换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我们在翻译的时候除了要考虑上下文以外,还要注意文体、创作的风格等其他因素。只有这样翻译出来的动物形象才能既符合语言习惯又起到传情达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视点是指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或对客观现象的总体描述,也可以说是指发话者观察事物的角度和立场。日语是视点敏感的语言,尤其日本人以"我"为中心的视点,在省略表现、授受表现、被动表现等很多语言表现中均有体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经典英语政治演讲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为研究语料,分析其中各种模糊语言现象,如模糊附加词、模糊词语、模糊蕴含、模糊限制语和模糊修辞,并提出汉译建议。本研究结论,大自然中模糊现象的普遍存在和人脑的模糊思维运作机制决定了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特性;政治演讲中大量运用模糊语言,涵盖模糊语言的方方面面;翻译模糊语言需要深挖其意,灵活运用不同翻译手段及策略。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对比分析建立在语言学与心理学的基础上,目的是预测语言错误,减少语言负迁移。它是通过比较来寻求两种语言的共时现象以揭示不同语言的发展规律,因而在翻译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不能满足对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要求。只有重视英汉对比的研究,改革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才能更有力的提高学生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20.
语际翻译中,文化缺省是不可避免的.它指译者对译文读者并不熟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补偿策略就是在文化缺省的状态下对于翻译进行的弥补和完善.通过对不同版本的《论语》英译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发现《论语》英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提出相应的文化补偿策略,帮助译文读者消除文化缺省所引起的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