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数字化背景下中国古籍出版模式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背景下,古籍出版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土壤、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传统古籍出版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本文从古籍出版主体的合作与融合、古籍出版流程再造、古籍产品功能的重新定位等三方面探讨了数字化背景下中国古籍出版模式重构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徐小滨 《出版广角》2016,(20):47-49
古籍出版既是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也是一种特殊的出版类型.借助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及检索学界、业界对古籍出版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可以探寻我国古籍出版研究取得的进展与成绩,同时发现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以期更好地研判、预测古籍出版研究的未来趋势,推动古籍出版学术理论和实践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外中文古籍数字化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公共图书馆是中文古籍数字化开发的主体,科研院所、协会和个人也有参与.中文古籍数字化可以有效解决古籍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有利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李建廷 《出版广角》2022,(12):26-30
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出版业建立了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机制,古籍整理出版事业成果丰硕。在新时代背景下,出版业应在原有古籍工作体制的基础上,在项目立项、编辑出版等方面继续完善,不断提高古籍整理出版的质量,使古籍整理出版真正地服务于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5.
古籍出版是对历史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数字传播日趋成熟的今天,古籍数字化出版已成为必然趋势.但在古籍数字出版领域中,存在图书出版社、数字技术提供商和图书馆(或学校、研究团体)三方主体,他们在古籍数字化出版中各拥资源、各具优势,却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最终这三方将成为古籍数字化出版的联合主体,形成以数字出版转型后的图书出版社为主导的全方位互动合作.  相似文献   

6.
用文化的视点探讨中文古籍数字化,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探讨了中文古籍数字化中应注意的三个文化融合问题,提出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赵建黎 《出版广角》2022,(12):11-15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就繁荣古籍整理出版事业提出了指导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古籍事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古籍出版领域应紧紧扭住...  相似文献   

8.
古籍出版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古籍出版滑坡的原因,提出分层次出版是古籍出版走出困境的重要举措,并探讨了古籍出版工作在每一层次上应如何展开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毛建军 《图书馆论坛》2012,32(2):155-158
古籍数字出版权利制度的构建是古籍数字出版著作权保护的保障。为此,我们应在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明确古籍数字出版的立法宗旨,完善古籍数字出版权利主体制度,充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以有效保障古籍数字出版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广泛调查我国古籍数字出版概况的基础上,思考古籍数字出版中存在的著作权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目前,全国已有22家专业的古籍出版社,古籍出版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大门类.古籍类出版社几乎是出版业最小、最苦的出版社,其生存环境较艰难.时下古籍社大有再焕青春之象,随着传统文化热及国学热的延续,受益于社会经济发展对寻找文化根源的反哺,地方政府开始谋求经济发展背后的文化根源,作为文化工程,各级政府对古籍整理越来越重视,加大投入,年度补贴.  相似文献   

11.
莫彬 《图书馆界》2014,(4):16-19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30年间,广西编辑出版了不少“地方古籍文献丛书”,整理出版了一批地方古籍,在地方古籍的保存保护、流通利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开展地方学术文化研究、保护地方文化遗产、传承及弘扬地方优秀文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吴焕姣  林建 《出版广角》2023,(15):21-26
近年来,古籍出版社在贯彻落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立足主业,抓住机遇开拓文博考古板块,抓住优质文博资源,做好顶层策划思路和框架,创新出版的内容、形式,探索多层次、多角度考古文博图书出版,塑造了考古文博品牌,开拓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构建了新时代传统文化出版的新格局。对古籍出版的新驱动和出版新实践进行探讨,展望古籍出版社文博考古图书的出版发展方向,有助于古籍出版推陈出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洪权 《出版科学》2010,18(2):103-105,60
总结民国时期古籍出版在整理保存文献、传承文化方面的成绩,对现代学术的建立和图书馆建设所作的贡献,为理解中国文化演进的内在轨迹,考察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理解的角度。  相似文献   

14.
从古籍校注、古籍今译、选题情趣、重复出版等角度,探讨了50多年来尤其是近20年来,我国古籍出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国外中文古籍数字化资源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中文古籍数字化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公共图书馆是中文古籍数字化开发的主体,科研院所、部分协会和个人也有参与。中文古籍数字化可以有效解决古籍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有利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蓝永 《兰台世界》2009,(5):64-65
用文化的视点探讨中文古籍数字化,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探讨了中文古籍数字化中应注意的三个文化融合问题,提出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古籍知识服务数字化平台发展对于古籍文化积累、古籍传播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以"籍合网"古籍整理工作平台的众包编校模式和智能化编辑器多项应用功能为例,分析了古籍知识服务平台在古籍出版业务中的应用价值,提出古籍知识服务平台未来发展策略,为我国古籍出版数字化转型提供有效路径,助力我国古籍出版数字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马美著 《出版广角》2018,(10):17-19
岳麓书社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所出版的古籍图书和古典名著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在古籍图书出版过程中,岳麓书社重视地方文献的整理,积极开发古典名著普及读物,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以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娄育 《出版广角》2015,(16):16-17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我国古籍出版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由于古籍出版题材相对狭窄、读者人数减少、古籍图书功能单一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古籍图书的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是,新技术的发展,为古籍出版带来了新的机遇,古籍出版者首先要坚定古籍出版大发展的信念,带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积极进行古籍出版的改革和创新,促进古籍出版形态和阅读形式的多元化,努力提高古籍图书市场的竞争力,为繁荣我国传统文化市场,培养有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的公民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晚清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国文化的传承成为关系民族与国家命运的深切主题。二十世纪前半期图书馆秉持中西并重的文化理念,致力保护与传播中国文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收藏古籍,保存文献;二是征集木刻版片,流传雕版印刷技术;三是刊印珍稀善本,嘉惠学术。二十世纪前半期图书馆在古籍收藏、版片保护与古籍出版方面的功绩,为中国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使其成为中国文化传承的现代性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