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读往来     
【问题与解答】板块运动何时停止?——山东省莱芜市莱钢有限公司张婵板块运动的动力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量推动下的地幔对流,地幔的对流带动了地表岩石的缓慢移动。只要地球内部还有放射性元素在产生能量,板块运动就不会停止。具体请参见《大科技·科学之谜》2006年07期《假如地  相似文献   

2.
地球的大陆一直在以肉眼观察不到的速度缓慢移动,运动的动力来源就是地球内部的地幔对流。地幔在地下的缓慢移动,带动了地表处的岩石也一起运动,每年移动的速度只有几厘米,但是经过几百万年、几千万年的运动,就会使大陆漂移到数千千米远的地方。这就是板块运动学说所描述的板块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3.
地球的大陆一直在以肉眼观察不到的速度缓慢移动,运动的动力来源就是地球内部的地幔对流。地幔在地下的缓慢移动,带动了地表处的岩石也一起运动,每年移动的速度只有几厘米,但是经过上亿年的运动,就会使大陆漂移到数千千米的远方。这就是板块运动学说所描述的板块运动过程。板块运动对地球的影响是深刻的,它改变了整个地球的地形,让一些地方高耸入云,让另一些地方深不见底。板块运动还导致了地球物质的循环。例如,植物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动物以植物为食,动植物将气态的二氧化碳转化,最终,大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或者溶…  相似文献   

4.
正nature地幔对流模型Nature封面:地球一个对流模型的粘度场和表面。Nature杂志第7610期封面文章报道了地幔对流的研究进展。地球的亚表层以由各种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构造板块或岩石圈板块构成的一个连锁网络形式出现。地幔流动与地质构造之间之联系的性质以及板块布局的起源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Claire Mallard等人建立了具有类似板块行为的地幔对流  相似文献   

5.
26年前发展起来的板块构造理论是地学领域的一次革命。按照这种理论,把现在地球的外壳(包括洋壳和陆壳)分为七大刚性的块,即板块。板块漂浮在由地幔顶部热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圈上,随软流层的运动而向各自方向运动。而软流层的运动是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热能所造成的地球内部的对流。这种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大陆的漂移、海底的扩张、大洋盆地的形成、发  相似文献   

6.
海洋和大陆岩石圈下的混合地幔对流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参量化模型方法,建立了海洋岩石圈板块和大陆岩石圈板块下混合地幔对流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板块构造和地幔对流的相互作用,造成在地球演化的晚期海洋岩石圈板块和大陆岩石圈板块下的地幔幕式翻转不同步,导致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之间的边缘地带成为构造活跃地区.  相似文献   

7.
关于地球海陆的变迁,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在1910年左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到了20世纪中叶,人们发现了越来越多支持大陆漂移的证据,并在魏格纳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提出了板块运动学说(或称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是由一些巨大的板块所组成,而这些板块则是由地壳和最上部的地幔所构成的,厚约70~125千米,称为岩石圈。在坚实的岩石圈之下,是一层具有塑性、厚约250千米的地幔——软流圈,这些板块可以在软流圈上缓慢移动,并且各自消长,使得地球表面变成一幅板块大拼图。板块运动学说被科学界所接受,一种重要的证据,就是科学家在海底发现了地磁…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的地球是一颗很独特的行星,迄今为止,它不仅是唯一有生命栖居的岩石质行星,而且还是表面唯一有着板块运动的行星。我们知道,推动这些石头"筏"运动的是板块之间不断上涌的地幔物质,这就好比煮饺子,水开之后,中间沸腾的水就把饺子往边上推。通过这种方式,行星内部的热量能够缓慢有序地释放出来。这样,地球才不至于爆炸。不过,据科学家的看法,地壳原先是完整的一块,裂成板块是后来的事。  相似文献   

9.
吴凡 《百科知识》2008,(5):20-21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科学家尝试着建立起三维的地幔立体形象,发现在非洲与太平洋的下面,有来自地幔底的巨大热羽柱上升流,而在亚洲的下面有沉入的板块物质落入地幔底而产生的巨大冷羽柱下降流。科学家们由此得到启发,原来使板块发生运动的动力,是这种冷热物质的对流。  相似文献   

10.
<正>地球内部有着如同洋葱一般的分层结构:以铁镍核心为中心,周围有一层厚厚的地幔,再往上是一层薄薄的人类赖以生存的地壳。虽然地幔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但它的温度非常高,可以缓慢流动,驱动地表的构造板块构造运动,促使火山的喷发和地震的发生。科学家们利用地震波来“窥探”地球表面下的内部结构,揭示出内部深层的地形雷达图像。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地震?     
什么是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  相似文献   

12.
<正>地球正处于它的中年。它现在基本上平静、安详,偶尔来那么一下——我指的是火山和地震,也规模不大,适可而止。我们很难想到,它也曾有过一段狂暴、激烈的青春"骚动"期,骚动在11亿年前达到顶峰。地球的表面是地壳。地壳被分为一些独立的板块。这些板块常年在漂移,免不了磕碰。碰撞之时,有的板块下沉,熔入地幔,岩浆又在另一处喷出来,形成新的板  相似文献   

13.
Q我在网站上看到一些说法,可以将核废料封在混凝土中,然后埋在地球地幔的隐没带中加以销毁,这种方法可行吗?(初三学生)A地壳下面是地球的中间层,叫做"地幔",厚度约为2865千米,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这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隐没带指地球的岩石圈中对流的沉降流所在的地区。隐没带填入是在原子能时代的早期所提出来的,用来处置放射性的废料。  相似文献   

14.
地球不能没有板块活动   在2亿多年前,全世界只有一块大陆,既没有大西洋,也没有印度洋.也就在那时,大陆板块的活动把这个联合古陆撕得四分五裂,结果使大西洋和印度洋逐渐张开.2亿年来,大陆板块从未停止过漂移,就像漂浮着的冰山一样,只不过大陆并不是浮在水面上,而是浮在地球内部的软流圈上.……  相似文献   

15.
问题与解答     
人们常把地震和火山联系在一起,但二者有何区别呢? ——湖北省孝感市孝感高中 戴虎 答:地震有可能是由于地球内部圈层破裂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板块之间相互碰撞引起的,而火山爆发是由于地壳之下的岩浆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的现象。地震与火山爆发同属于地壳剧烈变动的现象,它们的区别在于地震是把地球内部的能量用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火山爆发是把地球内部的能量以岩浆喷发的形式释放出来。但是有些时候这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在有活火山的地方,如果发生地震,由于板块碰撞或者板块撕裂,就有可能会引起火山爆发;而火山爆发时也会伴随着地震。——编者  相似文献   

16.
地磁场是地球最重要的物理场之一,它起源于地球外核磁流体运动,因此,地磁场演化蕴含着丰富的地球内部动力学信息;其次,记录在岩石和沉积物中的古地磁信息还可以用来研究地球板块的运动历史。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了地磁极性倒转行为,为随后板块构造理论和全球古海洋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地磁场可以有效地屏蔽宇宙  相似文献   

17.
海底并非死气沉沉的世界,很早以前,科学家就在海底发现了喷涌热液的海底“烟囱”,在这些烟囱的周围,形成了特殊的生态系统,有长管虫、蠕虫,以及像蛤类、贻贝类、蟹类、水母、藤壶等模样的动物。海底烟囱的形成要归因于地球的板块运动。由于海洋板块发生的扩张分离运动,在海底的某些位置,就会出现深入地幔的裂谷。海水渗入裂口后,在炽热的地幔处被加热,然后再涌出海底商,形成了所谓的烟囱。喷涌而出的热液携带了许多地下的化学物质,一些生物就以海底烟囱提供的热量和化学物质为生。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人》2010,(10):63-63
板块构造受聚积在板块边缘的驱动力和阻力控制,但是计算全球地幔流动的观测限制高分辨率模型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研究人员利用自适应网格求精算法在平行计算方面的进步,通过合并板块运动进行全球地幔流动的仿真,并将独立板块边缘解析度提高至1km的尺度。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海洋板块的最长寿命只有1.7亿年,而大陆板块却可巍然屹立五六十亿年?大陆地震分布和发生的物理机制是什么?大陆矿产资源分布遵循怎样的规律?组成地球的地壳、地幔、地核各个圈层是如何相互耦合,相互作用的?如何保护地球环境?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德国青年气象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认为我们脚下的大地犹如浮在水上的船只,在不知不觉地缓慢地移动着。现代地幔对流和板块构造学说已证实了魏格纳的猜想,但是,是什么力量在驱动大陆漂移则是一个一直悬而未解的谜团。笔者通过对太阳中微子和地球内部结构的考察,提出了中微子地球演化理论,为揭开大陆漂移之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我们知道,地球的内部跟其外层大气一样呈圈层结构。大气层的各种圈层是由于各种宇宙射线和不同频率的太阳辐射分别在不同的高度与大气层物质作用形成的。如大气物质吸收带电粒子形成电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