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1 毫秒
1.
宝宝长大啦     
妈妈给宝宝穿衣服。宝宝说:“不用不用,我自己穿!”妈妈说:“真好真好,宝宝长大啦!”妈妈喂宝宝吃饭。宝宝说:“不用不用,我自己吃!”妈妈说:“真好真好,宝宝长大啦!”妈妈让宝宝自己在小床上睡觉。宝宝不乐意,哇哇地哭。妈妈说:“不好不好,宝宝又变成小娃娃啦!”宝宝爬上床说:“不变不变,宝宝才不要变成小娃娃呢!”妈妈给宝宝盖好小被子,亲亲宝宝说:“真好真好,宝宝真是个大孩子啦!”宝宝拍拍布娃娃说:“等你长大了,也要自己睡觉。”  相似文献   

2.
镜头一:“宝宝,你快点,我们要迟到了!”年轻的妈妈一边说着,一边喂孩子吃饭,孩子到处跑,嘻嘻笑着不理妈妈的话。镜头二:“你怎么这么笨,上学了连个衣服也不会穿,你要让我给你穿一辈子衣服啊!”干练的妈妈一边埋怨着,一边快速地给孩子穿上衣服,孩子撅起嘴巴,悄悄地看了妈妈一眼。镜头三:“不要捣乱,快回你的房间看书去。你不会做就不要做,尽帮倒忙!”妈妈一边忙活着,一边把孩子推出厨房,不管孩子脸上的表情是委屈还是不满。镜头四:“我每天辛辛苦苦,希望你能成才,学习好,生活好。到头来学习不上进,什么也不会做,看你以后怎么办呀?”  相似文献   

3.
奖励     
1.宝宝吃饭总要妈妈喂,妈妈对宝宝说:“宝宝能自己吃饭,妈妈就奖励你一所漂亮的小房子。”  相似文献   

4.
我班有一个小朋友叫明明,吃饭时总是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不管我怎样哄劝都无效。经向她爸爸、妈妈了解,在家吃饭还不如幼儿园,一直要奶奶追着喂。 今天上午我和孩子们玩“摘桃子”的游戏,要求孩子跳起来去摘桃子。可是明明在桃树下跳来跳去,就是摘不到  相似文献   

5.
“游戏是儿童的生命,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做游戏,每一个与他做游戏的人都会是他最喜欢的人。在家里我常和孩子互换角色做游戏,表演生活中的事情。有一次我当孩子,女儿当妈妈,表演吃饭时孩子留恋电视怎么办。“妈妈”(孩子演)走过来对“孩子”(妈妈演)说“好孩子,你看吧,看完了再吃饭,看电视会长知识。”我常阻止孩子在  相似文献   

6.
现象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时常能听到孩子们这样说:入园时,“妈妈(爸爸)说的,外套不要脱……”吃饭时,“妈妈(爸爸)说的,我不能吃鱼……”午睡时,“妈妈(爸爸)说的,要穿着毛衣睡……”教学活动时,“妈妈(爸爸)说的,我坐在这里看不见……”而在家里,家长又经常听到孩子这么说:“老师说的,衣服要这样叠。”“老师说的,吃饭不能讲话。”“老师说的,明天可以不上幼儿园……”  相似文献   

7.
    
耿莉 《幼儿教育》2002,(5):30-30
妈妈领着她的小女儿在山路上散步。女儿说:“妈妈你看!蒲公英妈妈的孩子在飞,还戴着小降落伞。蒲公英妈妈不要他了吗?”妈妈说:“不是。蒲公英的孩子要去旅行,去认识河流,去认识瀑布,去认识山,去认识树……”女儿说:“妈妈你看!树叶宝宝从树枝上飞了下来,大树妈妈不要她了吗?”妈妈说:“不是。树叶宝宝要去给小蚂蚁当船,给小甲虫当伞,给小蚂蚱当屋……”  相似文献   

8.
《生活教育》2011,(4):4-5
一“妈妈不要你了” 宝宝一边吃饭一边看动画片,看着看着就忘了吃饭。劳累了一天的妈妈看见宝宝这个样子,气不打一处来,大声说道,“再不好好吃饭,”  相似文献   

9.
顺着说     
有些新入园的幼儿,每当送他们的亲人离园时,往往会大哭大叫:“我不要老师,我要妈妈。”这时要稳定幼儿的情绪,老师说话就要讲究方式方法,千万别和孩子对着说。如幼儿说“要妈妈”,老师可不能说:“不要妈妈,妈妈上班去了,老师喜欢你。”幼儿听到这样的话,反而会哭叫得更厉害,更不愿意接近老师。其原因就在于此话满足不了孩子此时此刻的心理需要,孩子“要妈妈”,你却要孩子“不要妈妈”,孩子怎么听得进“老师喜吹你”呢!此时老师应用一种关心和同情的口气顺着孩子说。如孩子要妈妈,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年轻的妈妈不知不觉地扮演这样的角色:宝宝想要自己芽衣服,妈妈说:“你穿得太慢了,我来帮你。”宝宝正在玩积木.妈妈看见了。迫不及待地帮着放几块;宝宝想要自己走.妈妈一把抱起宝宝说:“你还小.地上脏.我来抱你。”吃饭了,宝宝想自己吃.妈妈说:“你吃得太慢了,我来喂你……”  相似文献   

11.
批评,这是大人教育孩子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在现实生活中,常因父母不能很好运用这个手段,而使批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如: 1.该批评的不批评。本来,批评与表扬是教育孩子的相辅相成的一对方法,可现在父母批评孩子非常罕见,表扬却到处滥用。如孩子不吃饭,还找借口:“我不吃,匙子太沉了,我拿不动。”妈妈就会说:“是的,是的,现在的匙子是越来越重了,宝宝真聪明。妈妈喂,好不好?”本应批评孩子,却反而连哄带表  相似文献   

12.
给妈妈的提示在游戏中帮助宝宝开口学说话学说话的兴趣几乎是每个宝宝与生俱来的。父母要做的,是通过扮演语言游戏的好伙伴,来强化宝宝学说话的兴趣。父母轻松自如地说话,积极地应答是宝宝语言发展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同时良好的情绪也是其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妈妈的搂抱和温柔的声音不仅影响着宝宝的发育和性格,也影响着他的说话方式。爱,可以使宝宝产生沟通的渴望,沟通又发展了他的语言。利用游戏教育宝宝宝宝到了1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萌发。这时候,妈妈不能再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左右他了。当他贪玩不吃东西时,妈妈不妨先假装喂布娃娃吃饭,…  相似文献   

13.
莎莎就喜欢喊妈妈。早晨醒来,她小嘴一张:“妈妈,我要起床啦!”吃饭的时候,她小嘴一噘,“妈妈,快来喂莎莎!”妈妈对着她直摇头:“唉,真是一个懒娃娃。”在幼儿园做游戏,莎莎争着当娃娃的妈妈。该起床了,莎莎忙着给娃娃穿衣服,又忙着帮娃娃洗脸刷牙;“爸爸”回到家,他看看娃娃,又望望累得满脸是汗的莎莎妈妈,“(?)哧”一声笑出声:“哎呀,娃娃的裤子穿反了,衣服的钮扣也没有扣齐。”娃娃该吃饭了,要妈妈喂饭,可莎莎就是喂不好,到处是饭粒和汤水。“爸爸”直摇头:“你呀,不是一个好妈妈!”气得莎莎眼泪吧嗒吧嗒一串串落下。  相似文献   

14.
讲故事     
准备工具: 用布缝制的小娃娃,或者是由书本上剪下来的漫画娃娃和动物。游戏方法: 妈妈手中的是象宝宝,孩子则会拿着免宝宝,学习书上的故事,开始对话……妈妈:“免先生,你好像刚睡醒啊!你在这里做什么?”孩子:“我在等你啊!我们一起玩游戏好吗?”妈妈:“好啊!那我们一起到河边去钓鱼。”  相似文献   

15.
现象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时常能听到孩子们这样说——入园时:“妈妈(爸爸)说,外套不要脱……”吃饭时:“妈妈(爸爸)说,我不能吃鱼……”午睡时:“妈妈(爸爸)说,要穿着毛衣睡……”上课时:“妈妈(爸爸)说,我坐在这里看不见……”在家里,家长又经常听到孩子这么说——“我们老师说,衣服要这样叠;老师说,吃饭不能讲话;老师说,明天可以不上幼儿园;老师说……”分析这种现象在工作中时有碰到,细细分析,这种现象流露了孩子对权威有意无意的依靠心理。1.无意识依靠权威的心理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道德判断处于他律阶段,他们还未形成明…  相似文献   

16.
有一天,孩子正在观赏他的宠的小狗,爸爸端来一份狗食,放在孩子面前,说:“你去拿个勺子,给小狗喂饭。”孩子感到不解,说:“爸,小狗从来不要喂,都是它自己吃的呀。”爸爸“趁热打铁”说:“那你为什么不跟小狗一样,也学着自己吃饭呢?”孩子懂事地点了点头。从此以后,爸爸不仅自己“懒”,也不许妈妈喂,而是“动员”孩子使用筷子。刚开始的时候,孩子“瞄”不  相似文献   

17.
许多游戏,如拍手歌、夹豆子、穿线、套圈、拍球都会提高孩子手的协调与运动能力,学绘画、学乐器也能大大提高宝宝手的灵巧性,为了让孩子心灵手巧,一定要多训练孩子的双手。当妈妈做事时,可让宝宝“帮忙”,妈妈理床,宝宝拉床单;妈妈摆碗,宝宝放筷子;在活动中,孩子会感受成功,得到乐趣。  相似文献   

18.
让爱歇歇脚     
我儿子今年6岁,健康、活泼、可爱。但很多事情他都不愿意去学,每天吃饭都要喂。每次我都很认真地教他,可他总是心不在焉。于是我不免心浮气躁,常对自己说:“这次就算了吧,下次绝不心软。”儿子很喜欢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昨天晚饭时,窗外传来孩子们嘻嘻哈哈的笑声,这下可把他急坏了,一个劲儿地喊:“妈妈,妈妈,你快喂我吃饭,小朋友们都已经在外面玩了。”我正在厨房擦油锅,忙应道:“哎,来了,妈妈马上就来,你自己先吃吧。”儿子既委屈又着急地说:“妈妈,我不会,我不会,你快来!待会儿小朋友们都走了。”我边忙活儿边对他说:“你那么聪明,一定会…  相似文献   

19.
不,我自己来     
别看我个子小小的,在幼儿园里我可是大哥哥呢!老师夸我是个能干的好孩子。每天早上起床,我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妈妈帮我扣纽扣———不,我自己来!妈妈帮我洗脸———不,我自己来!妈妈喂我吃饭———不,我自己来!因为我已经是大哥哥了。可爸爸妈妈都不理解我,妈妈总是说:“祺祺还小呢,还是妈妈来。”“你看吃得到处都是,还是让妈妈喂你吧。”“哎呀,你太慢了,要不我们大家都要迟到了!”唉!妈妈老是不让我自己来。对爸爸妈妈说很多3岁左右的宝宝都会像祺祺那样,什么事都喜欢自己来,这是因为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在这一阶段,宝宝心理、生理上…  相似文献   

20.
说起吃饭,许多妈妈不禁皱起了眉头:软硬兼施的办法几乎都用尽了,宝宝却总是对吃饭提不起兴趣,不仅弄得妈妈经常吃冷饭,还会影响到饭桌上每个人的食欲。我们今天的话题便是: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父母要让宝宝主动去吃饭场景一:彬彬的妈妈捧着饭碗,站在饭桌旁边。彬彬却沿着房间里有扶手的地方到处乱转——一到吃饭时间,他就要开始到处活动了。妈妈好不容易才把一勺饭喂进他嘴里,但电视里的动画片又吸引了彬彬的注意,他嘴里含着饭站在那儿不动了……场景二“:盈盈,乖,再吃一口。”妈妈“苦口婆心”地哄着拼命摇头的盈盈,“只要你乖乖地吃下这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