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非常奇特的女人,一个是文秀,她主动离婚,休掉了自己的老公--大清末代皇帝溥仪.文秀的故事家喻户晓,还有一个女人,她也是毅然离婚,休掉了自己的老公--民族英雄、抗倭名将戚继光,这个女人是"王氏",她为何要休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老公呢?  相似文献   

2.
央视百家讲坛上,于丹对于<论语>和<庄子>的解读,可以看出她对天地之理和人情世故的了然. 古语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观众看来,于丹无疑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女人.大多数时候,她更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生活中的她甚至略显一些"傻"态.  相似文献   

3.
<项链>表达了玛蒂尔德对选择一个女人人生之路的醒悟.玛蒂尔德自豪于自己的美貌.她有的是美貌!她幻想通过关貌筹码获取一切,实现自己的梦想."丢项链"是个契机,玛蒂尔德开始反省自己,否定了原先认定的"花瓶式"的、"附庸式"的女人的活法,醒悟到了女人最靠得住的活法是"自强"!  相似文献   

4.
自从1918年<新青年>刊载<娜拉>全译文以后,一批"娜拉剧"应运而生.女主人公和家庭决裂,义无反顾"私奔",受到了同时代人的赞赏.可是,老舍笔下的"虎妞"弃父从夫却没有进入褒扬名单.投射在她身上的眼光,鄙薄多于悲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反而背上了祸害自己丈夫的恶名,因为她颠覆了"原型意识"和审美定势.然而,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一个能容纳女人不同体貌类型和多元生存状态的社会环境.因此,文章基此为审视点和论述点,审视虎妞的不公正评判,认识虎妞形象塑造的文学穿越和后现代视角,以利于文学批评的现代性重建.  相似文献   

5.
<秋月煌煌>讲的是民国初年发生在山乡的一个女人的故事.大灾之年,桂姐儿一家老弱病残,陷入生存绝境.无奈之中,家庭和家族不顾桂姐儿的反对,一致决定给桂姐儿找一个壮劳力"拉偏套"--刘柱儿走进了桂姐儿的家中.  相似文献   

6.
<正>这是发生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故事。一天,一位40多岁的中年女人领着一个小男孩走进美国著名企业--"巨象集团"总部大厦楼下的花园,在一张长椅上坐下来。她不停的在跟男孩说着什么,似乎很生气的样子。不远处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修剪灌木。忽然,中年女人从随身提包里拉出一团白花花的卫生纸  相似文献   

7.
李世林 《文教资料》2008,(24):14-16
繁漪和娜拉分别是我国著名作家曹禺<雷雨>和挪威的"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的著名的两个女性形象.易卜生创造的"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对中国作家和妇女解放运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玩偶之家>中的新女性形象--娜拉,她的出走震惊了全世界.激起了无数妇女为争取个性而进行反抗.当她随着作品传入中国,也影响了一代中国作家.曹禺先生在其代表作<雷雨>中就给我们塑造了一位觉醒的"娜拉"形象--繁漪.作为娜拉反叛精神的一种后继者和追随者.繁漪和娜拉不可避免地有着不少相似之处.如两人身上的新女性特质.但由于两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就决定了繁漪不可能是娜拉的"翻版".本文拟从分析两人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入手,从而让读者对这两位经典的反叛形象有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戏里的人生     
<红鬃烈马>细腻地描写了男性的自私.薛平贵致力于他的事业十八年,泰然地将他的夫人搁在寒窑里,像冰箱里的一尾鱼.有这么一天,他突然不放心起来,星夜赶回家去.她一生的最美好的年光已经被贫穷与一个社会叛徒的寂寞给作践完了,然而他以为团圆的快乐足够抵偿了以前的一切.他不给她设身处地想一想--他封了她做皇后,在西凉国代战公主的领土里做皇后!在一个年轻的、当权的妾的手里讨生活!难怪她封了皇后之后十八天就死了--她没这福分.可是薛平贵虽对女人不甚体谅,依旧被写成一个好人.  相似文献   

9.
<正>这是发生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故事。一天,一位40多岁的中年女人领着一个小男孩走进美国著名企业--"巨象集团"总部大厦楼下的花园,在一张长椅上坐下来。她不停地在跟男孩说着什么,似乎很生气的样子。不远处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修剪灌木。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夏天,在瑞士乘坐黄金列车,邻座是两个女人。很快我的注意力就落到了她们身上,因为一个女人始终握着另一个女人的手,不停地在她手心里画着字。我留心观察了一会儿,然后惊讶地发现,原来那个被写字的女人不但是聋哑人,还是盲人。在号称"瑞士最美列车"的贵宾席中,在身边流动如画的绝美风光里,这位无法听见和看见的残疾女士,赫然占了一席。她从容地坐在那里,任她的朋友在她的掌心迅速地画下一个个字母。我问她的朋友:"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黛西一直都是主人公盖茨比幻灭的美国梦的象征,是"爵士乐时代"典型的拜金物质女郎,同时黛西也是一个充满了爱与生命冲动的女人,她和盖茨比的悲剧更多是她那个时代给她造成的困境的没有办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遥远的"他者":杜拉期笔下的中国形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是一位善于赋予地理位置和特定空间以特别意义的作家.在<情人>、<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等小说中,她借助想象性的描述,使印度支那的中国都城--堤岸蕴含特定的文化意蕴.在异域地理景观和空间化的情境中,建构出一个体现文化差异性或对立性的"他者化"中国形象.她笔下的中国形象,是想象和现实掺半的虚构物.在中国形象身上.投射了作者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内心深处的情感欲望、复杂隐晦的心理动机以及更深层的焦虑及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3.
石琳 《华章》2010,(25)
<红楼梦>中,曹雪芹虽做出了"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这样的感叹,但"人间"却实有"兼美"--史湘云.史湘云是<红楼梦>中最完美的一个艺术形象,颇具有名士风度.她性格的这种完美正是体现在她的"兼美"性,即其雅俗兼之之美,动静兼之之美,悲乐兼之之美.  相似文献   

14.
步入神圣的教育殿堂,便被委以重任,担任C109班主任,也就认识了她--小翠.微黑的皮肤透着青春的朝气,眼睛大大的,蕴蓄着智慧与灵气.初次见到她,我不由想起了沈从文老先生的<边城>,这不是活脱脱的一个集美丽与智慧于一身的大山的精灵--"小翠"吗?  相似文献   

15.
一 我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忠实读者,对杂志总是爱不释手,每期必读,受益匪浅.<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是我们职教工作者的良师益友,她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教育的新理念、领导的新精神、名校的新风采、专家的新论点、国内外的新动态.她以新颖的观点、先进的经验、成功的做法、丰富的信息做成了丰盛的午餐,供读者享用.她使我们在困惑时看清了方向,在困难时看到了希望."卷首语"、"专稿专访"、"教学管理"、"课程改革"等栏目办得尤为突出,是我十分喜爱的.祝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越为越好,再铸辉煌.  相似文献   

16.
崛起于三十年代的女作家萧红,以她的名篇<生死场>和<呼兰河传>奠定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六十多年来,人们津津乐道她的"萧红体"式的小说,而忽略了她作为左翼作家的某些"非左翼"化的作品.从她深沉的人生哲学中解读<北中国>,期望还原出一个更丰富的小说家萧红.  相似文献   

17.
<祝福>中柳妈这个人物,多年来一直备受关注,虽是个小人物但却是个重要人物.从她身上有几个"闪光点"能反映出作品的主题. 第一,柳妈身上能反映出鲁镇人们的冷漠无聊.柳妈是可恶的、虚伪的"善"女人,她和鲁镇的那些老女人没什么两样.  相似文献   

18.
虽然我跟了她,但我并不爱她。因为是她炒了我爸,给了我一个残缺不全的家。爸走后,家里就只有奶奶、她和我。只有三个女人的家,就不叫家。家字的结构就是要靠人来  相似文献   

19.
劳伦斯的<虹>和<恋爱中的女人>的结构原型是<圣经>悲剧结构和圆圈型叙述结构,两部小说中的意象--虹、黑暗和月亮也以圣经和希腊神话中的意象为原型.这种观点为人们重新认识这两部小说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道德天平     
盛可以的<道德颂>或许并不是在非议公众道德.她更像是在"开脱"--为一段爱情. 首先她是站在一个讲述者的身份上来塑造主人公形象,这本身就在道德的天平上无意中加上了"感情"的砝码.通常来讲,一个与有妇之夫发生不正常关系的女子本该受到公众的谴责与道德的非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