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真     
[题解] 陆灼,明代人,有《艾子后语》传世。这则寓言揭示了认真有时却在社会上行不通的现象。艾子两个学生一名“通”一名“执”,本身就有寓意。“执”即执着,他认定真理,执着而不通融。向老父乞浆时,老父指书中“真”字,他念做“真”,老父怒而不与其浆。“通”则象征着通融通达,他把“真”念为“直八”,因而得到美酒,也受到师父的称赞。通  相似文献   

2.
1.认真艾子①游于郊外,弟子通、执二子从焉,渴甚,使执子乞浆②于田舍。  相似文献   

3.
有一田父①,植瓜数亩,遇丰年,担而售之。于板书曰:“此西瓜出售”。一秀才过,曰:“‘此’字重复,宜去,但留‘西瓜出售’即可。”田父然之②。既而又一秀才见之曰众皆见尔瓜何用西瓜二字田父亦去之。俄顷③,又一秀才来,曰:“西瓜置于市,非售而何?‘出售’二字应去!”田父愕然④。遂依而去之。适旁一老父,曰:“五字均可去,是也,然价非书不可。”田父颔之,于板书曰:“每斤二文”。故曰:宜省则省,宜繁则繁,视事而为也。[注释]  相似文献   

4.
十五年春 ① ,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 ② 。宋人使乐婴齐 ③ 告急于晋 ,晋侯 ④ 欲救之。伯宗 ⑤ 曰 :“不可。古人有言曰 :‘虽鞭之长 ,不及马腹。’天方授楚 ⑥ ,未可与争。虽晋之强 ,能违天乎 ?谚曰 :‘高下在心 ⑦ ,川泽纳污 ,山薮藏疾 ,瑾瑜匿瑕⑧ 。’国君含垢 ⑨ ,天之道也  相似文献   

5.
原文愈与李贺书①,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②:“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徵’不称‘在’,言‘在’不称‘徵’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③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  相似文献   

6.
孙叔敖纳言① 贾谊 孙叔敖为楚令尹②,一国③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④衣粗衣⑤,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⑥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⑦,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⑧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⑨。”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⑩,官益大而心益小(11),禄  相似文献   

7.
短文译注     
伯乐子执父所著之《相马经》求马,而得悍马,不可驭,伯乐曰:“此所谓‘按图索骥也。”——《艺林伐山》注释:①伯乐:即孙阳,周时一个善相马的人。②《相马经》:是伯乐著的一部研究、察看马好坏的一部书。③悍马:凶悍暴烈的马。④驭yu:驾驭,骑坐。⑤按图索骥:按照图象寻找好马。  相似文献   

8.
秋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与惠子游於濠梁① 之上。庄子曰 :“鱼② 出游从容 ,是鱼之业 ③ 也。”惠子曰 :“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 :“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 :“我非子 ,固 ④ 不知子矣 ;子固 ⑤ 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⑥ 矣。”庄子曰 :“请循其本⑦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既⑧ 已知吾知之 ⑨ 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注释】①濠梁 :濠水的桥。② (ti偄o)鱼 :白鱼。③业 :快乐。④固 :固然。⑤固 :既然。⑥全 :很明显。⑦请循其本 :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 ,循 :顺着。⑧既 :就是。⑨知之 :知道鱼儿快乐。秋水@庄子…  相似文献   

9.
申包胥者,楚人也。吴败楚兵于柏举①,遂入郢②,昭王出亡在随③,申包胥不受命,而赴于秦乞师,曰:“吴为无道行,封④豕长蛇,蚕食天下,征上国始于楚。寡君失社稷,越⑤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吴,夷狄也,夷狄之求无厌,灭楚则西与君接境,若邻于君,疆埸⑥之患也。逮吴之未定,君其图之。若存抚楚国,世以事君。’”秦伯使辞焉,曰:“寡人闻命矣,子其就馆,将图而告子。”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休,下臣何敢即安?”侍于庭墙立哭,日夜不绝声,水浆不  相似文献   

10.
逢蒙学射于羿~①,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②,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③。”曰:“薄乎云尔~④,恶得无罪~⑤?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⑥!'问其仆~⑦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  相似文献   

11.
美文采撷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①之,曰:‘思无邪’②。”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③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④於事而慎⑤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⑥。”子曰:“三军可夺⑦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曰:“见贤思齐⑧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⑨,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⑩,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注释:①〔蔽〕概括。②〔思无邪〕“思”发语词无意义,“无邪”是直的意思。“思无邪”是“无不出自真情”的意思。③〔隅〕…  相似文献   

12.
荆宣王①问群臣曰:"吾闻北方②之畏昭奚恤③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一④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⑤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⑥,  相似文献   

13.
子夏曰:“贤贤①易②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③;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篇·七》有子曰:“信近于义④,言可复⑤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学而篇·十三》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⑥,其斯之谓与?”子曰:“赐⑦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⑧。”《学而篇·十五》①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②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  相似文献   

14.
方铭 《现代语文》2003,(12):23-23
穴一雪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俄儿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芽”其人弗能应也。———《韩非子》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俄儿又誉其矛曰。②吾矛之利。③其人弗能应也。2、解释文中两个“应”字的含义。①人应之曰②其人弗能应也3、翻译下列句子。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芽4、这个成语叫什么芽它的含义是什么芽穴二雪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选来食选”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  相似文献   

15.
【原文】荆宣王①问群臣曰:"吾闻北方②之畏昭奚恤③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一④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⑤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  相似文献   

16.
荐贤贤于贤     
【原文】子贡①问大臣②子曰齐有鲍叔③郑有子皮④子贡曰否齐有管仲郑有东里⑤子产⑥扎子曰然我闻鲍叔之⑦荐管仲也子皮之荐子产也未闻⑧管仲子产有所荐⑨也子贡曰然则⑩荐货贤于贤曰知贤知也推货仁(11)也引贤义也有此三者又何加(12)焉【注解】①子贡:春秋时卫国人,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子弟子。②大臣:这里指名臣贤相。③鲍叔:春秋时齐国人,与管仲交友。公子纠死,荐管仲于齐桓公,以为相。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着鲍子。”④子皮:春秋  相似文献   

17.
古苑漫步     
曾子易箦①《礼记》曾子寝疾病②,乐正子春于床下③,曾元、曾申坐于足④,童子隅坐而执烛⑤。童子曰:“华而睆⑥,大夫之箦与⑦?”子春曰:“止⑧。”曾子闻之,瞿然曰:“呼⑨!”曰⑩:“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11,斯季孙之赐也12,我未之能易也13,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14,不可以变15。幸而至于旦16,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17。君子之爱人也以德18,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19。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20焉,斯已矣。”举扶21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22。注释:①曾子:姓曾名参(s hēn),字子舆,春秋末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省…  相似文献   

18.
(一)(延)拜①武威②太守③,帝④亲见⑤,戒⑥之曰:“善事⑦上官,无失名誉。”延对⑧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⑨不忠’。履正⑩奉公紒紜矠,臣子之节紒紝矠;上下雷同紒紞矠,非陛下紒紟矠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紒紡矠。”帝叹紒紣矠曰:“卿紒紤矠言是也。”(选自《后汉书·任延传》)〔注释〕①拜:授与官职。②武威:在今甘肃省。③太守:一郡的最高长官。④帝:此指汉光武帝刘秀。⑤见:接见。⑥戒:同“诫”劝告。⑦事:侍奉。⑧对:回答。⑨私臣:怀有私心的臣子。⑩履正:履行正道,走正路。紒紜矠奉公:奉行公事。紒紝矠节:气节,操守。紒紞矠…  相似文献   

19.
节选文段齐伐鲁,索谗鼎①,鲁以其雁②往。齐人曰:“雁也。”鲁人曰:“真也。”齐③曰:“使乐正子春④来,吾将听子。”鲁君请乐正子春,乐正子春曰:“胡不以其真往也?”君曰:“我爱之。”答曰:“臣亦爱臣之信。”  相似文献   

20.
孔子犹江海 赵简子①问子贡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简子不说③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④而去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