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数学学习中的思维定势及对策曹培英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的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作为一种心...  相似文献   

2.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 ,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 ,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思维定势人皆有之 ,任何解决问题的过程或多或少总是在某种思维定势的影响下展开的。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教与学的角度 ,对思维定势的作用、形成及其相应的教学对策作初步的探讨。  一、思维定势作用的双重性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 ,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按照某种习惯的思…  相似文献   

3.
化学课学生思维定势的五种表现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课学生思维定势的五种表现及对策四川省大竹县清河中学(635115)宁射贵定势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指的是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一定活动的动力状态。通俗地讲,就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一种“惯性”现象。思维定势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们...  相似文献   

4.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它对当前学习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 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中经常碰到学  相似文献   

5.
思维定势是指思维主体在思维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稳定性的倾向或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思维定势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倾向性准备状态,它决定着同类后续心理活动的趋势。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思维定势是指学生在先前的数学学习活动中经过反复经验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成为后续数学学习活动思维定向的预备状态。  相似文献   

6.
人们对问题的思考都有一种习惯趋势 ,每遇一个问题 ,就按照一种固定的思路去考虑 ,这就是所谓的思维定势。在学习活动中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 ,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的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 ,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 ,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在小学数学学习中 ,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按某种习惯思路去思考。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途径相一致时 ,定势的作用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 ,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 ;…  相似文献   

7.
思维定势与生物学教学江苏省扬州中学(225009)刘满希思维定势指的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I顷向性准备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有时有助于学生进行类比思维,实现知识正向迁移,独立解决某些问题;但它以容易使学生盲目运用特定经验,照搬老一套方法,妨碍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人们按照掌握比较牢固的知识和习惯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去寻求问题的解决。学生学的知识,有的印象深刻,有的记忆模糊,因此,思维的定势有强有弱。一旦遇到两者冲突时,经常运用的知识,往往会形成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心理准备状态,因而,在一定的场合、一定的时间内,思维强的一方会抑制或取代弱的一方,造成小学生的思维在一定时间内带有局限性和趋向性。思维定势对当前学习既有积极的功能,也有消极的影响。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中经常碰到学生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克服呢?  相似文献   

9.
李樯 《考试周刊》2009,(13):74-74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司马光“砸缸救友”,救友是一个问题.而砸缸就是一个非常规的方法。他没有按一般人的思路去救人.他大胆地采取了一个他认为是最好的办法去救他的伙伴,而且奏效了。学生在学习中,一般是由于习惯性套用而不知其所以然,既不分类整理.也不总结经验,从而造成对知识的一知半解。在初中生学习数学的活动中我们经常碰到学生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克服呢?  相似文献   

10.
定势是指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它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定势这一普遍心理现象同样也反映、运用在幼儿计算活动中。一般计算新授课整个都是为了幼儿思维定势的建立。如大班学习5的加法:(一)新授知识。出示贴绒教具,池塘里有三条鱼,又游来两条,一共几条鱼?这是为了让幼儿形成3添上2是5,3 2=5的思维定势。(二)巩固知识。幼儿根据3 2=5算式,联系自已的生活实际自编各种口头应用题,这是为了强化思维定势。(三)练习运用知识。教师编各种口头应用题,让幼儿用数卡、  相似文献   

11.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用知识技能时的一定的心理准备状态,教育心理学上称之为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决定了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知识信息以一定的结构形式、按一定的顺序输入大脑,中枢神经就会产生次第有序的反应。这种反应反复多次,就会逐渐造成心理活动的某种“准备状态”,从而使人们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去考虑问题,这便是思维定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势对解决...  相似文献   

13.
浅谈思维定势与中学历史教学马自玲思维定势指的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倾向性准备状态,影响人对刺激情境以某种习惯的方式进行反应。它有时有助于学生进行类比思维,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正向迁移,独立解决某些问题;但它也易使学生盲目运用特定经验、习惯方法解答一些...  相似文献   

14.
在心理学上,思维定势是指思维定向预备状态,人们依照既定的方式去进行思考。它能帮助人们迅速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技一定的方向、一定的方法去解决新问题。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时,往往沿用旧的思维方法去思考新问题,这也就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例如,有的学生在学习了构词法后,掌握了某些动词后面加后缀tion可以变为名词,形容词后加1y可以变为副词等语法规律,这就是思维定势积极作用的结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以tion结尾的都是名词,以1y结尾的都是副词。如果以上思维成了定势,就会产生消极作用,以至于有的学生见到了1onely和fnendly时也认为是副词。所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思维定势在教学中的影响,寻求合理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习惯构成,而在现实生活及学习中,人们往往容易被一些习惯了的东西所制约困扰,而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潜能,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冲破思维定势,把自己束缚在一个原有的框子哩、遇到具体问题时,忽视事物发生的条件,最容易想当然地得出不科学、不严密的结论,下面以两个问题来说明。  相似文献   

16.
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用知识技能的一定的心理准备状态,它能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教育心理学上称之为思维定势.构成思维定势的因素,主要是认知的固定倾向.这种趋势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表现为一种思维的趋向性,即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学生倘能将已获得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运用合理的类比、想象和推理,正确地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则思维定势在这时所发挥的影响是积极的;当这种习惯的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相悖或不完全一致时,往往形成负迁移,这时或者酿成解决问题的错误,或者使思路…  相似文献   

17.
定势又称思维定式或心向,是指在过去知识经验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能使人在解决当前问题时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从而决定后续活动的趋势.定势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表现在学生解决同类问题时能很快找到解题方法,加快解题速度.而消极作用则表现在学生碰到新问题时仍用老思路来解,思维缺乏灵活性.下面举几个教学中常见的例子,谈谈定势的消极作用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忽视学生能力的提高,看重学生分数的高低,忽略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学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对教学中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按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组织教学,并通过分析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思维障碍,找出科学的解决对策,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思维障碍之一:定势的消极影响 思维定势是指先于一定活动而趋向某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有时有助于学生进行类比思维,实现知识的正迁移,独立解决某些…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定势思维,可使学生按一定的模式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较少的时间,提高学生记忆的信息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势思维的训练原理定势思维是指由先前的学习活动形成一种对未来活动的心理倾向性的准备状态,它是迁移规律的定...  相似文献   

20.
物理教学中的思维定势表现为学生思维的一种趋向性与专注性。以教育心理学而论,“定势”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用知识技能时既定心理的准备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使学生按照一定的习惯思路去考虑和认识问题。正确利用这一思维规律,有助于学生运用记忆中储存的知识信息促进正迁移,缩短知识的更新周期产生积极作用。然而,由于思维定势的形成常伴随着思维的惰性和“功能僵化”,形成负迁移,造成“定势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