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语原本没有文字,公元3世纪开始引入、借用中国汉字,即便后来发明了"假名",汉字仍然与假名一起混合使用至今。日语汉字在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之后,现在保留了2136个常用汉字。从日语汉字与汉语汉字对比的角度看,可将日语常用汉字分为同形同义字、同形异义字、日语简化字、汉日简化字、未简化的繁体字以及和制汉字6大类。  相似文献   

2.
繁体字和简化字的文化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字就是文化,但文字却不等于文化。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具有书写性质的视觉符号系统,从文字的本质特征看,繁体字和简化字的文化含量基本是一样的。汉字由于其记录的汉语的特殊性,其部分形体积淀着历史文化信息,所以汉字文化体征呈现多重性。这是汉字独有的文化风景。流传至今的汉言语文化大多数是用繁体字记录的,但其真正的文化成分是繁体字形体下面的音义(语言单位)的组合。因为那些音义(语言单位)除了用繁体字形体记录,还可以用其他字体记录。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先秦典籍最初就不是用繁体字写成的。  相似文献   

3.
表意性质是汉字有别于其他民族文字的最大特点。但在现代生活中,大量简体字的使用,使汉字的表意功能消失殆尽。用文化语言学的方法,从字形、字义和简化三方面探讨了繁体字"義"的形义关系和演变。  相似文献   

4.
当前有人提出简化字弊大于利,有损"六书"体制,违背文字发展规律,应该废弃,并全面恢复使用繁体字的观点.其实简化字有利无弊,符合汉字发展规律,应该坚持推行使用.目前多数人不识繁体字,是各级学校识字教学单轨制所致.对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鍾"与"鐘"的简体字同为"钟",然这两字却是音同而义有差,在使用过程中需加以斟酌,不应任意混用。由于汉字简化形式多样,很多繁简字之间并非一对一的简单对应,这就给人们进行简体转换繁体时带来了困惑,也由此带来了许多繁体字使用不规范的现象。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尤其是繁体字具有它独特的魅力,正确认识和运用繁体字对推动汉字规范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火星文风靡整个网络,受到了年轻一代的极力推崇。从文字的角度来看,火星文是一种以汉字(包括简体字、繁体字)为主体,融合了外文、台湾注音符号、字母、数字、图形以及其他符号的文字综合体。火星文的使用呈现出创新性与离奇性并存、简略性与复杂性并存、多样性与不规范性并存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严梅 《时代教育》2010,(2):32-32
汉字是一种古老的文字,随着历史的推进和时代的发展,汉字字体和字形都在发展。新中国汉字在“约定俗成,稳步前进”的方针下,公布了一批简化字,使汉字变得相对地好学、好记、好写、好认一些。继续使用简化字还是重新使用繁体字,成为近年来人们争论的焦点。笔者认为,应继续坚持使用简化字,将来文字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对文字使用的管理,实现社会用字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自195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颁布了《汉字简化方案》。至今,简化字的推广使用,在扫除文盲、普及教育、推动现代科技的发展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绩,但这并不能证明繁体字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繁体字在某些特定场合,特定的时间和历史阶段,仍须发挥其特定的功用。一、汉字表意性的内在动因决定与西方文字进行比较,汉字与他们最大的区别是汉字的表意性,本质是字“形”而非字“音”,因此具有较强的示“义”功能,即可以“望形生义”。字“形”是视觉符号,可以“传授异地”,突破时空局限。简化字必须顾及文字的继承性,认知常用繁…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书面语言交流还是网络语言交流,其核心的终端载体都是汉字。汉字字形的简易、清晰、规范是交际行为建立的前提,更是提高交际行为效率的重要保障。可是目前在网络语境中却出现了大量的汉字字形不规范的现象。其中脑残文字也称为非主流文字、火星文字,指的是网络聊天室、论坛、贴吧、个人空间等语境中使用的由繁体字、异体字、别字、部件、字母、外文、符码及少数简体字组成的一种特殊的表意形式  相似文献   

10.
该文针对目前的汉字规范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从整理简化字、慎用繁体字等方面试图寻求解决办法,为国家语委统一制定、颁布新时期的文字改革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宋祖英等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从汉字的文化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汉字的确具有文化的传承性,但是现代汉字的发展演变又使得汉字的理据性有所降低,如果一味强调传承而忽视了文字的发展,也会矫枉过正,我们应该要在尊重文字自身规律和国家有关法规的基础上加强汉字的文化信息分析,从而培养年轻一代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12.
“陕”的繁体字作“陕”,“宽”的繁体字作“宽”……这些简化字与繁体字对应不工整。为了提高文字运用的规范化水平 ,该文将《简化字总表》的类推简化字中几组繁简字对应不工整的字摘出略加评述 ,以加深对繁简字对应的准确认识 ,帮助人们准确掌握汉字的繁简对应 ,既写规范的简化字 ,也正确辨认相应的繁体字  相似文献   

13.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的历史功勋是非常卓著的。今天,世界上仍有五分之一的人使用汉字,它还是联合国五种工作文字之一,它仍然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也就在今天,无论你走在大街上,还是打开报纸拧开电视,都会发现,汉字的面孔越来越难揣摩。它正象皮筋一样、被一些人随意地批来抱去。造成了语言文字的混乱状况。一、繁体字倍受宠信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大都在原有的繁体的基础上进行过简化,简化汉字易写、易记、易认,使用了几十年。可是,近几年,偏偏有一些人厚古薄今,养简从繁,对繁体字信加宠信。…  相似文献   

14.
张暇 《西藏教育》2014,(8):8-10
<正>一、何谓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也叫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东亚及东南亚部分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是上古时代由汉族人发明创造的。广义的汉字指甲骨文、大小篆、金文、籀文、隶书、草书、楷书,以及派生的行书等文字。狭义的汉字是指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也就是我们今天普遍使用的汉语读物上印刷的正楷字。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也是流传范围最广的文字之一。汉字历史悠  相似文献   

15.
如何对待繁体字?自1956年1月国务院正式公布《汉字简化方案》后,简化字成为国家法定文字,繁体字的使用范围就受到了限制。一般的出版物、包括各类教材(大学里个别专业除外)使用的部是简化字,而且规定凡面向公众的计会用字部应该使用国家公布的简化字,中小学平...  相似文献   

16.
国人要爱国语国文刘煌添国人爱国语国文,我认为这是爱国的一个具体体现。所谓国语,就是祖国的语言,包括汉语和各少数民族语、普通话和各地方言,但代表祖国的统一语言是普通话。所谓国文,就是祖国的文字,包括汉字和各少数民族的文字、汉字的繁体字和简体字,但代表祖...  相似文献   

17.
《家长》2008,(5):4-5
全国"两会"期间,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在联名递交的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中提出: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提案建议从小学阶段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今后大家即便不使用,也要知晓,这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兴旺都有好处。  相似文献   

18.
正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汉字最显著的特点是字形和字  相似文献   

19.
对以往有关文字起源问题主要观点进行反思,提出文字的创造必定发生在人类数概念建立之后,数目字"一"是汉字中划分前文字时代和文字时代的标志性符号,汉字起始于"一"的观点。并从儿童心理学、社会发展史以及数目字"一"的特点等角度对此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20.
《集宁师专学报》2018,(5):85-88
汉字文化圈曾经包括中国、朝鲜、日本和越南,我们把三国在汉字基础上形成的文字称为"汉字型文字"。由于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因素的限制,汉字的传播路径主要是向东和向南两条。向东主要传到朝鲜和日本,向南传播到越南。汉字在三国的传播及三国对汉字的接受程度各不相同。朝鲜和日本在仿造汉字书写民族语言之后,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字;但是越南的"喃字",本质上仍是汉字的简单仿造。今天弘扬汉语汉字文化,必须要从中吸取经验:保证自身强大,保持文化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