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探明孔尚任罢官原因,对正确解读他的作品有着积极的意义。程荣华先生的“《通天榜传奇》罢官说”证据不确。从孔尚任罢官后与友人唱和的诗歌、经济变迁以及宝泉局收购废旧小钱等情况来看,可以认为,孔尚任罢官主要与宝泉局收购大量的铅多铜少的小钱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
优秀地理教师、教研员简介(三十九)于树彬男,满族,民盟盟员,中学高级教师,1942年出生于黑龙江勃利县(原籍辽宁凤城县),大学文化程度,曾在海林农场中学执教多年,1985年应聘调入农垦师专实验中学任高中地理教师兼任该校教务主任,并被推选担任黑龙江垦区...  相似文献   

3.
曹雪芹的生父一直是红学之中的一个谜,其出生年、月、日也有两种权威看法:吴世昌先生、胡适先生等认为是1715年,周汝昌先生认为是1724年4月26日。但从康熙、雍正的御批,两淮巡盐御使噶尔泰的密折中,可知曹顺至雍正五年(1727年)仍“年少无才”;曹家抄没时,他虽任江宁织造十多年,因其年少,免于追究。从时间看来,他不可能是曹雪芹之父。曹寅只有两个儿子:亲生子曹颤,承嗣子曹颊,曹雪芹既非曹额的儿子,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是曹颗之妻马氏的遗腹子,并且生于1715年5月26日。  相似文献   

4.
清初剧作家孔尚任的《桃花扇》脱稿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六月之说,似已成定论。本人之所以对这个问题提出异议,是因为发现了孔尚任的有关自述前后存在着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康熙三十八年(己卯)三月,孔尚任作《桃花扇小引》(以下简称《小引》),其中说: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文学史上。清代戏剧家孔尚任被罢官的真正原因,近三百年来,始终是一桩“疑案”。目前通行的文学史著作和文史类工具书,关于孔尚任被罢官的说法,不外乎如下几种: 因《桃花扇》得祸说。新编《辞海》即持此说:“(孔尚任)经十余年时间,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写成传奇剧本《桃花扇》。当时与《长生殿》作者洪昇有‘南洪北孔’之称。不久即罢官回乡。”此说虽未免有点儿含糊其辞。但其因果关系是不难看出的。中华书局出版的吴晗主编“中国历史小丛书”之一《孔尚任和桃花扇》亦持此  相似文献   

6.
孔尚任升迁、罢官及归里的时间,学术界有数种看法。本文在前人考辨的基础上更广搜证据,认为正确的说法是:升迁户部主事是在1695年9月,再晋员外郎和被罢官均在1700年暮春,而归里家居则是1702年暮冬。  相似文献   

7.
孔尚任(公元一六四八——一七一八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号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子。出身于一个地主的家庭里。祖父、父亲都是读书识礼之士,这对孔尚任的教育很有影响。孔尚任所生的时代,正是南明王朝灭亡的第三年。其时清王朝统治者的民族压迫正猖獗地施行,因而各地区的反满情绪和斗争的行动,穷出不迭。例如孔尚任的父亲孔贞璠就曾是一个反清人物。因为他父亲是“养亲不仕”而又慕朱家、郭解为人的人(见《阀里文献考》),  相似文献   

8.
<正>一、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周顺昌是不是在“丁卯”三月之望被逮捕的?《中学语文课本》注:“〔丁卯〕公元1627年(明熹宗天启七年)。”北京大学阴法鲁同志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于在春先生的《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三编)、天津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合编的《古代文学作品选》等有影响的著作,都肯定周顺昌是在“丁卯三月之望”被逮捕的。  相似文献   

9.
创作心理学理论认为作家的创作动机很大程度上源于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痛苦体验,现世中的人生缺失感构成了创作的缺乏性动机。“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传奇佳作《桃花扇》,浸满了悲凉哀伤的情绪,这正是出自孔尚任本人儒家理想的幻灭和难以解脱的兴亡感慨。本文试从《桃花扇》的结局安排入手,结合孔尚任儒家理想由追求到冷漠直至幻灭的心理历程,分析《桃花扇》的缺乏性创作动机。  相似文献   

10.
(一)《顺天时报》光绪三十一年六月十四日(1905年7月16日)号《在日中国留学生》(其一)记载“至丁酉[1897年]四月,浙江省之陈琨、何橘时两名初留学于日本。是实为遣日留学生之嚆矢焉”,陈馄、何橘时现在东京帝国大学工材修学。这一记载是限于所见在同时代的中国记录类中言及近代中国留日学生史的较早的记载之一。据东京大学百年史编集委员会编《东京大学百年史》通史二(东京大学出版会,1985年)之所见,“作为本科生入学的留学生的最初年份在(明治)三十九年”,清国留日学生的本科生在次年,最初是六名数额的留学生,在此以前仅…  相似文献   

11.
孔尚任虽为圣裔 ,从小受的是儒家教育 ,奉习孔孟之道 ,但他的《桃花扇》中却有丰富的道教思想。在《桃花扇》中他表露出对儒士政治的失望和儒家社会理想的破灭 ,而将希望移向了道教。他为侯方域、李香君等人物安排了入道的结局 ,又将史可法、左良玉等册为道教中神。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构筑了一个道教洞天式的精神家园———桃花源 ;这是他企求的理想社会的幻景。他在此传奇中也是以道教的兴亡观归结兴亡案的。  相似文献   

12.
清兵在山东的杀戮在幼年孔尚任心中留下了阴影;孔的父亲的言传身教、族兄所讲的血染诗扇的故事唤起了他的民族情感;各地反清斗争的此起彼伏、任职淮海期间的所见所闻滋长了他的反清情绪;儒家“仁政”、“爱民”、“夷夏之防”思想促使他反清,而作为清朝臣子,他又必须忠于清帝,又不能反清,这一矛盾使他的人格处于分裂状态。孔尚任不满“现实自我”,在《桃花扇》中,他分裂的人格合一于理想,化身于老赞礼等爱国者形象之中。  相似文献   

13.
New China News Agency (March 1), Lanzhou: Zhang Chengxiang, head of the Culture and Education Bureau of Zhenyuan County, Gansu Province, misappropriated 80,000 yuan earmarked for education by making false expense entries and forging final accounts in violation of financial and economic discipline, seriously hampering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this county. The Zhenyuan County Party Committee has decided to expel Zhang from the party, dismiss him from his party office, and order him to return the borrowed money within a certain time. Gao Buyun, deputy head of the Financial and Economic Bureau, has been dismissed from his party office for his serious negligence of duty. Furthermore, the County Party Committee proposed their dismissal from offices they hold outside the party.  相似文献   

14.
李香君,又名李香,南京人,为秣陵教坊名妓,秦淮八艳之一。自孔尚任的《桃花扇》于1699年问世后,李香君遂闻名于世。然传奇终究是传奇,作为一部文艺作品,作者虽说“实录”,但在创作过程中难免因需要进行虚构加工。因此,通过对现有文献略加考辨,可以还原《桃花扇》中一部分史实,如李香君缘何名盛于秦淮、与侯方域结识时间、李香君之高义与气节,从而认识一个历史中的李香君。  相似文献   

15.
康熙时期的朋党主要有鳌拜党、明珠党、索额图党、皇子党等,由于康熙的高超的政治艺术,对朋党危害的清醒认识和高度防范,处置朋党问题也比较适当,因此,康熙朝虽有朋党的存在,但无激烈党争,亦无党祸。  相似文献   

16.
黄遵宪晚年大力引入西学的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遵宪晚年被罢官家居,然而,他仍然积极地传播西学:一方面注视着梁启超办报,极力纠正其办报宗旨的偏差,另一方面又在家乡大力普及新式小学教育,力所能及地进行"开民智"实践。  相似文献   

17.
康熙在第二次东巡返京途中,与皇太子分行,自己率一支队伍由盛京经辽阳、千山、牛庄、沙岭,再到壮镇堡与皇太子汇合。本文对康熙行走这条路线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康熙在行走这条路线过程中,到辽阳广佑寺降香、游历千山、派大臣祭奠尚可喜等事件进行考述。  相似文献   

18.
贾雨村初仕与革职经历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雨村第一次被革职前所任官住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中进士后当了知县,不上一年被罢官;另一种是中进士后径升知府。不上一年被罢官。这两种说法都不够准确。其实情是:中进士后选入外班先当3年多知县,然后升为知府,在知府任上不到一年被参革下去的。前后任官凡5年,而被一些研究者一律压并为1年。此项牵涉到贾府及诸多人物、事件的发展空间无法链接,甚至被误为作者的败笔,很有辨析清楚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古小说《燕丹子》的成书年代一直令学界感到困惑并不断引发争议,由此牵涉到《燕丹子》与《史记·荆轲传》之关系及其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定位等相关问题。事实上,《燕丹子》并非出自秦、汉人之手,更非先秦古书,而是南朝江淹假托史事讽喻建平王景素的拟作,其写作时间当在宋后废帝元徽二年(474)江淹被黜吴兴之前。至于此事不为世人知晓,主要是因为江淹碍于现实因素有意隐瞒了自己的作者身份,从而导致了一千五百年来《燕丹子》成书之谜。  相似文献   

20.
Beijing News Agency: After the corruption case of Wang Daoxian, former director of the general office of No. 4 Municipal Middle School, was exposed, the Municipal Culture and Education Bureau issued a circular to all schools requesting a review of their general office. During this inspection, Xinsheng Middle School found that Xie Cishan, director of the vocational training program, had embezzled 969,390 yuan and other items of raw material and products. The school has dismissed him and handed him to the people's court to be prosecu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