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般情况下,在中考前大概一百天左右,英语学科就已经进入到了最终的总复习阶段,对于英语的总复习阶段来说,每一名初三的英语老师做法都是不同的,有些英语教师认为自己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因此就一味的进行基础的讲解,这样造成了差生照旧,优生不优的情况,有些英语教师认为学生反复做练习就会很熟练,因此,每天都在讲练习、做练习,学生也被这些练习弄得头昏脑胀,英语的知识点也被学生练习得七零八落,很多知识点都不完整。还有些英语教师仅仅相信一两本复习资料,每天都抱着复习资料进行英语知识的讲解和复习,这样复习结果自然就不会太好。本文中,笔者就对佛山2011年的英语中考试题进行分析,探讨中考英语基础知识运用题型与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物理课本是复习教学之"本",<中考说明>是中考命题之"纲"."紧扣课本不超纲"是物理中考命题的原则和规律,所以中考物理总复习必须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有的学生认为总复习只不过就是知识的简单重复,所以马马虎虎,像蜻蜒点水,一掠而过.学习上不求甚解,这是十分危险的.笔者认为,总复习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应依据课标对课本内容进行精炼、活化和深化处理,使知识规律化、网络化,进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掌握课本,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从中发现新的知识,得到新的收获.做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每年一度的中考数学复习,收效的好坏不一定和教师的主观愿望和主观努力成正比,有的教师向学生布置了大量的作业,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复习资料,可是效果很难如愿.中考复习是策略性很高、针对性很强,需要不断反馈,不断调整的过程.   ……  相似文献   

4.
中考数学复习,最让教师费心的是复习时对所举例子的设计。书市上虽然各种复习资料众多,但我们很难选择,弄不好易陷入"题海战术",不但苦了学生而且事倍功半。经过几年的初三教学实践摸索,我悟出了中考试题源于课本,故中考复习要立足于课  相似文献   

5.
陈小琴 《考试周刊》2012,(50):10-10
中考前的数学复习至关重要,只有高效率的数学复习才能让学生在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要提高中考数学的复习效率,就必须合理利用复习资料。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合理选择、正确使用、反复研究三个方面讨论了如何有效运用复习资料辅助中考数学复习,以提高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当新岁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中考的脚步也显得越来越急促了。此时有些同学开始产生急躁心理,特别是对语文的复习存在着几种不同的做法:有的同学认为语文学科知识点繁多,而且中考侧重考查学生的课外迁移能力,复习无从下手,于是干脆放弃;也有的同学认为,语文是慢功夫,花了很多时间复习,考试却很难见成效,不如把精力投放在一些"速成"的科目上;当然,更多的同学是在为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7.
中考复习不是对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也不是"多练多考"就可以达到目的.我认为中考复习必须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内化三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二是进行专题复习,精讲精练,杜绝题海战术;三是调整好学生的心态.  相似文献   

8.
中考数学复习,最让教师费心的是复习时对所举例子的设计.书市上虽然各种复习资料众多,但我们很难选择,弄不好易陷入"题海战术",不但苦了学生而且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9.
高三数学复习过程中,教师进行专题复习,把一些大块的知识总结、归纳,使知识点点相接,环环相扣,形成网络,以此应对高考在"知识的交汇点"处出题,同时会给学生订阅大量的复习资料,做大量的习题。这种复习方法或许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不过,笔者认为在备考复习  相似文献   

10.
临近中考,面对着眼前堆积如山的语文资料,凝视着墙上虎视眈眈的倒计时,作为毕业班的语文教师,如何在短暂的时间里有效地组织中考前的总复习,带领学生们冲刺中考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如下几种方法。一、立足教材,精通考点首先,应该明确教材在总复习中的地位。随着初中课改的实施、深化,有的老师就认为课内知识基本上不考了,所以很轻易地丢掉课本,而一头扎进"题海"中。其实这种"战术"是拆屋断墙、舍本逐末。中考语文学科课内知  相似文献   

11.
<正>在数学中考复习期间,学生学习任务加重,自主学习时间少;各学科教师都在抢占学生的时间.大部分数学教师会精选典型例题进行"填鸭式"讲解,大搞"题海战术",劳"师"伤"生".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有针对性地复习能轻松解决这一难题.一、数学中考复习组形划分及运转模式数学中考复习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已学知识,深化学过的内容,培养解题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组织学生复习,  相似文献   

12.
通过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知识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已成为思想品德中考命题的一个特点。时事热点复习已成为中考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在时政热点复习中应指导学生掌握"三个必备条件"和"两个重要方法"。一、三个必备条件每一年度国际、国内的重大时政热点内容很多,一个时政热点往往又涉及多个知识领域,因此,在短时间内复习所有的时政热点是不现实的。学生必须要  相似文献   

13.
刘长号 《考试周刊》2014,(79):64-64
<正>一、研究考情,有明确的复习方向在中考复习阶段,每个学生手里都准备了一些复习资料,随着中考越来越接近,学校新总结的复习资料更有针对性,对近几年考题的分析做出整合,分析考点,紧跟教材,在基于往年的考试难易程度基础上,各个层次学生都要抓住基础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对中等题进行大量复习,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攻克难题。这样可以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得到自己满意的分数。想要更好地把握命题方向,就要对历年真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中考数学复习中,老师往往采用题海战术,学生一个个就是做题的"机器".有的老师认为:"数学嘛,不多做题怎么能行,只有题做得越多,中考数学成绩才会越好."这样的题海战术,其结果是学生的数学成绩仍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引领学生复习过程中,缺少了对学生实施科学有效的复习指导,陷入了数学复习的误区.为此,中考数学复习要注意走出以下六大误区.误区一:注重做题,忽略理论初中数学有很多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基础理  相似文献   

15.
中考复习不是对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也不是“多练多考”就可以达到目的。我认为中考复习必须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内化三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二是进行专题复习,精讲精练,杜绝题海战术;三是调整好学生的心态。  相似文献   

16.
杜煜 《学子》2014,(11):79-79
初中生物结业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人中考成绩中,其实际意义已等同于中考,因此认真做好复习教学显得极为重要。由于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涉及初中四本书,而总复习时间只有一个多月,所以时间紧,任务重。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以建构科学的知识网络,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从而使他们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是一个摆在老师和学生面前的艰巨任务,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本文从多年教学经验出发,提出了优化的复习策略,即通过做好复习前准备工作、重视学法指导、梳理课本知识等方法,改变传统的复习模式,以期在实践中达到提高复习课效率,提升复习课教学质量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在较少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  相似文献   

17.
中考语文复习要讲究方法,同样多的内容,教师采用不同的形式教会学生复习巩固知识,会使学生的复习积极性更高,学习效果将更好。结合中考说明和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中考复习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4年中考已落下了帷幕。数学中考体现了水平测试与选拔两种功能要求,在选拔的同时还充分兼顾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测试的性质。数学中考既全面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考查考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又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回顾初三下学期的中考数学复习,我认为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合理的配置使用好手中的复习资料,围绕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进行复习,是夺取中考胜利的关键。我校初三年级数学备课组,经认真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初中生版)具有实用性、实战…  相似文献   

19.
吴木清 《广西教育》2014,(5):116-117
正中考复习各有各法,笔者经过十几年的一线数学教学,认为要把复习搞好,最关键是复习理念和方法。一、复习的理念(一)认真制订中考复习计划。中考复习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中考复习备考的过程,是对师生教与学的共同检验,是对教学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整理过程,这个阶段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温故而知新",在于帮助学生构建较为系统的阶段性知识体系。复习不是简单的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背景】复习课,尤其是中考复习课,对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极为重要。部分教师为了节约时间,让学生多做题,完全掌控课堂,将中考复习课上成习题堆积课。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复习效果不佳不说,还容易造成学生厌烦学习的情况。因此,教师需打破传统,将中考的复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自主构建“知识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