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师备课充分是高效课堂的保障首先,备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师备课的第一环,所以课前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但是教师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需要教师去调整、去丰富、去完善,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现实、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其次备学生。课堂教学不像工厂里批量生产的零件,每个学生都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身为一个学校唯一的音乐教师,我非常清楚自己肩上的任务,怀着对教育的理想,对教学的热情,我始终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地做好每一件事,前途的光明总会属于我的,所以每天认真去备课,认真去钻研教材,目的就是不仅让学生喜欢我的课,并且更加喜欢我。  相似文献   

3.
备课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摸清学情,科学地预测课堂“风云”,课堂上才能挥洒自如,稳操胜券。然而笔者最近到一些学校听课、调研时发现,有些教师随意“超越教材”。如教师不熟悉教材,不了解编者意图,把握不住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设计随意,教学流程混乱,课堂教学好似脚睬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那么,怎样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呢?现结合自己上课、听课、调研等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备课是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环节。在“减负”的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形势下,教师的备课,既要备教材、备学生,又要备自己。因为,教师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者,教材必须烂熟于心,才能有的放矢地发之于外;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智力水平、学习习惯乃至心理素质等因素,是教师确定教学方案的依据;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修炼”,提高业务能力,则是教师搞好备课的关键。只有在平时备课中兼顾三者的关系,才能做好日常的教学工作。 一、深入钻研教材 融会贯通把课教“活” 教材是师生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深入钻研教材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新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这就向我们广大教师,尤其是农村初中教师提出了挑战。在新课改理念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要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一、认真钻研教材,提高备课的有效性只有在认真钻研了教材之后才能进行有效的备课。有效备课从教学实际讲,教师应掌握良好的钻研教材的手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首先,整体把握,从总体上了解全套教材的性质、内容、编排意图、训练线索及体  相似文献   

6.
目前,由于中职语文教师对备课缺毛热情,对教材研读程度不够.致使语文教学质量不高。因此。语文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采看待自己所处的教学环境。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认真教书育人,把语文教学质量搞上去。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教材既是教师备课、执教的材料,又是小学生学习、复习的主要依据.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较好地完成数学教材的教学任务,就必须熟悉教材,钻研教材.钻研教材,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的基础.教师只有通过钻研教材,掌握了教材特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才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及教学经验转化为教学能力.那么,如何钻研小学数学教材呢?  相似文献   

8.
要想上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教师必须在备课上下工夫。备课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高质量的备课必须做到"四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自己。一、备教材备教材就是深入钻研教材。钻研教材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吃透《课程标准》对不同年段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才能备好课呢?以前我认为:备课就是写教案,备课就是抄教案。备课时根本不去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不去仔细阅读《教师参考用书》,教学的重点是什么?什么地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怎样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活动?这些问题都不去认真考虑、仔细琢磨,为了应付检  相似文献   

10.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堂精彩的课,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备课.研读是最好的备课.只有将广博的、持久的读书与反思相结合,不断地完善和提升自己,才能让备课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笔者认为,教师备课不仅是按照教材去设计教案,更需要全方位进行研读.教师只有真正读懂课标、教材、教参、学生和自己,做到"五读"俱全,才能让备课渐入佳境...  相似文献   

11.
<正>诗人在谈到做诗的经验时常说:功夫在诗外。这话是耐人寻味的。什么是备课?"备"可以理解为"准备""预备"。"备课"就是教师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它是教师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和了解学生,弄懂弄通为什么教、教什么、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办法适当的教学方案。特级教师斯霞说过:"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我  相似文献   

12.
政治课能否受学生欢迎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教学的投入与教学效果是成正比的。我认为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对教材的研读投入。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真正体会到了只有反复研读教材,才能上好课的道理。这就需要教师做全身心的投入。为了研读教材、备好每一节课,我一般都是在通览全书的基础上,从每一节内容的前后联系去把握它在全书中的地位,找出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再围绕重点难点的解决去选择例证,组织材料,设计课型,确定教学步骤,最后斟酌语言。这一过程一般是教师备课普遍遵循的过程,但认真地做起来,却总是有做不完的工作。从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表情反馈回来的信息证明,这一过程工作做得好,学生就满意,教学就成功。而要把这一过程的工作做好,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才能备好课,讲课才能胸有成竹。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上的备课资料越来越多,越来越全,教师只要一点鼠标,就可以找到大量备课资料,这为教师学习借鉴优秀教学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助长了一些教师的抄袭行为——他们贪简单,图方便,从此不再认真备课,不再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弱。随着共享电子备课制度的不断推行.很多教师对“共享备课”逐渐产生了依赖。有的教师纯粹复制以往的备课资料,备课没有创造性;有的教师舍本逐末,不把主要精力用于钻研教材,而是用于阅读“共享备课”资料,  相似文献   

14.
调查显示,虽然新课改已经在中小学全面推开,但第一线的许多教师,在备课方面仍然沿用过去的办法,将大量的精力放在钻研教材上,而对课程标准关注很少。笔者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基本素材,备课时我们不能把教材作为课程标准来解读,特别是在目前“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备课应该由过去的重钻研教材转变为更加重视钻研课程标准;教师应该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精选教学素材。教学素材的选择不应局限于教材,应该与周围的社会、自然、生活紧密联系。在钻研课程标准时,应该做到入乎其中、出乎其外。在选择教学素材时,必须注意材料的目的性、科学性、通俗性、教育性、时代性、趣味性、适当性、适量性。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通过多年来对英语教学的观察和实践,发现了高中英语课堂中存在许多问题。首先,许多教师并没有用心地去备课,对于课堂上如何讲解,部分教师都只停留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上,照本宣科,教材上有什么就念什么,不思考怎样去备课。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难点不突出,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如同流水账一般。然后,在课堂上教师自己把持,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很多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没有去设计创造良好  相似文献   

16.
崔峦老师曾指出:"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阅读中去,才能提高学生掌握语言的能力,才能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交融。"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简单、扎实,学生学有所获呢?现就几位前辈的观点和工作中的实践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语文教师难当,语文课难教,这第一难,就要靠教师钻研教材解决。通过对教材的二度开发,确定"教什么",一教学内容要简约——简约而不失精彩  相似文献   

17.
刘晓燕 《教师》2014,(7):67-67
正于漪老师说:"激情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教师有了激情,课堂才会生动,学生心灵的火花才会被点燃,教育才能产生刻骨铭心的力量,才能调动学生的热情,激活课堂,提高教育和学习的效率。那么,语文教师的激情应该如何去演绎呢?一、激情在充分的备课中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一堂优秀的课必定是一堂激情飞扬的课。教师的激情来自胸有成竹的自信,自信来自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对教材潜心地钻研,对文本智慧地解读,对学情准确地把握,并深情投入到备课中,达到真情  相似文献   

18.
搞好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就是数学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要细致地做好备课工作.教师只有"依标守本"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数学教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徐光荣 《贵州教育》2013,(20):23-26
备课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钻研教材后,撰写教学预案,目的是要解决好教和学两方面的实际操作问题,这样的教案才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思想、方法、风格和艺术。  相似文献   

20.
黄烜斐 《快乐阅读》2011,(12):171-172
本文作者以备课的重要作用为切入点,提出高中政治课和备课应从"钻研教材,钻研教师,钻研学生,以及钻研课堂组织模式"四个方面为着眼点,才能做到真正有实效的备好一节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