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最蓝的眼睛》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女权主义强调女性与自然的交织融合及密切联系。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通过一系列自然意象,将女性的命运与自然紧密结合,揭示了20世纪黑人女性遭受白人文化和男性双重压迫的真相,批判压迫黑人女性和自然的统治逻辑,说明解放女性与自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借助自然,重建黑人女性意识,才能使男性与女性,文化与自然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2.
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杰出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1931-)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展现了白人文化主导下的审美价值观对黑人女性的精神戕害,探索了黑人女性身份的困境及出路。本文在性别、种族和文化等多重视域的关照下重点对作品中的佩科拉等几位典型的黑人女性形象进行剖析,从反面说明了黑人女性的健康发展之路,同时也为日趋复杂的黑人女性身份困境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式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两位杰出的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和托尼·莫里森的女性意识。《紫色》和《最蓝的眼睛》分别是她们的代表作。分析了在这两部作品中,两位作家经过细致的刻画,描写了黑人女性的生活现实。在“有爱世界”和“无爱世界”中存在着能够觉醒和始终迷失的黑人女性意识,“妇女联盟”也对黑人女性意识觉醒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连大学学报》2017,(4):40-44
在群星璀璨的美国黑人文坛,最闪亮的莫过于托尼·莫里森。作为世界闻名的非裔黑人小说家,也是世界上唯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她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创作中都显示出黑人文化传统的深刻烙印。本文以托尼·莫里森《爵士乐》中的美国黑人身份解读为切入点,通过对《爵士乐》中主人公身份"迷失"及"追寻"等主题的梳理,系统分析黑人历史及黑人文化对其身份建构的内涵,解读托尼·莫里森作品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爱》讲述了几位黑人女性的生活状况和情感历程。其中,梅、希德和克里斯蒂没有完全的自我意识和对种族压迫以及性别歧视充分的认识,把幸福寄托在黑人男性身上,酿成自身的悲剧。而朱尼尔则不顾社会对黑人女性的种种规定和束缚,无所畏惧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她的缺陷在于忽略了和其他女性的联系,没有试图和其他女性建立友谊。透过这些人物的命运,托尼·莫里森强调了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对于自身的解放的重要性以及黑人妇女联合起来共同为她们的权力斗争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英美女权主义文学蓬勃发展《,紫色》就是其中一部杰出的女权主义紫色代表作。艾丽丝·沃克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的创作视角出发,充分描述了黑人女性深受性别和种族双重压迫的政治状况及生活遭遇,事实上也充分展现了所有女性对自我及完美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为范本,运用生态批评理论,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方面分析黑人民族,尤其是黑人女性的生存环境,揭示了黑人种族主义内化过程中的自我否定,并对自然、黑人、女性的出路进行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刘星 《海外英语》2012,(7):194-195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文学界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宠儿》、《爵士乐》和《天堂》是她八部小说中最为典型的三部,是完成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代表作,称之为"历史三部曲"。托尼·莫里森作为一个黑人女性作家,将目光放到了本土文化的历史中,运用了黑人女性独特的视觉,阐述那段不愿被人们提及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黑人现时生活的历史,体现了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价值的肯定。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正立足于黑人女性所处的现实矛盾,她们通过积极构建黑人女性主体意识,提升自我的种族地位,并要求实现性别平等。她们为自己被多重边缘化的集体发言,为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做着努力,使之构成黑人女性精神传统的重要主城部分,为黑人女性主义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柱和现实起点。"  相似文献   

9.
托尼·莫里森新作《慈悲》描绘了17世纪北美大陆蓄奴制初期种族压迫及性别歧视等文化创伤下的黑人女性的悲惨遭遇。文章运用创伤理论,通过剖析作品中的黑人女性形象,认为文化创伤导致了黑人女性主体性的缺失,从而凸显了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价值的肯定是走出文化创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第一部小说。小说分别以春夏秋冬作为不同视角的转化来记录一个黑人小女孩在白人文化冲击下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在上世纪的美国,黑人的文化命运多舛,黑白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对峙是托尼·莫里森小说中最为重要的主体,美国黑人女性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下,难以摆脱命运的枷锁。论文就从黑白文化冲击下黑人女性的成长困惑中去解读《最蓝的眼睛》。  相似文献   

11.
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其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精神独立的黑人女性新形象,并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在性别和种族双重歧视下黑人女性的内心痛苦和抗争,她清楚地意识到黑人女性在困境中重新发现自我,重塑自我形象的艰难性和必要性,看到了建构身心解放、独立自主的黑人女,睡的理想自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托妮.莫里森在其四十年的创作历程中,坚贞不渝地进行着非裔女性主义书写。她的九部小说作为一个整体构成了黑人女性在性别、种族、文化层层罗网之下的历史性的宏大叙事。文章运用黑人女性主义和叙事学理论,以莫里森小说创作的叙事主题为切入点,从宏观角度分析莫里森九部小说在主题上的叙事关联,在明晰其创作思想的连贯性的同时,分析她对当代美国黑人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是一部以黑人男性为主人公的作品,主要描述了奶娃的心灵成长和自我发现的过程,但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黑人女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两位各具特色,形成鲜明对比的黑人女性,从而进一步了解小说中所蕴涵的女性主义主题。  相似文献   

14.
从四部作品来解读托尼.莫里森种族意识的成熟过程,从而了解黑人在顽强坚持本位文化时的困境以及种种艰辛的尝试。托尼.莫里森是荣获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一贯关注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这一社会主题以及这一特殊群体在黑白两种对立文化冲突中的挣扎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从魔幻现实主义角度解读《所罗门之歌》的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尼·莫里森在《所罗门之歌》中用魔幻现实主义艺术手法深刻地表现了黑人传统文化和生存现状。小说中,原始宗教、神话传说建立起了叙事框架,讲述了非凡的人物具有现实意义的故事。通过对各种对待种族问题的态度的描写,对黑人文明的追寻,莫里森表达了对各民族文明表示尊重,对黑人文明表示坚持和捍卫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秀拉·梅·匹斯的悲剧根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秀拉》是 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第二部小说。描写的是两个黑人女孩之间的友情。情节简单但含义深刻。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主人公秀拉的悲剧根源 :黑人是白人社会中的他者、秀拉的现代性与黑人的传统相脱离、主人公秀拉与黑人社区相脱离。由此莫里森从一个特殊角度指出黑人女性将来的出路。  相似文献   

17.
Toni Morrison is widely recognized as American's preeminent novelist.As the Pulitzer Prize and Nobel Prize winning novelist,her stature as a post war American novelist can be no doubt compared to that of great novelists like Hemingway and Faulkner.Historically alert,Toni Morrison magnificently explores the life of the black,especiaiiy that of black women.Her Nobel Prize Lecture.in which she again tells a story of a black wom- an.can be regarded as an epitome of Mortison's works.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blind black old woman and the young people is full of wisdom and profoundness.Like many great works,Morrison's Lecture can also be traced back to some ancient archetypes,this thesis attempts to use archetypal theories to probe into the archetypes in Toni Morrison's Nobel Prize Lecture from characters, and theme.These archetypes denote deeper meaning of the author.  相似文献   

18.
焦春艳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5):122-123,131
托尼·莫里森是迄今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以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经验,深入到黑人女性的内心世界,讲述她们在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之下的身心重创,以至于丧失了作为人的主体性。通过《最蓝的眼睛》《秀拉》和《宠儿》三部作品,作者描述了黑人女性主体从丧失、觉醒反抗到最终建构的艰辛过程。  相似文献   

19.
托尼.莫里森在《宠儿》中以现代艺术和人性的光芒实现对黑人妇女这种弱势群体的观照与关怀。通过对黑人女性由迷失自我的奴隶向拥有自我和独立主体的自由人迈进的艰难过程的讲述,展现了黑人民族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具有强烈民族感的少数民族文化女权主义者, 托妮*莫里森在其小说中探索了黑人妇女解放的问题.她主张黑人妇女要挣脱主流文化审美观与价值观的桎梏,弘扬黑人妇女的传统美德,建构黑人妇女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在不脱离黑人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妇女的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