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建立太阳能半导体温差发电系统的一般模型,应用非平衡态热力学和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研究存在四种主要不可逆因素影响的太阳能驱动的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的性能特性,导出发电器蝗输出功率一般表示式,探讨最大输出功率及其有关的优化条件,确定了温差发电器输出电流和功率的上限,得到一些有意义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2.
钒钛黑瓷集热板作为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装置,与温差发电技术进行集成,设计出家用热电装置。测试该装置的加热和发电效果,测试结果表明,自制的家用热电装置能将容积为64L的水箱中的水加热到45~75℃,冷热端温差为20~45℃,可产生电流为10.1~1994uA,电压为45.2~2105mV。  相似文献   

3.
温差电池是一种直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具有无噪声、无污染、可靠性高和寿命长等诸多优点。传统温差电池制备工艺流程复杂、存在加工污染和材料损耗大等缺点。文章研究了一种温差电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先在陶瓷基片上制作银电极,然后采用叠层技术将模板置于电极上并逐层填充热电材料,再烧结成电偶臂,最后经封装得到温差电池。该制备方法能有效避免热电材料损耗和加工污染,特别适合宽温度区间工作模式,能发挥各材料段的最佳性能,可有效提高发电模块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驱动多单元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非平衡态热力学和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研究了多单元太阳能驱动的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的性能特性,导出多单元发电器的输出功率一般表示式,探讨最大输出功率及其有关的优化条件,得到一些有意义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5.
Ca3Co4O9基半导体热电材料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热电材料的性能出发,讨论了提高半导体热电性能的主要途径,介绍了Ca3Co4O9半导体热电材料的晶体结构和输运性质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情况,展望了其应用前景,并提出了改善其热电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结构参数与不可逆性对热电发电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非平衡态热力学和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研究了结构参数与不可逆性对半导体温差发电器性能影响,导出发电器的输出功率与效率的一般表示式,探讨了给定热源温度下热电器输出功率的最佳优化条件,得到一些有意义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7.
为探求传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在热电发电上的适用性,搭建了热电发电实验台,在考虑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下建立热电片电气模型,并分析其与常规光伏的不同特性。在完成适用于热电发电升压变换器设计的基础上,将扰动观察法、电导增量法、开路电压法3种MPPT控制方法在热电发电上的效果进行对比,并分析它们各自特点及不足之处。针对短路电流存在测量方面的缺陷,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提出一种温差与最优占空比的算法,其可直接省去传统的比较环节。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验证了其可行性,并与传统算法相比,相对误差降低到4%。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新型优化材料热电性能的方法,在高温条件下制备了长径比为50∶1的氮化硼(BN)纳米带材料,并采用球磨法与热压法相结合,制作了不同BN含量的碲化铋(Bi2Te3)/BN复合热电粒子.经测试,掺杂质量比为5∶1的Bi2Te3/BN复合材料,在热压压力2.5 MPa下,输出电压与提供的温差近似呈线性关系.在室温300 K时,塞贝克系数为201.574 μV·K-1,电阻率为0.006 Ω·cm,热导率为0.722W· (m·K)-1,ZT值约为0.678,大于同等实验条件下制备的碲化铋热电粒子.  相似文献   

9.
从提高热电效率的途径入手,着重阐述采用材料纳米化这一策略以大幅提升热电性能的3种具体方案(单质-合金锭-纳米化合物、单质-纳米化合物、纳米目标产物),并通过介绍一些具体实例验证这些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热电材料的性能出发,讨论了提高半导体热电性能的主要途径,介绍了Ca3Co4O9半导体热电材料的晶体结构和输运性质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情况,展望了其应用前景,并提出了改善其热电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偏心螺旋传动试验台是一种新型的螺旋传动试验台,有其独特的传动原理、结构、试验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设定飞机参数的条件下,以现有的实验模型为研究平台,提出了一种机载小功率热电制冷系统的设计优化方法.考察了该系统在3种不同飞行高度运行时制冷量与制冷系数的变化曲线.然后,利用熵产最小法评估了系统的性能,并计算出系统的代偿损失.通过电功率实验,得出了制冷系统的功耗变化曲线,其峰值小于机载装备可提供的最大电量,由此证明了小功率热电制冷系统应用于机载设备的可行性.制冷系数、制冷量及系统熵产与飞行高度和电流有关,通过分析这些变化数据,得出工作状态下制冷系数的最优值,并提出可最大程度利用热电制冷系统优势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以新的视角对假设检验中的两个假设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如何确定零假设与备择假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厚壁圆筒容器爆破试验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需要,并考虑到科研检测的需求,研制了专用的厚壁圆筒爆破及测试试验装置;本文就装置的设计思路、工作原理、使用性能作了介绍;应用表明,该装置具有操作简便、教学效果显著、稳定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探究听写这种普遍被认为简便而有效的教学和测试手段,是如何被应用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以及中国学生对传统听写练习模式的反馈,并探讨如何在英语课堂中更有效地开展听写教学。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套多功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实验装置的设计。通过设计的多功能模块,该装置可以进行传热功能实验、传质功能实验以及溴化锂溶液工程热物理特性研究实验。实验时可以任选装置内部不同功能模块组合进行不同目的的实验。实验装置能够提供高度稳定的温度和压力环境。经过优化设计,该装置具有操作灵活、运行方便、功能多样化、热工参数自动数字监测和控制等特点,可以为开发改良型H2O-LiBr溶液、研发新型吸收式制冷空调设备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为“太阳能综合利用教学、实训装置的研发”系列文章(V)——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测绘的实训,主要介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实训项目和操作。以实训项目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测绘为例,展示了怎样利用本装置进行实训教学(太阳能电池阵列的实际连线、伏安特性测试及曲线描绘的实际操作步骤等),并以丰富的实验结果展示了不同外界条件下各种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  相似文献   

18.
层状型的金属硫化物(SnS)1.2TiS2是一种新型的热电材料,其结构是由SnS层和TiS2层(一种自然超晶格)相叠加而形成.在这些热电材料中,发现了不同化合物的纳米化叠加态,由于这些沿层面叠加的超晶格的特殊性质,在不影响电子输运的情况下,可使声子的输运减小到最小,从而提升了材料的热电性能.计算了(SnS)1.2TiS2的电子结构与声子结构,通过对纯TiS2体材料与(SnS)1.2TiS2中的TiS2层的电子、声子结构的对比,证实了SnS插层对TiS2层的电子结构及电学输运性质影响很小.这些发现有利于提高层状材料的热电性能.  相似文献   

19.
Te对Bi0.85Sb0.15低温热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在553K、6Gp下压制30分钟获得Bi_(0.85)Sb_(0.15) x%Te(其中,x=0.1、0.2、0.5、1和2)的纳米晶热电材料,并对Bi_(0.85)Sb_(0.15) x%Te材料的热电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样品的X-ray衍射实验分析,证实已形成了单相合金。在80-300K温区测量了样品的Seebeck系数、热导率和电导率,并计算出材料的优质参数。结果表明:Bi_(0.85)Sb_(0.15) x%Te材料在80-300K温区表现出金属特征。Bi_(0.85)Sb_(0.15) 0.1%Te样品的电导率要比Bi_(0.85)Sb_(0.15)样品电导率高2-3倍,而Seebeck系数绝对值比Bi_(0.85)Sb_(1.15)样品减少了近80%。表明掺入Te可以提高Bi_(0.85)Sb_(0.15)纳米晶粉末材料的电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