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事科技报道的记者与其他记者有什么不同?形象地说,科技记者是始终在陌生的领域里艰难跋涉的人,今天闯进地理学的大门,明天又必须去涉足浩瀚的宇宙,后天也许还要面对许多枯燥的数学符号。而且,每个学科领域又都是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科学家研究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的东西,我们要在几小时、至多几天、十几天的时间里大致领会它,并准确、生动地报道出去,这就是科技记者不同于其他行业记者的特殊之处,科技记者难当,也就难在这里。从这个特点出发,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一个合格的科技记者除了需要具备一般记者的素质之外,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相似文献   

2.
张楠 《青年记者》2012,(14):13-14
当前,各国普遍认识到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国民科学素质的竞争.其中,科技记者在科学普及、提高国民科学素养中也扮演着越来越直接而重要的角色.曾获得诺贝尔奖的白川英树先生认为:"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里,大众是需要科普知识的,而媒体是传播科普知识的最好的渠道,所以进步的社会需要科学报道和科学记者,这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自从当了科技记者后,就经常在考虑,应该怎样使科技报道有自己报纸的特色,跟上时代的需要?随着工作的开展,我觉得把采访和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采访带研究,用研究促采访,是一条可以探索的道路。国外不少有影响的科技记者,往往同时是一个或某几个领域的专家。我听过几次来自美国的科技记者、编  相似文献   

4.
邹跃华 《新闻记者》2001,(10):55-55
地市报因所处地位不同 ,不可能在重大科技新闻报道中与中央、省级报纸比肩 ,而且由于读者文化教育水平的限制 ,对纯科技报道可能不太容易接受。那么地市报记者在科技报道上是否就难有作为了呢?从笔者多年来的实践看 ,地市报记者的科技报道天地广阔 ,关键在于如何定位 ,也就是说 ,地市报记者科技报道的重点应放在普及的层次上 ,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始终贯穿于日常报道之中 ,在富有地方特色的新闻报道中加以体现 ,这样会在读者中起到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 ,推进政府的科学决策。前几年 ,笔者的两件新闻作品《农民孙世根建…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科技新闻写作已经不是以前的概念,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时代。所以,今天的科技记者不再满足于写一两个发明和发明家,在宣传科学家默默奉献,和做好一般性的科普宣传的同时,力争写出正在发生的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对人民生活带来的决定性影响。不少科技记者正在追求一种更加宏观的、世界性甚至宇宙牲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作家、科学记者代表团应“美国科学作家协会”邀请,于今年四月访美。我们特约该代表团副团长、人民日报科教部主任保育钧同志为本刊撰写一组关于美国科学编辑、科学记者的专稿,自本期起陆续刊登。  相似文献   

7.
小张: 上次给你的信,主要谈了记者的经济理论素养,即在经济报道中,如何将新闻学和经济学结合起来的问题。这次给你写信,想谈谈记者的科学素养,即如何把新闻学和科学结合起来的问题。什么是科学?按照《词源》的解释,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身为作家又是新闻工作者的高尔基,对科学有一段形象化的描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盛产科技成果以及科技新闻的时代。翻开当今各类新闻载体,我们不难发现,层出不穷的有关科技成果的新闻,经常在媒体上占据重要位置。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休戚与共,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已成为众所周知。科技新闻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对新闻信息的追求趋向。人民日报社资深科技记者陈祖甲,曾在一篇文章中把这种现象概括为“在我国,科技新闻已由萌芽进入成熟  相似文献   

9.
记者梦     
多梦的人生花季青少年时代,我也曾作过记者梦……记者梦断了,就用作家梦续吧。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众媒体一直将科技传播与普及作为媒体功能的配角,因此"科技记者"的从业现状不容乐观。在"科技记者"业务技能素养需求的分析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和对比分析,构建提出科技记者从业素养体系框架和详细的指标体系,并就如何提高科技记者素养能力制定对策建议便显得极为重要。科技记者的素养体系应包括基础素养和综合素养,其中基础素养可从文化素养和岗位专业素养来考核,综合素养可从科学素养、信息素养、道德素养来考核。  相似文献   

11.
马克·莫瑞迪斯(Mark Meredith),曾任英国路透社记者、<金融时报>国外新闻主编、欧洲新闻培训协会主席、英国龙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课程系主任等职,拥有30年的记者经历和18年的教师生涯.  相似文献   

12.
作家—记者     
今年(指1958年——译者)是鲍·波列沃依五十寿辰。在庆祝晚会上大家讲了他许多美好而热情的话。谈谈他是轻松愉快的,因为他是我们最爱戴的作家和记者之一。作家们说,他是我们的;记者们也说,他是我们的。他到底是誰的呢? 波列沃依享有盛誉。他的名声传遍国内外。如何衡量声誉呢?这既不能用公斤来衡量,也不能用公里  相似文献   

13.
政协开幕会那天,我特意站在人民大会堂门口仔细观察,看看今年都有哪些委员受记者围堵。结果不出我所料,还是刘翔等文艺体育界的委员们,科技界的大家却少有记者问津。说这话的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14.
刘苏雅 《青年记者》2023,(23):32-34
作为“硬新闻”的典型代表,科技新闻“记者难写、受众难懂”的局面常常出现。提升科技新闻质量,需要破解“知识的诅咒”导致的交流障碍,建立“读者意识”,发挥科技记者的“翻译官”作用,在传播全过程做到深入浅出,实现报道准确性和贴近性的平衡。在全媒体时代,科技新闻还应选择恰当的全媒体传播手段,扩大受众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15.
科技新闻报道,很容易陷于一般化,即只限于对表层新闻事实的复述和再现,而缺乏透过浅表层新闻现象对新闻实质开掘和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很多的,比如报社本身对科技新闻是否重视,是否舍得花版面等等,但一个很重要的乃至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因,就是取决于记者自身的眼光和修养。记得著名戏剧家余秋雨先生曾说过,真正  相似文献   

16.
刘俊 《青年记者》2009,(15):87-88
马克&#183;莫瑞迪斯(Mark Meredith),曾任英国路透社记者、《金融时报》国外新闻主编、欧洲新闻培训协会主席、英国龙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课程系主任等职,拥有30年的记者经历和18年的教师生涯。东西德国对峙期间他做过路透社驻西德记者,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时他是路透社驻布拉格记者,越南战争期间他被派驻越南。  相似文献   

17.
记者鲜做学问,奇也不奇?奇,然而却是事实! 有人以为,记者似乎不需做学问——“满天飞”嘛!今天在这儿,明天到那儿,今朝可能写工业,翌日又会到农村;目不暇接,手不暇写,更难有暇去做学问;再说,一人岂能把各行各业的学问做完? 于是,有了这样总结式的说法:“记者就是杂家”、“记者就是蜻蜒点水”。于是,一些记者或信奉于斯,或以此自慰,整日跑来颠去,坐下来时也常只是读读报纸、文件,而鲜与书本、学问打交道。这就令人嗟叹了。  相似文献   

18.
记者和作家的路是相通的。有些作家是从当记者开始笔墨生涯的。新闻界的著名记者、作家白夜的路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一我来到了白夜的家。听到陌生人的询问声,白夜跨出门槛。虽然经历了30多年的人世沧桑,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他来。经我自报家门,他高兴地握住我的手,连忙让我进屋坐。我认识白夜,是在1952年9月,那时,他是《苏北日报》副总编辑。我刚从一个县的通讯站调到报社做记者。不久,白夜被调往人民日报社工作。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2010,(6):60-60
铁竹伟(1948年-),女,传记文学作家。河南南乐人。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73年被调入解放军报当记者,直至1980年被调进南京军区创作室陈毅传记组,成为专业作家。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相似文献   

20.
他是豫西南新野县唯一的一位靠“笔耕”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新闻颁奖,受到中央领导亲切接见的农民记者。他就是连续6年被评为《南阳日报》十佳通讯员、南阳市优秀外宣干部、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记者、北京燕图联文化发展部作家、民族文化报记者、新野县政协委员——农民记者齐国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