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既躬行实践又著述丰厚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在旧中国曾使人振聋发聩和耳目一新,认真研究他的教育思想和人格精神,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仍有一定的意义。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人民性和爱国性 1946年陶行知逝世后毛泽东同志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无愧于这一崇高评价的。 本世纪初,中国废除了科举制度,确立了兴办新式学校的现代教育制度,周何使教育更好地普及和发展是摆在教育家们面前的重要问题。陶行知在美国留学期间,深切认识到了普及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1926年他在《我们的任务》一文中就明确表示:“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那么中国的教育该如何发展呢?陶行知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认为在中国首先要大力推行平民教育,使人民大众尽可能多地识字读书。他“深信读书的能力是各种教育的基础,去读书的人对于人类和国家应尽之责任,应享之权利,可以多明白些。他们读了书,对于自己生计最有关系的职业也可以从书籍报纸上多得些改进的知识和最新的方法。一般无知识的人对于子女的教育漠不关心,若是自己会读书就明白读书的重要,再也不肯让自己的儿女失学,所以今日之平民教育就是将来普及教育的先声。”’‘’当然平民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要“处处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倾毕生之心血所创建的教育理论,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统观他一生的教育活动,不难看出:陶行知的教育实践中始终伴随着一种动力——“爱”,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始终贯穿着一种精神,即“爱满天下”的精神。“爱满天下”的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灵魂所在。而这,也正是我们当今教育工作中所不足的。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伟大的爱国者。他一身致力于教育事业,为追求光明的新中国,为发展进步的教育事业,百折不挠,鞠躬尽瘁,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他追求进步的一生光照后人。他的教育思想是一份珍贵的遗产。”(中陶会副会长杨应彬)1939年7月,他来到正处于抗日烽火中的重庆,创办了后来为世人所瞩目的学校——重庆育才学校,继续他“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为中国教育探获生路”(陶行知《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致王琳》教育科学出版社方明主编《陶行知教育名篇》P105)的道路。在这里,陶先生不仅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还丰富和发展了自己创立的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为育才学校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精神基础,这些都成为育才史上最宝贵的财富。今年,是我校的创始人陶行知先生诞辰115周年暨逝世60周年,在此之际,我们全体育才人无比深情地缅怀为教育的繁荣、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一生的老校长。值得幸运的是,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还在,他的高尚风骨还在,他的办学精神还在。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是中国20世纪初叶的伟大教育家,他以其将近三十年的教育实践,从教育哲学思想到教育实验的理论和方法,不仅引进了西方的现代教育观和科学的教育实验理论与方法,而且立基于中华民族“行知合一”的实践理性精神,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弘扬中华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创造了一个中国化的生活教育模式.陶行知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较早提出中国教育现代化和民族化这个重大课题,而且为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历史经验.当代中国的陶行知研究,必须要有一个新世纪的时空参照系,要有一个新的时代精神,要有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这就要求我们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针,把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与创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模式和实现中国教育科学的现代化与民族化这个伟大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从而使当代的陶行知研究有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历史方向,有一个呼唤国民教育意识和振奋民族精神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5.
半个世纪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掷地有声地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创造教育”思想,成为我国近现代“创造教育”的倡导者、开辟者、先行者。他的思想主要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培育具有集体精神的“真善美的活人”为目标;以生活为教育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主张解放、培养并发展儿童的创造力。这是一种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反映现代教育理论发展趋势的新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史上乃至世界教育思想领域的一笔珍贵遗产。今天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认真挖掘、整理、借鉴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仍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拓者。针对旧中国教育脱离实际的严重弊端,他提出旨在造就创造型人才,培养创新精神的创造教育思想。这个思想主要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为教育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力图通过“六大解放”、“三个需要”、“一大条件”来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同时采取启发、自动、手脑并用等方法实施创造教育。这是一种既具有中国特征,又反映现代教育理论发展趋势的新的教育理论。它不仅为中国教育理论宝库作出了独特贡献,而且对于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陶行知教育民主化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一)陶行知教育民主化思想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他的教育民主化思想是对孔子“有教无类”、“来者不拒”民主教学思想及“仁者爱人”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二)中国近代教育思潮对陶行知教育民主化思想的产生有直接影响。(三)陶行知教育民主化思想吸取了近现代西方教育思想的合理因素。总之,陶行知教育民主化思想是在近代中国中西文化冲突中而形成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8.
我国历史上有两位伟大教育家,一位是孔子,一位是陶行知。毛泽东称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说他是“一位毫无保留地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江泽民同志也称他是“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典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社会学思想体系的内涵。他的《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我之学校观》、《中华民族之出路与中国教育之出路》、《创造是中国教育之完成》等是他生活教育理论的代表作。他从1927年起先后发动四个教育运动——土地革命时期的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运动;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时教育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民主教育运动。这些运动是他的生活教育思想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光辉。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陶行知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教育、洋化教育的合理因素,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思想体系——以生活教育为基础、以终身教育为纲的人民教育理论。因而被毛泽东同志赞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人民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的创造教育。在终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中,陶行知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同时又是坚定的民主战士和大众诗人。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和民族革命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立。陶行知先生从事普及教育事业,他推行过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战时教育、困难教育,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而他始终将普及劳苦大众的教育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的中心。今天我们党已把全面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所以进一步研究探讨陶行知先生的普及教育思想,对于丰富教育科学的理论宝库,全面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普…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是祖国人民一份珍贵的财富。认真地学习它,对当前教育改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加速“四化”建设人才的培养,都有积极性意义。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重大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创造性。他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继承中外教育思想遗产,为改革旧教育服务。这种精神是极为可贵的。目前教育、学术界多注意研究他创造性地继承外国的教育思想,而忽略了他创造性地继承了中国古代自孔子以来的传  相似文献   

12.
今年10月18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爱国者陶行知先生诞辰一百周年。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及其实践,在中国教育史上占了光辉一页。陶先生不仅在中国是一个伟大教育家,也是世界教育史上伟大人物,他的思想是前进的、科学的、民主的,他的一生光明磊落,追求真理,无私奉献,他是一个时代的英雄。今天我们纪念陶行知先生,就要认真地继承、研究、学习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特别要研究和学习陶行知从中国国情出发,“为中国教育改造探获生路”的精神,从而推进  相似文献   

13.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根据旧中国教育的情况,借鉴、吸收杜威生活教育的思想,批判地继承和发展生活教育的理论,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是生活教育的教学法”等观点。他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生活和实践。“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尤其强调一个“做”字,认为“做”是教与学的中心,也就是实践第一的观点。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现在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依据陶行知这一理论,我针对学生写作文空洞、虚假、程式化的情况,在作文方面,与学生进行了大胆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一文中指出: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具有这两种要素之一的人,才算得上是第一流的人物。他说:“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总起来说,创造开辟都要有胆量。”陶行知的一生就是按照他自己所提倡的这种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改革旧中国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地奋斗的。陶行知在教育事业上的改革精神首先表现在他“是反传统教育、反洋化教育的旗手。”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至今仍具有广泛的影响。他的工学团思想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发展并自此构成了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研究陶行知的工学团思想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即是作者对此的初步探讨。一、工学团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工学团的概念“工学团”是陶行知1932年创造的新概念,以示和普通学校、工读学校及其它团体的区别。陶行知对“工学团”的解释是: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同时也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位在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最富有开创精神的教育家。他勇敢地向传统教育挑战,并提出了系统的改革旧教育的主张,形成具有他自己特色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体系。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体系中,教学论思想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陶行知的教学论思想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和进步性质。这里拟就它的主要内容略作一些说明。  相似文献   

17.
朱伟方 《成人教育》2012,32(6):76-77
陶行知作为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摒弃一切外来及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积极推行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探索,并创立了他的职业教育思想理论,其“生活教育理论”即是其中的代表.“教学做合一”是与生活教育理论紧密相连的概念之一,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和实践探索对于我们现在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甘当骆驼”的崇高精神,为中国教育探求新路,为振兴中华民族造就人才,作出了永远值得后世纪念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终生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在现代教育史上竖起了一座丰碑.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博大精深.认真学习和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对于当前的教育改革,对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创造教育思想和理论对我们今天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陶行知认为:创造教育要以生活为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创造的是“真善美的人”;其作用在于启发人的创造力,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实施创造教育必须实行“六大解放”、“三大需要”、“一大条件”。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创新精神,实施素质教育,并对改革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因为中国的绝大部分人口在农村,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大课题。本世纪上半叶如此,今天仍是如此。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中国的乡村教育有着卓越的贡献,研究他的乡村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的农村教育改革是有现实意义的。一、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 1、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经历了从朦胧到成熟的过程。1922年前,陶行知没有明确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