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亲爱的读者朋友: 细心的你一定已经发现,《海外英语》从04年第一期开始增添了一个知识性栏目“红楼梦翻译趣谈”,主持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肖维青老师。这个栏目以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的译介为切入点,比照原著,分析英语译本的特色,深入浅出。喜爱《红楼梦》、喜爱英语、喜爱翻译的朋友不妨一读。  相似文献   

2.
亲爱的读者朋友: 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海外英语》从04年第一期开始增添了一个知识性栏目“红楼梦翻译趣谈”,主持人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肖维青老师。这个栏目以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的译介为切入点,比照原著,分析英语译本的特色,深入浅出。喜爱《红楼梦》、喜爱英语、喜爱翻译的朋友不妨一读。  相似文献   

3.
Cool     
从本期开始,《同学少年》多了一个新栏目———“玩转英语”,这是一个由同学们参与的栏目。我们将每期刊登一篇英语短文,由初中生读者朋友进行翻译,并在下一期刊登参考译文。我们将特邀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英语教师,对同学们的译文进行评比。译文优秀的同学,可以得到《同学少年》颁发的证书和小礼品,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相似文献   

4.
量词是汉语中的一个独立的词类,而在英语中却是从属于名词的。汉语中发达的量词是写作和交流必不可少的,而与之相对应的却是许多量词不能实现字对字的翻译。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归化的译本,非常具有"英语味",因此,考察霍克斯的《红楼梦》译本中对于汉语量词,尤其是具有一定修辞含义的量词的翻译手法,对我们的翻译教学、实践以及英语习得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是古典文学史上的一株奇葩,其两个英译本(杨宪益译本和大卫.霍克斯译本)同样也是译坛的经典之作,曾被众多的翻译家和翻译爱好者欣赏和点评。笔者从形合与意合的研究角度出发,探讨了《红楼梦》的翻译艺术,并通过《红楼梦》英译本的比较,分析了形合与意合机制产生的内在动因。论文认为,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特点体现在《红楼梦》的翻译过程中,并为译者提供了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人物众多,且命名颇具特色:谐音取名、诗词成语取名是其典型特点,且排列整齐。这些人名特点应当在翻译中得到体现。通过对《红楼梦》三种英语全译本人名翻译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译者在翻译富有汉语言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人名时所采取方法与翻译目的之间的联系,并有助于我们客观认识翻译行为。  相似文献   

7.
文化缺省是指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对双方共有的、不言自明的文化信息的省略,在跨文化翻译中译者需要原文的文化缺省进行翻译补偿,以更好地表达原文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红楼梦》是一部优秀的中国古典名著,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在《红楼梦》翻译中经常会遇到文化缺省问题.为此,应分析《红楼梦》中文化缺省的表现形式,探索《红楼梦》中文化缺省翻译补偿的方法措施,以更好地翻译《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  相似文献   

8.
黄敏慧 《海外英语》2012,(3):123-125
小说《红楼梦》人物对话中存在着大量仿拟修辞。但是仿拟的翻译却是一个艰难的任务,因为有的词句在汉语中能够制造出仿拟效果,但英语中不一定存在着与它们对等的词句。该文以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为基础,对比分析杨宪益和霍克斯的《红楼梦》英译本中仿拟辞格的翻译,归纳出两位译者在处理仿拟时使用的翻译方法,并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巧妙之处。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通过对《红楼梦》杨译本和霍译本中的一些翻译微观问题的对比和探讨,展现《红楼梦》翻译之难,激发后人在学习鉴赏的同时,勇于挑战困难,推出更多更精彩的复译本,使《红楼梦》的翻译不断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是一部融合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翻译这样一部巨著实属难事。霍克斯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来翻译《红楼梦》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从读者反应论出发,对《红楼梦》中有关文化内容的翻译采取了恰当的处理方法。通过摘取霍译本《红楼梦》中文化内容翻译的译例,并对之试做分析,可以看出读者反应论对汉英文化翻译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名著,不仅在国内乃至国际都享有颇高的盛誉,因而越来越多的海外译者研究这部名著。日本在《红楼梦》的翻译研究领域也有较为系统的探究,这为我国红学译者提供了良好的研究资料。本论文探究了《红楼梦》日译本的翻译研究状况,并从文化翻译视角探究《红楼梦》日译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戏曲是小说《红楼梦》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小说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研究《红楼梦》中戏曲文化的翻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推理空间等距原则源于关联理论翻译观,该理论的提出为文化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推理空间等距原则为指导,以《红楼梦》的两个经典的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戏名、戏中角色和术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3.
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分别翻译的《红楼梦》可谓二十世纪中国翻译史上的两部标志性作品。文章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分析了翻译目的对《红楼梦》译者的翻译过程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从文化、意识形态、译本的编排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从《红楼梦》中搜集了相关语料,同时运用了网上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来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红楼梦》杨译和霍译两个英文版本的恭维语翻译,探讨翻译风格。  相似文献   

15.
杨晓茹 《考试周刊》2012,(29):28-29
饮食文化在《红楼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尝试对《红楼梦》两个英文全译本中菜名翻译进行研究,以宏观的角度审视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位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指出在翻译《红楼梦》中出现的菜名时,不论是直接以食材命名的菜名还是含有文化寓意的菜名,两位译者都倾向于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白晶 《海外英语》2011,(8):180-181,187
从杨译本《红楼梦》中几个具体实例出发,分析杨宪益在翻译《红楼梦》时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及他在翻译中关于文化内容处理的高明之处。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它有较多的英译本。笔者试对《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节选进行对比,从文化内涵在翻译中的体现和诗词的翻译两个方面对《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节选进行评析和鉴赏。  相似文献   

18.
安琪信箱     
《安琪信箱》已经一岁了。因为这个栏目,安琪很幸运地认识了许多喜爱《少年文艺》的读者朋友。亲爱的朋友,你们的每一封来信,每一个电话,都让安琪无比快乐!谢谢你们! 一年了,安琪也想让信箱有个新鲜面  相似文献   

19.
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分别翻译的《红楼梦》可谓二十世纪中国翻译史上的两部标志性作品.文章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分析了翻译目的对《红楼梦》译者的翻译过程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从文化、意识形态、译本的编排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反映了明末清初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研究价值。《红楼梦》中人物的服饰描写占据了很大比例。通过对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红楼梦》译本中服饰翻译进行分析,得出其主要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并兼顾其他的翻译技巧,如增译、省译、分句与合句、换序等,从而实现了翻译的顺畅与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