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浒》中的宋江,本是一个典型的投降派。可是过去许多关于《水浒》的评论,却把这个投降派美化为革命派,说对宋江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他后期受了招安;也要看到他前期对发展梁山起义事业的贡献。所谓“壮大了起义队伍”;“取得了”多次打败官军“进剿”的“辉煌战果”;善于“团结人”,表现出“卓越的组织才能”,仍不失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形象,等等。这种“宋江前期有功论”,貌似公允、全面,其实是用折中主义偷换辩证法,用修正主义的阶级调和论代替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依然是为叛徒辩护,为投降主义路线唱颂歌。  相似文献   

2.
梁山军不是农民起义军.因为它不具备农民起义的特点:梁山军不是农民;梁山的大小头目没一个是因为吃不上饭而上梁山的;梁山军是受招安不推翻统治:梁山宋江镇压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梁山军不代表农民利益。宋江不是农民起义领袖,是出卖粱山军的内奸。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中宋江等人领导的梁山起义军因接受招安,使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惨遭失败.这是事实.《水浒传》的作者对宋江的接受招安持什么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入研究.因为其关系到我们对这部小说的价值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4.
晁盖为了感恩报德 ,欲让位于宋江 ,虽然宋江不肯 ,但也坐了第二把交椅。晁盖死后 ,宋江顺理成章成了山寨之主 ,却执行了一条投降主义的路线 ,最终使晁天王开创的梁山事业彻底葬送 ,使所向披靡的农民起义军的将领蜕变成为镇压别的农民起义军的朝廷的走卒。  相似文献   

5.
《水浒》第十八回中,作者安排了个“宋公明私放晁天王”的情节。大意是:晁盖、吴用、阮氏三兄弟等“聚义”起事,智取了生辰纲。事发以后。官府派人前来追捕,宋江得知后,慌慌张张地跑到晁盖庄上,叫晁盖“作急快走”。当官兵来捕捉时,晁盖等人有了准备,放火烧了自己的庄园,率众拒捕,从容离去。有人就以宋江放晁盖这仕事,认为宋江干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好象没有宋江此一举便没有后来的梁山农民起义,晁盖更当不上梁山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这种看法是受了作者美化宋江搞修正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各家文学史著作一致认为,梁山聚义的性质为农民起义。中科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认为:“《水浒》是一部反映农民阶级斗争、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小说。”“排座次是整个农民起义事业的一个高峰。”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认为:《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粱山泊聚义排座次,“描绘了农民‘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社会理  相似文献   

7.
《水浒》中的宋江,是混进农民起义队伍的地主阶级代表人物。他篡夺梁山起义军的领导权,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最后交出武装,屈膝投降,成为封建王朝的忠实走狗、屠杀革命人民的急先锋。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不触动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决不是革命,而是不折不扣的修正主义。在我国长期封建社会中,曾经发生过大小数百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斗争锋芒都是指向封建剥削制度和包括皇帝在内的整个封建政权的。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宣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要用农民革命政权代替汉朝封建政权。唐朝农民起义领袖黄巢自称“冲天大将军”,表现出决心推翻唐王朝的豪迈气概。与宋江同时的方腊,“仗义而  相似文献   

8.
《水浒》中的宋江,是农民起义的英雄,还是地主阶级的代理人;是造反派还是投降派,这是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不可不辩论清楚。宋江“自幼学儒,曾攻经史”,满脑子“替天行道”,惧怕农民起义,诬蔑农民起义军的造反行动是犯了“迷天大罪”。在他混入梁山泊农民起义军以后,极力鼓吹投降,张口“今皇上至圣至明”,闭口“只愿早早招安”,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宋江是个无耻的投降派,是大宋皇帝的忠实走狗和保镖。起义,用暴力推翻封建王朝的黑暗统治,是被压迫人民求得解放的唯一正确道路。毛主席说:“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多次地举行起义,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  相似文献   

9.
宋江是《水浒传》中梁山起义军的领袖,他和梁山起义军的发生、发展和失败息息相关,对宋江形象的探讨关系到对这部作品和作者思想倾向的评价。李玉昆同志的《宋江的道路》一文(见本刊1978年第3期),对宋江这个长期以来分歧很大的形象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读后颇受启发。但也有一些不同看法,写出来就教于作者和读者。宋江是一个出身封建地主阶级的小官吏,“自幼曾攻经史”,有浓厚的封建忠孝思想。但是出于受到重重的迫害,虽几经反复,终于被逼得走投无路而上了梁山。作者通过一系列具体情节写出了他忠孝思想浓厚,受束缚深,真实可信地写出他上山之难。诚如李玉昆同志所说:“这‘难’正反衬了‘官逼民反’的‘逼’”,“更深刻地揭露了  相似文献   

10.
苏修先生们煞有介事地吹捧起《水浒》里的宋江来了,给他戴上“英雄”的桂冠,胡说他是“反对皇帝的统治和暴力的”。真是化粪土为神奇,《水浒》简直可以再续上一回,叫做《黑宋江神聚莫斯科,新沙皇梦游梁山泊》了。历史岂容颠倒,伪装应当剥去。一部《水浒》,叙述了宋江篡权投降的全过程,是宣扬投降主义路线不可多得的反面教材。宋江,是一个地主阶级分子,“自幼学儒,长而通吏”,混进梁山水泊,不过是“暂时避难”,“身居水泊之中,心在朝廷之上”。当起义军领袖晁盖中箭牺牲以后,宋江乘机篡夺了领导权。晁盖的尸骨未寒,宋江就迫不及待地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一字之差,便“修正”了“要和大宋皇帝作个对头”的晁盖的革命路线。他招降纳叛,结党营私,压制、打击起义队伍里的革命派,利用这支农民起义队伍,作为  相似文献   

11.
宋江这个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在他上梁山以前就极力鼓吹招安,上梁山后,他更是迫不及待地等待招安,奴颜婢膝地乞求招安,卖力地推行投降主义路线,成为封建地主阶级镇压农民起义的一只忠实走狗。菊花会,正是他为公开推行投降主义路线精心策划的一次黑会,是一个大阴谋。在会上,宋江借赋词明志之机,采用“突然袭击”的方式,抛出他“替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讲的是什么?简言之,写了发生于我国北方以宋江为首的聚众起义事件。说详细点,就是先写早期的各路豪杰被官府逼迫落草梁山,宋江带兵南征北战,收服了许多英雄好汉,梁山好汉“替天行道”后被朝廷招安,以朝廷的名义讨伐方腊成功,最后非战死即辞官,剩下的宋江等首领被朝廷算计,一一死于非命。这就是《水浒传》的脉络。  相似文献   

13.
《水济》四十二回记载着这样一件事:宋江上梁山后两天,回家看望地主父亲,被官兵发现追捕,就躲进了“九天玄女庙”。“玄女”因为宋江是个孝子仁人,上应天星,不但保护了他的性命,而且奉玉帝旨意,传给他“天书”三卷,并授给他一道法旨,“汝可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 这段情节看起来十分荒唐,仔细推敲,却頗有“深意”。作者借助孔孟之道的天命观,用“天人感应”的鬼把戏,让宋江日后做梁山泊的星主,把梁山起义军反抗封建王朝  相似文献   

14.
“招安”,是封建社会历史上统治阶级用来对付农民起义的手段之一。《辞海》中对“招安”的解释是“犹招抚、招降”劝使归顺”。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军接受统治阶级招安,归顺朝廷者有之,但一般都是在遭官军镇压陷于绝境之际,迫不得已才向统治阶级投降的。然而,《水浒传》所描写的梁山农民起义军却非如此。他们是在起义事业空前兴旺,起义军接连挫败前来征剿的朝廷军队、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的胜利之  相似文献   

15.
一我这里所要说的宋江,既不是历史上的宋江,也不是经过金圣叹改造过后七十一回本《永浒》里的宋江。而是一百回本《忠义水浒传》里的即原来的那个宋江.自来评论《水浒》者,对宋江的评价分歧最大。有人说他是农民起义的英雄,农民起义军中的杰出领袖;有人说他是农民起义队伍中的叛徒,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也有人想把这冰炭不能相容的二者调和起来,说宋江前期是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领袖,后期是农民起义军中的叛徒,是镇压农民起义军  相似文献   

16.
《水浒》第七十一回写了个“菊花会”,就在这次会上,篡夺了梁山农民起义军领导权的宋江,采用突然袭击的手段,宣布了他的投降主义路线的政治纲领。重阳节日,宋江令人在忠义堂上遍插菊花,要“众兄弟”共同观赏,美其名曰“菊花之会”。会上,“筛锣击鼓,大吹大擂,语笑喧哗,觥筹交错。  相似文献   

17.
宋江钻进农民起义队伍,窃取了梁山泊农民起义军领导权后,在聚义厅上竖起了“替天行道”的杏黄旗,正式提出了投降主义的口号。“替天行道”这面投降主义的白旗,是宋江公开背叛农民起义的政治纲领。它集中地反映了宋江地主阶级立场和投降主义的路线,从而彻底暴露了钻进革命队伍内部的蛀虫——叛徒嘴脸。政治路线总是建立在一定思想路线基础上的,是思想路线的集中反映。宋江的反革命投降主义路线,是建筑在唯心主义的“天命论”这块基石之上的。所以说,“天命论”也是宋江投降主义路线的哲学基础。因此,我们必须给予彻底的批判。  相似文献   

18.
《水浒》第六十回是作者出于宣扬投降主义的需要,煞费苦心写下的重要一笔。在这一回里,作者虚构了“晁天王曾头市中箭”的情节,对晁盖和梁山农民起义军进行恶毒的污蔑。其实,与其说是史文恭射死了晁盖,倒不如说是作者别有用心地施放了一支毒箭,使晁盖“归天及早”,叫宋江”把寨为头”,从而“深化”了《水浒》一书投降主义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水浒传》所写梁山义军并非农民起义军。从梁山义军领袖的出身、替天行道旗帜的内容实质、梁山义军发动的几次大规模的战争情况、毛泽东为农民起义所下的定义等角度观照,梁山义军既非农民起义,也不是一般的打家劫舍的绿林豪侠集团,而是一个由逐步走向道德完善、最终名垂史册、深刻体现着中国人文化心理的特殊的英雄豪侠集团.  相似文献   

20.
轰轰烈烈的梁山农民革命事业被钻进革命队伍的地主阶级代理人宋江及其一伙搞垮了。尽管宋江所推行的投降主义路线在梁山起义军中占了统治地位,但这条路线自始至终遭到坚持农民革命立场的李逵等农民英雄的抵制和反对。我们分析李逵革命派与宋江投降派之间的两条路线的斗争,不仅可以认清投降派宋江的真面目,认识到以李逵为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