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王志 《文教资料》2013,(8):89-91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资产阶级物化意识的弊端,指出只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才可以克服物化与物化意识,克服资产阶级的二律背反。但是卢卡奇本人仅仅用黑格尔的"自我意识"对马克思主义传统进行恢复,没有将理论与本国实践相结合,最后陷入唯心主义窠臼。  相似文献   

2.
《柳州师专学报》2017,(2):109-112
物化理论是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重要阐述的内容。卢卡奇从主客观两个维度阐述了物化现象,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就如何消除物化现象提出依靠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觉醒,恢复人主体性的实践本质,并从文化和人的心灵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卢卡奇与马克思从不同维度对异化理论展开了探索,有同中有异、异中趋同的关系,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异化学说。分析和审思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借鉴其中有益成分,对减轻物化现象对我国经济建设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卢卡奇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对资产阶级物化意识的批判上。在意识形态领域,正是物化意识影响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觉醒,阻碍了总体性思想的把握。在资本主义社会,物化造成的种种虚伪的意识形态不能对社会历史有总体性的认识,只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才能克服物化造成的虚假意识,认识到社会是整体的,所以革命的命运寄托在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成熟上。然而,卢卡奇对阶级意识的论述太过抽象,缺少任何实践经验的证明,他也没有揭示出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实现的物质基础,所以卢卡奇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把韦伯的合理化理论与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分析结合起来,提出了物化理论,即人的活动、他自己的劳动成了对他说来是客观和对立的东西。为摆脱物化的束缚,卢卡奇强调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能动性和革命实践性,指出马克思的总体性范畴是改变物化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5.
阶级意识分析是阶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站在时代和历史的结合点上,阐发和运用反"物化"的、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深刻分析和论述了阶级意识的内涵,讨论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及其内在矛盾,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建设的重要作用。卢卡奇始终把阶级意识置于总体性与物化的视野之间,这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和认识当代社会结构的变迁,至今仍然具有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卢卡奇的理论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他在匈牙利创作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山之作,开辟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卢卡奇也因此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之父。特别是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的物化理论,对现代工业社会展开物化现象的批判①的理论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他在匈牙利创作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山之作,开辟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卢卡奇也因此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之父。特别是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的物化理论,对现代工业社会展开物化现象的批判([1]),这种批判也成为20世纪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题。基于此,本文针对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物化意识是整个发达商品生产条件下人的物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是指人自觉地或非批判地与外在的物化现象和物化结构认同的意识状态,对这一物化意识的批判构成了卢卡奇资本主义批判的意识形态批判维度。物化意识的生成是"物化社会结构"对人的意识的浸入,它主要表征为"虚假意识"的困境的形成,而对物化意识的超越则有赖于无产阶级通过"总体性"的方法而形成的对自身阶级意识的自觉,这就构成了卢卡奇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逻辑,这一逻辑也被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呈扬,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之一。  相似文献   

8.
浅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普遍的物化,经济活动、政治和意识形态都处于物化状态。人也从外在到内在都被物化了。消除物化的主体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消除物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伟 《华章》2011,(34)
伟大的思想家们往往能以其敏锐的洞察力穿越时空达到理论的惊人契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发表早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问世10年,但卢卡奇在研究马克思《资本论》的基本上就已经提出了物化的学说,可谓殊途同归.本文主要探讨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所提出的物化理论的含义和物化的消除,并把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与马克思的异化思想相对比,以求对卢卡奇物化思想达到完整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存在于他1923年发表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其物化理论并非凭空而生,本文考察了其产生的深刻背景,阐述了丰富的内容,并力图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进行了比较,从而全面正确地研究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相似文献   

11.
卢卡奇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其中的物化与物化意识引起了哲学界的“物化热”,他的物化理论是从分析资本主义商品结构开始,得出是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必然的现象,使人们丧失主体性和创造性,导致社会历史的二元对立,认为只有树立“总体性意识”才能克服物化。他的物化理论同时存在着许多不足,甚至严重的错误。笔者试图对他的理论作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总体性是卢卡奇理论的核心概念,围绕总体性,卢卡奇设置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在早期,卢卡奇指出,正是由于总体性缺失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现象的普遍化,必须通过辩证法在历史中的运动消除物化现象,并克服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主客二元对立。而无产阶级由于自身天然具有革命性和自足的总体性意识,正是辩证总体性的承担者和克服资本主义物化现象的革命力量。在晚年,卢卡奇从对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各自的发展历程和对二者关系的总体性认识出发,提出了关于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卢卡奇在其重要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了物化这一范畴,其物化理论与马克思异化理论在批评性本质上是一致的。文章在马克思的理论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物化的层次性及其功能进行了剖析,指出物性的发扬和利用、物役性的克服和消除、物化的最终否定必须建立在人类历史的飞跃上。  相似文献   

14.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物化现象,卢卡奇从对商品经济的特点解剖出发阐述物化范畴,揭露了物化对人的禁锢。卢卡奇进而提出总体性理论,希望通过渴望总体性唤醒无产阶级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和热情,克服物化,从而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异化学说的内在逻辑是从劳动产品的异化到劳动的异化再到人本质的异化和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并未涉及资本主义的政治、文化以及异化对人心灵的统治。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从对当时科学理性支配下的商品经济的解剖出发阐述物化范畴,从揭露物化现象进展到全面批判物化意识。他运用辩证法的总体性思想,通过对资本主义物化关系的全面分析,唤醒人们在革命实践中去发现人,恢复人与人的关系,达到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无论在范畴的内在规定性上,还是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的广度和深度上,卢卡奇的物化理论都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异化学说。  相似文献   

16.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存在于他1923年发表的第一部代表性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中,他的物化理论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在继承前人尤其是马克思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凝结而成。其内容丰富,见解深刻,无不透视着一个伟大哲学家智慧的光芒。我们研究他的物化理论离不开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评价,特别是对其中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给予适当的凸显,以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卢卡奇所有哲学著作中影响最大、引起争议最多的著作。"物化"是贯穿全书的一个中心概念,更是卢卡奇早期理论探讨的中心话语,也是他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思想武器。"物化"理论对我国现阶段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作用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物化现象,卢卡奇从对商品经济特点的解剖出发阐述了其物化思想,揭露了物化对人性的摧残,并进而提出无产阶级是历史主客辩证运动的舵手,只有无产阶级意识的觉醒,才能克服物化,从而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相似文献   

19.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全面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现象,其物化思想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由于未正确区分物化与异化,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物化理论是卢卡奇哲学思想的核心理论,也是整个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在当今中国社会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物化、物化意识以及总体性原则的分析,对富士康跳楼事件的根本原因进行了哲学反思,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总体性思想的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