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勤工助学是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勤工助学工作进行探究。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借鉴法,从勤工助学的功能和主要模式入手,指出高职院校勤工助学育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发展路径,结合典型案例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勤工助学岗位,健全勤工助学管理体系,打造勤工助学新平台,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勤工助学的有效发展路径,有助于实现育人功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为高职院校勤工助学工作开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能更好地实现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资金来源渠道不广、贫困生认定机制不优、助学贷款利用率不高、勤工助学岗位设置不足、奖学金助困意义不大、精神层面引导力度不够等问题,究其原因有资助制度不全、政府投入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管理机制滞后、自我认知偏差、家庭归属欠缺等。高职院校致力于构建和完善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发展型资助体系,力求资金来源多元、资助结构多元、资助方式多元,实现资助与育人双重功能,促进贫困生身心健康、成长成才、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的勤工助学具有资助和育人的双重功效,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勤工助学工作仍存在工作岗位单一、贫困学生认识偏差、缺乏必要的培训与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影响了其育人功效的发挥。对此,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勤工助学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尤其是要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承办校内经济实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勤工助学资助育人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为了全民教育公平化,国家有序地建立资助政策。然而,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出现认定体系不健全、缺乏资助渠道、缺少有效监督与管理、缺乏"造血"功能、育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高职院校应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采取构建认定体系、拓展资助渠道、健全资助监督机制、培育贫困生自力更生能力、引导贫困生感恩等措施,促进贫困生资助工作良性运转,确保全民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5.
如何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资助育人作用,对做好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大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应该深入探究如何加强贫困生资助相关工作的总体设计,健全资助育人的管理程序,完善贫困生勤工助学岗位管理实施办法,着力培养贫困学生的奋斗精神、感恩意识,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创新创业的进取精神,进而对贫困生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形成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6.
陈婷 《家教世界》2013,(2):230-231
勤工助学发挥着思想教育、素质拓展、能力提升、服务社会等育人功能。面对当前高职贫困生主体多元化、管理功能单一等新挑战,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以素质教育学分制、课程综合实践项目、勤工助学进社区、勤工助学示范基地为四大平台的勤工助学管理服务新模式,培育勤工助学文化,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7.
勤工助学是我国高校资助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贫困生经济压力的重要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勤工助学也出现了管理体制不健全、工作内容与专业相关性低、酬金偏低、育人功能相对薄弱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了完善勤工助学的对策,以期更好地发挥其资助育人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贫困生不断增多.各高校原有的勤工助学机制已经落后于新的形势,勤工助学的岗位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出勤工助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完善勤工助学的管理,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及发挥其育人功能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分析及其解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基本形成了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体系,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贫困生认定缺乏合理机制、各种资助项目之间缺乏优化组合、国家助学贷款操作存在困难、勤工助学岗位难以满足需求、经济资助与精神帮扶力度不平衡等。要解决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建立科学的贫困生认定体系,优化各种资助资源,创新助学贷款政策,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发挥助学工作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助困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贫困生是高职院校的特殊群体,如何强化贫困生的界定与管理工作,是做好助困工作的前提。建立以“助学贷款为主,奖、补、助、减、缓为辅”的多元化助学解困体系。加强诚信教育,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改进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健全勤工助学及贫困生基金助困运行机制,是物质解困的关键;而加强贫困生正视逆境、自强自立的教育,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立意识,则是精神解困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政策和利益相关方对职业素质的需要,使得职业素质教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要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要协同校内外两种力量,尤其要注重整合校内资源来确立职业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建立职业素质教育的组织体系、工作体系、资源体系和文化体系。在此基础上,要将职业素质教育的体系嵌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利用职业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走入第二课堂、进入应用环节等方式,固化、优化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开展艺术教育,不仅能助力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而且能拓展高职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对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经费投入等方面仍存在问题。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应当在兼顾国家规定、社会标准的同时,充分尊重高职学生兴趣爱好,构建双模式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的女大学生受来自社会、学校、家庭以及自身的因素影响,在心理健康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此,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对当前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问题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郝伟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101-102
勤工俭学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解决贫困学生经济困难的一项有效措施,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高职学生的人数急剧增加,贫困学生也随之增加。因此,高职院校勤工俭学工作的问题也较多。通过分析高职学生勤工俭学的现状,并探索出勤工俭学的新途经,即在相应的岗位上进行勤工俭学,以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和提高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以在苏州高职院校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从气候环境、饮食习惯、公共服务、学习适应、消费观念等社会文化适应维度,以及思乡情绪、过度关注、语言障碍、心理落差等心理适应维度,对苏州高职院校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苏州高职院校留学生跨文化不适应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从建设师资培训平台、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跟进软硬件配套支持等角度提出了苏州高职院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姜为青 《成人教育》2013,(11):87-88
在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高职院校成人学历教育面临着生源逐渐萎缩、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部分高职院校成人学历教育出现举步维艰的局面。针对高职院校成人学历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文章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成人学历教育面临的挑战入手,提出高职院校成人学历教育在办学理念、办学渠道、教学改革和管理队伍等四个方面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顺应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方向,教育部增设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高职专业。文章主要针对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数据领域岗位多、技术区别大、技术更新快等特殊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基于"三维度"的精准课程教学模式方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动力,促进课证融合,提高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动性,为企业提供急需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技能高考"招收中职毕业生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一种重要途径。根据"技能高考"选拔录取机制的特点,"技能高考"学生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技术技能型高技能人才上,应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党员人数也越来越多,大多数高职院校存在学生党员发展较快、较多,但学生党员质量不高;只重视对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育,而对学生党员队伍的教育不足;在进行党性教育时,学习模式过于单一;重发展,轻管理,轻教育等问题。如何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通过笔者对一些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提出党建工作要从学校领导对学生党建工作的认识和重视、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的建设、学生党员培训制度和理论学习制度等方面着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压力逐渐增大,究其原因较为复杂,除了高考生源逐年减少的因素外,还与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专业建设、本科扩招、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度等有极大的关系。对目前高职院校招生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高职院校应改进招生模式,包括扩大招生范围、拓展招生宣传途径、加强与本科院校合作、突出就业优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