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在全世界通用的历法叫公历,但它只是各国都用、世界通行意义的公历,不是完全科学、公认合理意义的公历,因它含有个人权威因素和宗教意识因索,不是纯自然历法。公历的前身,是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懦略·恺撒制定的接近于回归年平均长度的历法,因而叫儒略历。回归年平均长度为365.2422日,懦略历定平年为365日,闰年为366日,4年1闰,分一年为12月,定双月为小月30日,单月为大月31日,平年2月29日,闰年2月30日,每年比回归年平均长11分14秒。懦小他扭的继承人奥古斯都,因吕月拉了名也是奥古斯都…  相似文献   

2.
阳历每年有一个闰年,即年份的数字可以被4整除的那一年。闰年比平年多一天,为366天,这多出的一天,历法规定加在2月份。因此,平年的2月份只有28天,而闰年的2月份就有29天。阳历同时还规定,当年份的数字的尾数为整百的年份时,必须能被400整除,才是闰年。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年、月、日”的内容中,出现了平年和闰年的简单介绍和判断。平年是365天,二月为28天,闰年是366天,二月为29天,闰年的二月比平年的二月多一天,那闰年多出的一天是从哪来的呢?这是教师应该了解的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知道一年是地球绕太阳旋转(也称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而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实际的时间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我们把平年按365天计算,实际上就少算了5小时48分46秒,四年就相差了23小时15分4秒,也就是说每四年少算将近一天。所以每四年就规定了一个闰年,把这一天加在闰年的二月,以补上少算的时间,也称为…  相似文献   

4.
元旦的来历     
元旦,就是新年的第一天,也叫元日、岁首。公元前46年,罗马皂帝儒略·凯撒得到埃及天文学家雪根尼的帮助,制定了新历,取名为“儒略历”。这个新历法以“冬至”作为岁首。但当地人们习惯把岁首延长到冬至后的第十天.也就是阳历的1月1日。“儒略历”因此把1月1日作为元旦。“儒略历”规定平年365  相似文献   

5.
今年农历(癸酉年)是闰年,全年13个月,有383天。农历为何要设置闰年月?今年为何闰三月呢? 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作为根据的历法,所以又称阳历。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回归年其周期是365.2422天。因此公历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天。被民间习惯称作阴历的农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合历:所谓“阴”,它的历月以朔望月为基础,平均为29.5306天,因此大月30天,小月29天;所谓“阳”,它的历年基本适应回归年,以每年“立春”前后的一个朔日为岁首——正月初一。这样农历平年12个月只有354天左右,比公历年少11天左右,两三个农历平年就会与公历相差一个月左右,久而久之,会出现寒暑  相似文献   

6.
历法趣谈     
(一)格里历我们知道,当前国际通用的历法叫公历,又叫格里历。按格里历规定:每年的一、三、五、七、八、十、十二等7个月都是大月,每月是31天;四、六、九、十一等4个月都是小月,每月是30天。平年二月是二十八日,遇到闰年时加1天,是29天。这样,平年每年总共有三百六十五天,闰年每年就有366天。顺口溜是:“四、六、九、十一,其余三十一,二月廿八天,有闰加一天。”  相似文献   

7.
案例1设计一个算法,输入年份y,判断该年份是否为闰年并输出结果,画出程序框图.算法分析:在公历(格里历)纪年中,一般年份365天,闰年为366天.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公历把一年定为365天.所余下的时间约为4年累计1天,加在2月里,所以平常年份每年365天,2月为28天,闰年为366天,2月为29天.因此,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闰年的计算方法:公元纪年的年数可以被4整除,即为闰年;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的为平年;被100整除也可被400整除的为闰年.如2000年是闰年,而1900年不是.设y为年份,按照历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19~20页是有关“平年和闰年”知识的教学。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1997~2008年2月的天数,来发现平年和闰年的排列规律。在此基础上,明确并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在教学中,当讨论到平年和闰年的排列规律时,学生都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着大致相同的见解:“平年和闰年是按照平年、平年、平年、闰年的规律排列的。”“我发现四年中有3个平年,1个闰年。”……正当我想小结时,一双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还大声说:“我还有不同的发现。”看着他着急的样子,我心里有点纳闷:还能有什么不同的发现呢?于是,我叫了他的名字。“我还发…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第七册在“年,月、日”这个单元里,简单地介绍了平年和闰年的知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教材只讲了“通常每4年有一个闰年”,这个计算闰年的方法不够准确,教师应该对计算闰年的方法及其根据有进一步的了解。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叫做一日,一日约24小时。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日5小时48分46秒,这个时间叫做太阳年。为了方便,我们把365日定为一年,叫做平年。因为按平年365日计算,一年少算5小时48分46秒,4年就少算23小时  相似文献   

10.
人类历史中,为指导农业生产,制定过许多历法,其中使用最广的是格里历,即公历.公历有闰年之说,闰年一年为366天,平年为365天.判断某年是否为闰年有一口诀: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实数理论中的连分数理论,则从理论上说明了现行历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年、月、日”。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初步了解平年,闰年的产生原因;能初步判断第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概念,能  相似文献   

12.
林革 《湖南教育》2007,(9):43-44
如果我问你一个"荒唐"的问题:"有2月30日这一天么?"你一定会不屑一顾",怎么可能呢?因为二月份在平年是28天,在闰年就是29天.决不可能出现30天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年、月、日”教学设计陈梅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六册第81页至84页。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帮助学生建立时间概念,促进思维的发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14.
一、谈话导入师: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天?生1:国庆节、六一儿童节.生2:我的生日.师: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生3:1997年9月29日.师:1997年9月29日记载了哪些知识?生3:记录了年、月、日(.师顺势揭示课题:认识年、月、日)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年、月、日的知识?生4:一年有365天.生5:2月的天数有时多有时少.生6:一年里有的月份天数不一样,有的是30天,有的是31天.评析:以谈话方式导入课题,自然贴切.同时在新授之前注意了解学情,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较好地把握了教学的起点.二、探究感悟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年历卡,并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观察,汇报.学生汇报时,老师在黑板上相应板书.生1:一年有12个月.生2: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有31天(.师指出31天的月份叫大月,30天的叫小月)生3:2月有29天.生4:不对,2月只有28天.师:你们看的分别是哪一年的年历卡?生3:我看的是1996年的年历卡.生4:我看的是2006年的年历卡.师:2月是29天的这一年叫闰年(板书:闰年),2月是28天的这一年叫平年(板书:平年).现在仔细观察你们收集的资料,你们还有哪些问题?生...  相似文献   

15.
20 0 0年的公历 2月份是 2 9天 ,全年有 366天 ,比正常年份要多一天。你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吗 ?目前世界通用的公历又叫阳历 ,它的历年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回归年”为依据的。“回归年”的长度是 365.2 4 2 2天 ,即 365天 5小时 48分 46秒 ,为了使用方便 ,就以 365天作为公历平年的一年。这样平均每年要多 5小时 48分 46秒 ,累积到 4年就有 2 3小时 1 5分 4秒 ,几乎接近一天的时间 ;如果累积 40 0年 ,就多出 97天来。这怎么办呢 ?唯一的办法就是设置闰年 ,每逢闰年比平年增加一天。公历闰年是这样设置的 :凡非整百的公元纪年年数能…  相似文献   

16.
寒带  赵修德 《小读者》2010,(2):45-45
2010年是公历的平年。人们都知道.公历的2月,闰年29天.平年只有28天。但人们并不知道,这是世界古代历史上两个独裁者制造出来的荒谬事。  相似文献   

17.
历法漫读     
(一)农历农历是我国采用了几千年的一种传统历法,又叫夏历,民间俗称阴历。它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一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加一个闰月,计13个月。每月以月相为起迄,即每月初一必定是朔,夜晚看不到月亮,每月的十五日左右是望,月亮是圆圆的。月亮的圆缺盈亏变化周期,也就是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的时间,称为“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是29.5306日,也就是29天12小时44分3秒。如果按一年12个月计算,一年就是354.3672日,比回归年一年365.2422日少11天左右,如果按一年13个月计算,一年就是383.8978日,又比回归年多了18天左右。我们…  相似文献   

18.
西师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在学生学会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编排了“年、月、日”的知识。新课程在编排上与原教材最大的区别就是不再用公历年份除以4(或400)来判断平年和闰年。但教学目标却把知道一年中各月份的天数(关键是2月份)以及平年、闰年的概念和天数作为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大家知道,农历每11年设置4个闰年。公历每四年一闰,一百年少一闰,四百年又多一闰。农历去年闰十月,公历去年闰2月。农历闰年加一个月,公历闰年加一天。我国通用的这两种历法,按上述办法设置闰年,固然有天文学上的原因,但也有其数学道理。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2天,而月亮绕地球一周(农历的一个朔望月)的时间是29天12小时44分2.9秒,合29.5306天,于是用辗转相除法,将一年中含有的月数365.2422/29.5306化为连分数得:  相似文献   

20.
关于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学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何引导学生真正理解"闰年的设置规则"呢?一、寻本溯源,巧妙设疑1.猜想:2月为什么有时28天,而有时29天?2.介绍回归年: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约365.2422天),即一回归年。如果按一年365天计算,那么每年少算了5小时48分46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