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美     
<正>哲学家张世英把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其中审美是最高境界。正如张老所说,现实人生中,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生活本来是很现实的,审美占主导的人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自由的心灵空间。杰克·伦敦说:"人应该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审美境界,就是生活的艺术,我们每  相似文献   

2.
一、人生境界的内涵人生境界是指人的生活所达到的意义视域并标志着人的精神升华的不同层面,人生意义、理想和人的社会价值构成人生境界。人生境界是一种面对生活的高远人生态度,亦即是一种文化境界、道德境界。从文化学的观点看,道德教育的目标即是个体人生境界的提升。人生境界以人自我设定的存在意义为生成方  相似文献   

3.
张鹏  赵毅 《当代教育论坛》2007,(17):111-112
一、人生境界的内涵 人生境界是指人的生活所达到的意义视域并标志着人的精神升华的不同层面,人生意义、理想和人的社会价值构成人生境界.人生境界是一种面对生活的高远人生态度,亦即是一种文化境界、道德境界.从文化学的观点看,道德教育的目标即是个体人生境界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特色与本色     
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一文中把人的生存状态分为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其实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过程似乎也经历着这样几个境界。春秋时期的民间兴学,是人对文化、对教育的一种自然认同,教育的存在基本是一种自然状态。随着科举制  相似文献   

5.
特色与本色     
张禹 《吉林教育》2009,(5):33-34
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一文中把人的生存状态分为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其实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过程似乎也经历着这样几个境界。春秋时期的民间兴学,是人对文化、对教育的一种自然认同,教育的存在基本是一种自然状态。随着科举制度的产生,教育开始走入功利境界,受教育者为生存计,为稻粮谋,为黄金屋,为颜如玉,  相似文献   

6.
人们通常仅将气功看作养生术、治疗术、表演术。我认为:气功首先是一种宇宙观、社会观、人生观。是一种人生哲学、人生态度、人生境界。真正的气功学,都讲“德”的修炼、“心性”的修炼,讲顿悟人生,舍此难成“正果”。气功追求一种无恐惧、无挂碍、大超脱、大解放、大彻悟的自由人生,这是一种其妙无穷、其乐无穷的美满人生。而文学艺术的终极目的,也就是美好的人生境界、美好的生命状态、美好的人。因此,气功学蕴涵着深邃的艺术精神。气功学与文学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 象征 文学的特征是象征。文学的本质不是认识,因为认识是科学的使命,文学若以认识为指归,无疑是越  相似文献   

7.
<正>追求教育理想,就是要追求教育的完善境界。我们可以把教育理想理解为两层相互联系的含义,即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前者是指教育所欲追求或实现的目标,后者是指教育的一种可能性状态,一种教育的完善状态,即人的完善境界和教育的完善境界。作为一种完善境界的教育理想,不仅包含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两层含义,而且还具体表现为两种形态,即理论形态的教育理想与实践形态的教  相似文献   

8.
休闲是一种特殊的生存状态,马克思认为它不仅仅是一种生存上的自觉,同时也是一种审美式的生存。人们的劳动、工作、娱乐,都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生活中,由于个人的生活条件和选择不同,休闲方式和表现形式也截然不同。这种休闲不附着于劳动,它为自由活动开辟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嵇康是魏晋时期著名的玄学家,是庄子思想的继承者。他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玄学观点,这种主张是指顺应人性的自然发展状态,将儒家的纲常道德转化为一种内在的自然美德。"任自然"是指以本真之心作为道德践行的出发点,从而超越物欲私利成为自由的人,达到至美至善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0.
庄子美学理论中包含着深刻的美育思想,其核心是主张人要有一个审美的心胸,树立一种"逍遥游"的审美人生态度,通过"心斋"、"坐忘"达到对最高宇宙本体"道"的观照和体认,从而建立起自由、独立、完美的人格理想和生存境界,实现人生理想和审美理想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