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更需要企业从全局、前瞻性着眼,战略定位,以谋求生存与发展.对于传统的制造业的竞争要求更是如此,中国的企业管理越来越显得后劲不足,必须向精细化管理,向战略管理要生存,获取竞争力.战略成本管理已成为新的成本管理方法与模式,主要分析了传统成本管理的局限性,并初步探析了战略成本管理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与中国高技术发展战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些年来,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经济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它主要是指世界各国经济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经济相互依赖,整个世界经济趋向于整合的现象。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本文分析了全球化对中国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影响,讨论了中国高技术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重点探讨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60年代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采取跨越式发展战略,使经济获得迅速发展。70年代,很多发展中国家也运用跨越式发展战略,达到了经济增长的高速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步步深化。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中国经济需要“e跨越”战略来实现创新增值。本期“知识中国”专栏就“e跨越战略”进行讨论,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5.
国际化经营是国内高科技企业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重要战略选择,其全球化反应能力是影响国际化战略制胜的一个关键。在分析高科技企业全球化外部经济环境的基础上,对全球化反应能力的内涵及重要性作了阐述,并提出了中国科技型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何提升全球化反应能力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中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传统工业已面临严峻挑战,传统产业在新的形势下,选择何种发展战略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对国内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将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全方位的影响。其中,最直接的影响来自于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对国内企业原有生产经营格局所造成的冲击。跨国公司作为生产全球化的载体,目前控制了世界1/3的生产、2/3的全球贸易、80%~90%的全球产品研究与开发,90%的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成为经济  相似文献   

8.
以经济全球化为时代背景,从贴牌生产(OEM)、对外直接投资(FDI)、"走出去"自建销售网络、境外白建生产及研发基地、参与跨国公司的生产链、制造业主战场在国内、企业联盟规模效益等方面.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二次创新与我国制造为全球化竞争战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全球化浪潮下,跨国公司纷纷调整了各自的战略,在其原有雄厚实力的基础上,加大了创新力度,并通过全球化战略来实现,加剧了全球的贫富二极分化。如何面对这样的严峻考验是摆在发展中国家面前的紧迫问题。创新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在全球化环境下,创新过程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有必要结合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来探讨创新问题。在全球环境下,中国的创造业靠什么来建立、维持、巩固与发展竞争优势呢?这是一个引起中国与企业家关注的迫切问题。本运用二次创新理论,研究发展中国家企业应对全球化竞争的战略,提出了基于全球竞争的二次创新过程模型,并指出了我国制造业将自身置于全球竞争的环境中积极开展二次创新,赢得后发优势的全球化竞争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知识经济大潮迅猛来临之际,一些发展中国家在面临科技、人才和资金困难的同时,也看到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他们积极调整本国的发展策略,加强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以期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改变自己贫穷落后的面貌,缩短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