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真实环境的创设和模拟,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平台,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可是眼下一些教师片面地以为只要创设了生活情境就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不管创设的情境是否适当,能否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在教学中存在如下误区。  相似文献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自行建构的,因而学生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其中“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可见,合理创设情境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深化教学改革具有深远影响。这里的情境创设不能仅局限于教学媒体.而应包括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如,人员(教师、学生).环境.活动、现实生活等都可以为情境创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支教工作中的一件教学事例来反思教学设计中的情景引入部分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中、在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作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有意义的情景引入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 ,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 ,利用必要的信息等 ,通过意义的建构获得的。”因此 ,建构主义把情境、协作、交流、意义建构作为组织学习过程的四大要素。在教学中 ,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意义建构的教学情境 ,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 ,积极思考、勇于争辨 ,达到意义建构的最终目的。一、创设悬念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愿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但要根据教学目标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认知的冲突 ,更应该创设一些悬念情境 ,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产…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或属性。数学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中的意义构建。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实质是:学生通过对数学对象的思维构造,在心理上建构数学对象的意义。情境是指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情境包括可见情境和心理情境。情境创设,不仅要按学习内容进行“情境”“设”,更要立足于情境的“创”。情境创设要与意义建构的目标相一致。创设的情境是否具有建构性,关键是任务情境的性质。因此,任务情境是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设计中情境的核心,任务情境蕴含着等待学…  相似文献   

6.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所以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获得的方法是学生自己去发现。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进行创造。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知识不是单一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情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一、创设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所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或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中的四大要素.这要求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  相似文献   

9.
情境,又称教学情境或学习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现实环境。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一个优化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学习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根本保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学习情境,设法让学生带着好奇、带着问题进入教材,以顺应的心态去游览新的学习天地,然后让学生带着“余味”,带着新问题离开课堂。教学实践证明,依据学生的认知心理,教师在不同课堂教学中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就可达到优化教学…  相似文献   

1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连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真实环境的创设和模拟,  相似文献   

11.
陈宏兴 《考试周刊》2011,(72):55-56
语文教学,按照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应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将创新意识融入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使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创设一种"韵味无穷"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2.
罗颖 《湖南教育》2009,(10):57-57
在建构主义理论下,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科学的教学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创设“情境”,强调“协作学习”,强调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教学设计通常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生动具体的场景,让学生去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建构理论,掌握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3.
一、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情境”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追求教与学的合作化,并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在构建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以及媒体的选择与利用,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问题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时强调学生  相似文献   

14.
本以建构主义理论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为背景,从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情境”创设,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协作”学习,以课堂为阵地进行“会话”商讨,以创新为目标进行“意义建构”四个方面探索了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逻辑讲解传授式的教学过程转变为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问题探索、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这种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相似文献   

16.
钟晓 《现代教育》2011,(1):59-60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时获取知识的过程和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情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  相似文献   

17.
情境创设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如何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呢?现就思想政治课情境创设的依据、原则以及需注意的问题谈谈个人浅见。一、情境创设的依据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情境性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课堂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  相似文献   

18.
情境,又称教学情境或学习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现实环境。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一个优化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学习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根本保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学习情境,设法让学生带着好奇、带着问题进入教材,以顺应的心态去游览新的学习天地,然后让学生带着“余味”,带着新问题离开课堂。  相似文献   

19.
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以"学"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建构理论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一、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发现问题建构主义的情境性学习理论强调教学中把所学的知识与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利用各种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协作、会话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以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