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家庭教育,指父母或家庭中的长者自觉和不自觉、有意识无意识地对子女施加的教育或影响,也包括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间的相互教育。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家庭教育的基础地位,正越来越受到全社会重视。我们认为,技校生既...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就是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整个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由于家庭教育是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这个社会组织里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是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的、有计划与无计划相结合的教育。父母在儿童社  相似文献   

4.
由于家庭教育是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这个社会组织里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是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的、有计划与无计划相结合的教育。父母在儿童社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在冢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由此而形成的环境被称之为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是相对于学校教育环境和社会教育环境而言的,人们又习惯地称之为内部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可分为一般环境和特殊环境两种。一般环境指家庭经济收支基本平衡,婚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连续不断地接受来自家庭的教育,家庭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说,是一种长期的、连续的教育,它对人的终生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现在,大学生中大多是独生子女,心理非常脆弱,经不起一点点挫折,此时家庭教育问题更显突出。大学生出身于不同的家庭,并且家庭境况千差万别。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父母自身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和各方面的素养对子女的家庭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做父母就要注意和把握好子女的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对未成年子女或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为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家庭的美满、幸福,社会的稳定、进步,也具有深远的意义。从系统论观点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家庭教育在这一系统中又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源 《吉林教育》2009,(6):77-78
在一般意义上,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养儿防老、教育子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理念传统的家教观念长期以来深入人心,并引导着家长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实施着家庭教育。时代发展到今天,民主、平等的先进思想已经被多数家长所接受。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不再是那种家长高高在上,孩子惟命是从的模式。相对地,家长和孩子在生活中相互影响,相互学习。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误区刍议闫海军家庭教育,即指父母或家庭成员中的其他年长者在家庭范围之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保证身心在人学前健康地发展,为将来接受学校教育奠定良好基础,为人学后配合学校教育使其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为以...  相似文献   

10.
家庭中的人     
朱李平 《家庭教育》2014,(5):M0002-M0002
一个人的最重要的他人,就是父亲和母亲。家庭中的人,是影响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学习。一个家庭,夫妻是核心。有了孩子后,父母与子女,成为家庭最基本的成员。虽然,家庭中还可能会有其他成员,但是父母的能力、态度、时间、精力,直接影响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当然,父母的观念、习惯、兴趣、嗜好等,也会潜移默化地在子女的身上打下家庭和家族的印记。  相似文献   

11.
试析家庭教育中严教过度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家庭中其它年长者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由此可知,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子女的发展产生最直接的影响。然而,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父母自身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具有极大的可变性,这给家庭育儿带来了很大的可变性,教育难度增加,家教中的误区也走向极端─—严教过度和“不教”,严重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本文试从严教过度的现象入手,分析其成因,寻求矫正对策,以期对家庭教育有所启迪。一、严教过度现象普遍存在严教是指给予儿童正确的、严格的…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指导是指有关专业人员或社会机构对实施家庭教育的成员(主要是父母)从理论、方法、内容和技术等方面进行指导,确保家庭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大部分父母关注孩子成长,并增加智力投资,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渗透到子女的教育中。但富裕家庭与非富裕家庭之间、知识分子家庭与非知识分子家庭之间、城市家庭与乡村家庭之间,其家庭教育有相当大的不平衡,并造成了儿童间接受教育水平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对于家庭教育的科学意义 ,众说纷纭 ,什么是家庭教育 ?一般地说 ,家庭教育就是指父母或其它长辈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年轻一代进行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培养活动 ,不论是在什么历史时期和什么国度 ,父母亲都是子女不能任意选择的首任教师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 ,都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 ,家庭教育又不同于学校教育 ,其有天然的早期性和血缘性的特点 ,有比学校教育更持久、更深刻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教育 ,会使孩子受益终身 ,由于血缘关系造成的特殊感情 ,父母或长辈的言行对下一代有着超越一般的感染力 ,家庭教育能起…  相似文献   

14.
一、国内外学者对于家庭教育评价指标的探索从检索到的文献中看到,国内外学者或研究机构在研究家庭教育时提出过数十种不同的家庭教育构成要素的指标体系,目前看到的比较早的是1959年弗雷泽提出的家庭环境的指标是:(1)家庭文化背景,包括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父母的阅读习惯;(2)家庭经济背景,包括家庭收入、父母职业、家庭规模、住宅房间数量;(3)家庭动机背景,包括父母对子女职业前途的态度以及对子女学习的鼓励;  相似文献   

15.
亲和教育是中国教育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继承与发扬这一传统,对充分发挥现代家庭在教育子女成长成才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家庭与学校、社会或其他青少年教育的场所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一种天然的以“爱”为主要内容的亲情,这是家庭亲和教育的天然基础。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是伟大的人类之爱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爱是任何他人不能剥夺和代替的,这是施行家庭教育的最好心理条件。教育理论与实践均证明了家庭亲情在教育中的巨大力量。   亲和教育,主要是指在家庭教育中为青少年营造一种精神和物质相…  相似文献   

16.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中,由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对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或家庭生活实践的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对子女施加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和未成年人实施的教育和影响。这种教育实施的环境是家庭,教育者是家庭里的长者,受教育者是子女或家庭成员中的未成年人。子女从出生到入学之前的这一段时间,由家长对他们实施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称做“学龄前家庭教育”。子女从出生一直到长大成人,在一生中受到家长对他们实施的全部教育和影响,包括直接的或间接的、有意的或无意的。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全体成…  相似文献   

18.
李玉莲 《甘肃教育》2011,(14):24-24
马克思说过:“法官的行业是履行法律.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孩子。”我国古代也流行过“子不教,父之过”的说法,可见,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父母是孩子不可选择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们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对子女不仅有生育、养育的义务,更有教育子女成才的责任。由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的缩影.所以家庭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社会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应该使父母懂得。在社会面前。他们的责任和对社会的主要任务是教育自己的孩子。”众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9.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投入对于学生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使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年基线调查数据,将家庭教育投入分为教育期望、教育支出和教育参与三个维度,采用条件过程分析模型,探究家庭教育投入三个维度对子女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教育期望年限既可以直接影响子女的认知能力,又可以通过家庭教育支出和家庭教育参与对子女的认知能力产生间接影响,而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教育信心则在家庭教育期望年限影响家庭教育支出与家庭教育参与过程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家庭教育期望既对子女非认知能力产生直接影响,也通过家庭教育参与产生间接影响;家庭教育支出对子女的非认知能力不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发挥家庭对走读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大连大学纪秀卿,回万珍时代的发展,教育工作的社会化,并未使家庭失去作为一个具有重要教育作用的群体地位。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这就从法律上肯定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当今,各高校都有一定数量的走读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