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环境的概念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德育环境的内涵,其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对高校德育提供了心理动力、价值导向、舆论氛围、激励机制、行为规范和情感支持.构建优良的高校心理环境,强化其德育功能,是新时期创新高校德育工作,增强其效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心理环境的概念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德育环境的内涵,其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它对高校德育提供了心理动力、价值导向、舆论氛围、激励机制、行为规范和情感支持.构建优良的高校心理环境,强化其德育功能,是新时期创新高校德育工作增强其效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环境能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利用环境各种构成要素,构建新时期和谐的校园德育环境,是和谐理念在高校德育创新中的深入体现。  相似文献   

4.
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必须优化高校德育工作环境.其最关键的是要加强德育工作无形环境的建设.构建高校德育工作无形环境,一要塑造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完美人格,为大学生提供无形的德育资源;二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无形的德育课堂;三要营造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无形的德育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心理环境的概念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的整体论观点,它强调了心理环境各构成要素对整体功效的影响和制约。从心理环境概念的历史考察出发,不难发现高校心理环境中诸多要素对于促进高校德育工作效能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因而构建优良的高校心理环境,强化其德育功能,是新时期创新高校德育工作,增强其效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必须优化高校德育工作环境。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加强德育工作无形环境的建设。构建高校德育工作无形环境,一要塑造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完美人格,为大学生提供无形的德育资源;二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无形的德育课堂;三要营造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无形的德育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当前,传统的高校德育正受到剧变的社会心理环境的影响。作为社会心理环境重要构成要素的社会舆论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尤为直接。理解社会舆论的内涵及其形成的四个阶段,正视由于舆论领袖与权威机构的介入导致社会舆论出现的"悖论"现象,在此基础上分析社会舆论对高校德育产生的复杂影响。最后提出高校德育应从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重视对舆论的引导方式及提高对舆论的整合能力等方面来调控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德育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呈现多元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高校德育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德育环境,优化校园德育环境,形成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9.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德育的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它有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有助于德育工作的科学化,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理、自立的精神,还能为德育创造和谐、稳定的心理环境,因而其在高校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0.
发达的互联网技术营造出一种虚拟环境,高校德育无法脱离这种虚拟环境。高校德育的虚拟环境在本质上是虚拟形式与现实内容的统一,这种环境下的高校德育与传统的高校德育存在着主体、客体与中介的同构关系。虚拟环境下的高校德育经常出现"非意图的结果",其原因可以从实践主体的心理畏惧、综合能力不足以及缺乏资源支持等主客观方面加以分析。通过构建"虚拟真实"与"虚拟自我"可以走出高校德育虚拟实践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孙兴玲  吴凡 《中国德育》2006,1(11):49-51
高校德育环境是影响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的进步和高校的不断开放使高校德育环境日益复杂,其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对高校德育环境的特点和作用机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有助于指导高校德育实践。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良好人际环境指的是环绕在大学生周围能正面影响其思想、政治、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的人际关系所构成的环境.它是高校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无形的高校德育人文环境.主要包括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在各种活动中形成的人际环境.当代大学生良好人际环境的构建就是要突出对“人“的教育,纳知性德育于生活德育之中;就是要重视校园无形环境的建设,实现外在德育与内在德育的转换;同时要营造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真正实现自身和谐.  相似文献   

13.
李俊 《考试周刊》2010,(21):196-197
网络作为高校德育改革的诱发因素之一。创造了新的虚拟的生存环境,同时也影响改变了高校内外的德育环境。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网络影响下的社会德育环境、高校内部德育环境和网上德育环境的变化状况.这是高校德育改革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高校德育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的成就感,也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心理契约给我们提供了研究高校德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新视角。立足高校,结合高校德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心理特征,从其职业倦怠的主要表征出发,以心理契约为基点进行策略分析,可以有效地规避高校德育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和德育改革的实践呼唤心理教育介入高校德育。德育与心理教育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特点使这种介入具有可能性。因此 ,德育中渗透心理教育既是心理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 ,也是新时代德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略论高校德育环境的三个主要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德育环境分类有多种。从影响层次划分,有核心层环境、支撑层环境和依托层环境。其中,高校的学术环境及氛围,高校的文化环境及氛围,高校的舆论环境及氛围,高校的大学精神及办学理念等构成高校德育核心层环境;良好的人际环境,师生员工的综合素质,国家的政策保证,高校的制度环境等构成高校德育支撑层环境;而校园周边环境,校园物质环境,高校师生员工的文化价值观和家庭德育环境是构成高校德育依托层环境。  相似文献   

17.
李海燕  张成 《江苏高教》2007,(6):117-119
加强德育环境建设,是增强高校德育科学性、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马克思主义德育环境思想、环境心理学和隐性课程论等理论是构建高校德育环境的理论依据.近年来我国高校德育环境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问题则形成了加强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与高校德育关系密切。高校应研究大学生的心理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同一年级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和德育改革的实践呼唤心理教育介入高校德育。德育与心理教育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特点使这种介入具有可能性。因此,德育中渗透心理教育既是心理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也是新时代德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德育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环境对德育活动的影响是客观和普遍存在的。高校德育环境具有开放性、相关性、虚拟性、渗透性的特点。高校德育环境的优化策略是,树立环境开放意识,注重家庭教育,加强高校网络管理和应用,充分发挥高校的教学管理、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