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刘迪 《学子》2014,(5):112-112
正一、前言在本质上,法律属于一种国家意志,是一种意志的具体化形式,在同一个国家中人民都需要遵守一样的法律制度。而相应的道德是属于人们的一种思想意志,人们的观点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其对道德的观念和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道德是自由的,不是强制性要求每个人都遵守的。从主观的角度来看,法律是统治阶级的一种国家意志的表现,从客观来说,法律是根据该国家的经济物质和社会文化条件所共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一、强调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二、推崇仁爱原则,强调“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三、提倡人伦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四、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是中国优良道德传统的一个重要方面。五、...  相似文献   

3.
能体现一种文化的人格理想的行为模式,就是理想人格.在中西方的人格理论中,尽管各自文化传统所赋予的理想人格之内容各有不同,但认为理想人格是文化传统中能够经受时间检验的道德至境和行为典范,是一种人生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共同追求,则别无二致.西方的理想人格理论,是在医治和研究人的精神疾病的临床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标示着人格成(?)与完善的未来走向,看到了理想人格的实现与社会文化条件具有越来越密切的联系,但其理(?)逻辑又直接否定了理想人格实现的现实可能性.中国的传统思想理论,却没有陷入理想人格(?)(?)(?)路上的逻辑窘境.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造就了网络这个全新的虚拟社会,网络的出现及其发展的深入,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网络社会中,现实社会中以外力监督为重点的传统道德教育范式很难取得效果.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推崇的“慎独”精神,其终极目的是形成一种道德自律,最终达到“至德”的理想人格.在儒家的“慎独”思想与网络道德培养之间,其实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极强的契合性.在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培养方面融入儒家传统的“慎独”思想,运用“慎隐”“慎微”“慎欲”等思想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使大学生网络中形成自律意识和自律行为.  相似文献   

5.
“君子”是孔子在《论语》中所提出的集现实性与理想性于一身的道德人格典范,也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所推崇的理想人格。这种理想人格包括了作为君子内在德性的“仁、知、勇”以及作为外在德行的“礼”等诸多道德要素,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发挥着形象导引、教化学子、安邦定民等重要作用。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不仅能够推动明德爱国的时代君子的形成,也能够推动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的完成。因此,立足新时代对青年道德提出的诸多要求,在对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进行辩证吸收的基础上,发挥其对于新时代青年道德人格培育的积极作用,也就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魏宏山 《文教资料》2010,(17):206-207
在当今信息社会,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像一把"双刃剑"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言行。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相结合,培养大学生遵守、维护网络道德的意识和健康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
李伟明 《中国德育》2004,(12):41-42
人格,是人的一切品质的总和,具有整体性和共性特征。它包括人的道德、思想、政治品质、性格、气质、能力等。人格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集中反映。心理卫生学认为,作为认识社会、改造社会主体的人,其人格发展状况、人格所展现的面貌不仅直接影响着社会生活的质量,而且也间接地关系着整个人类社会是否能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唐平涛 《文教资料》2011,(28):231-233
为什么道德人格是成就伟业的根本呢?本文对此问题作出进一步的扩展性回答,认为道德人格是维系成功、纠正错误思想行为的根本力量,是关乎个人前途命运的根本因素,也是关乎国家、民族、社会成败的根本因素。最后提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将道德人格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其中追求仁义道德、人生价值、人际和谐、人格发展的思想体系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炎黄子孙,造就了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然而,时至今日,我们的道德传统中尚残存着根深蒂固封建主义思想,日益成为我们发展和前进中的桎梏。本文就中西方道德传统作了一个简要的比较,以便澄清认识,取其所长,进而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道德体系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道德本体论,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关于道德本质认识的主流。它是中国传统思想之主干——儒家思想与其它思想流派(主要是佛、道两家)相结合的产物,是儒家思想的完备形态,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思想发展之最后定型。它深深地影响着传统国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理想人格,积淀为中华民族特殊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1.
道德本体论,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关于道德本质认识的主流。它是中国传统思想之主干——儒家思想与其它思想流派(主要是佛、道两家)相结合的产物,是儒家思想的完备形态,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思想发展之最后定型。它深深地影响着传统国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理想人格,积淀为中华民族特殊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2.
余守萍 《文教资料》2010,(1):167-169
“信”是儒家伦理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项基本规范。儒家“信”的思想对于中华民族诚信不欺、讲求信用的文化传统的形成,对于理想人格的培养,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并在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借鉴传统儒家“信”的思想,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促成大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对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德育观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一个以“德治为本”的社会,而“德治”社会可否维系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道德教育的成败,因此在庞杂浩繁的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对其进行认真的梳理研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古代德育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综观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可简单地概括为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两大部分,其中道德实践又可以分为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中国古代道德教育,也称德教,是指社会对其成员的道德知识…  相似文献   

14.
儒家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价值论是儒家哲学的核心,而“君子人格”则是与它的价值论相联系的,是其价值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的价值论在价值目标上向往个人道德的高尚和社会道德的普及,即:追求一种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君子人格和德化社会。这一价值目标在中华民族个性品格和人格的塑造过程中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到现在仍扎根干为数不少的中国人心理的底层,虽然儒家的价值论中有不少消极因素,对实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利,直至有些人喊“儒家文化该退休了”,也许正因为此,我觉得在对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15.
在美术设计教学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丽娟 《教学与管理》2009,(12):154-155
“人格”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包含着复杂的内容。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是个人的道德、思想、灵魂、行为、态度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统一。人格是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中的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人格的发展。那么,什么是健康人格呢?我们认为,“健康人格”是一个统一的、和谐的,具有协调能力、富有创造性和丰富情感内涵的自我有机体。  相似文献   

16.
人格,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用以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便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个性心理品质.人格首先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塑造不同的人格;同一历史时期中不同的社会环境也会形成不同的人格.人格一旦形成后,就具有比人的思想和行为更加深刻、更加隐蔽的性质.比起人的思想和行为来,人格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倾向性;并按照这种稳定性和倾向性,去引导和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 ,在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中 ,传统文化对每个成员的熏陶和影响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毛泽东也不例外。因为“毛泽东是在中国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巨大人物”[1] 。他一生下来 ,就落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现实之中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 ,是中华文明的琼浆玉液哺育着他的成长。纵观毛泽东的一生 ,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他始终接受着中国文化宝贵遗产的陶冶 ,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奠定了他的人格基石 ,并对他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重大影响。同时 ,任何人的思想、生活乃至习性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他所生长的那个地区的特殊的地…  相似文献   

18.
第九章社会主义道德及其基本原则一、道德的本质、特征及其作用1.道德的本质和特征:①道德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同时,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活动。在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道德,在同一个社会不同阶段,又各有自己特有的道德。②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状况决定着社会道德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第九章 社会主义道德及其基本原则 一、道德的本质、特征及其作用 1.道德的本质和特征:①道德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同时,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活动。在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道德,在同一个社会不同阶段,又各有自己特有的道德。②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状况决定着社会道德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形成的、由全体社会成员在漫长的社会生活及相互交往中共同确立并完善起来的优良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形态的传统美德和人们的社会实践、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形成了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传统道德习惯,促使人性朝着真善美方向发展,在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维护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安宁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