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成就归因的调查报告江苏省灌云县杨集中学(222221)茆洪浦,陆庆祝一、问题的提出成就归因影响着学生对学业的追求与努力,因而研究得比较多,其中被普遍承认的是韦纳的归因理论,他认为学习者可能用各种原因来解释学习的成功和失败,但能力的高...  相似文献   

2.
韦纳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及其教育蕴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纳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将归因与动机结合起来,把归因研究的重点从对归因前提、条件的研究转移到归因过程和归因后所产生的情感和期望对后继行为的作用与影响的研究,成功地对人类行为的动因作出了认知解释。其理论来源干海德的归因理论与阿特金森的成就理论。三个假设、十二条指导原则以及相应的理论模式构就了韦纳理论体系。韦纳理论蕴藏的丰富教育思想对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从七十年代以来,在教育心理学的领域里,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十分活跃,并且取得很大进展。由于成就动机是推动学生取得成就的原动力,是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业的追求与努力,所以对成就动机的研究成为教育心理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对成就动机的研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韦纳的成就归因论得到人们普遍承认,对我们的教学也有较大的指导作用。我们认为有必要加以介绍,并结合我们的数学教学来探讨它  相似文献   

4.
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型建构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归因理论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学生对其学业成败的归因在决定其成就动机和学习行为方面有重要作用.而当今成就动机研究几乎成了动机研究的同义语,关心学生学业成就的教育心理学家占据了动机研究的中心舞台.在此背景下,归因理论的介入给其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该领域的主旋律,对教育教学实践起着积权的指导意义.文章拟结合动机研究的发展历程,对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型建构加以探析,并讨论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意义及运用.  相似文献   

5.
成就动机不仅在宏观上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而且在微观上与个体的学习也有紧密的联系.阿特金森的期望×价值理论是重要的成就动机理论,他认为,广义的成就动机包括两个部分,一种是追求或希望成功的意向,表现为趋向目标的行动;另一种是避免或害怕失败的意向,即想方设法逃避成就活动或情景,避免预料到的失败结果.如果一个学生获得成就的动机大于避免失败的动机,他们喜欢选择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反之,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本文根据期望×价值理论从教师和父母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提高学生成就动机的措施,相信在教育实践中贯彻这些措施一定会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也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依据麦克里兰的"情绪激发理论"、阿特金森的"期望一价值"成就动机理论、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以及梁宝勇等所归纳的"应激--抑郁的复杂关系"等理论为研究依据,讨论运动员在竞赛失败情况下的归因风格、应对方式同其成就动机强度的相关性,研究认为成就动机是影响运动员求胜欲望的最为主要的心理特征,而不同的归因风格和应对方式会对于运动员成就动机的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当运动员遭受竞赛失利后,在不违背事实情况下,应该引导他们采用以"努力"为归因和"情感求助"为应对相结合,或以"任务难度"为归因和"回避与幻想"为应对相结合来保护运动员的成就动机。  相似文献   

7.
高一年学生从初中升上高中后,在英语学习中会进一步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同时他们还会去寻找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如个人的能力、自己所作出的努力程度、工作任务的难度以及运气等。这就是对成就行为的归因。归因理论首先由海德(F.Heider)提出,后来由归因理论心理学家韦纳(B.Weiner)作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艾米斯的课堂成就目标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艾米斯的课堂成就目标理论邢占军,黄立清美国著名的归因论动机研究者B.维纳(B.Weiner)在回顾教育领域动机研究的历史时认为,“在成就动机研究方面,一种新的方法向传统的动机研究发起了挑战,将是一个大有前途的方向”,这就是目标理论(goaltheor...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形成“追求成功”或“避免失败”的学习行为模式,是和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倾向紧密相关的。B·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认为,学生一般用四种不同原因解释他们学习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力求达到成功的内在动力。它的构成比较复杂,大学生成就动机中可能包含有: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证实自己智力、体力、胜任能力的欲望,因学习成绩优异、工作出色而赢得相应地位或自尊的满足。著名学者阿特金森以麦克利兰成就动机理论为基础,把成就动机分为两种倾向: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追求成功动机占优势者,对成功感到骄傲,而对失败不感到那么羞愧;相反,避免失败动机占优势者,对失败感到丢脸,而对成功并不特别感到自豪。认真研究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正确运用成就心理的驱动作用,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潜能,使之尽快成才。  相似文献   

11.
成就归因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就归因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李梅自从海德(F·Herder)1958年从其朴素心理学角度提出归因理论以来,经过琼斯(Jones)和戴维斯(Daris)、凯利(Kelley)及韦纳(B.Weiner)等人的研究进一步发展、丰富了归因理论,其应用范围也从...  相似文献   

12.
在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中,韦纳提出的学习成败归因理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韦纳认为人们的行为是由他们的信念系统以及他们对已经历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的认知分析所影响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的成功与失败之后,他的归因思维就必然对学习行为产生影响,学习归因构成了学习动机的重要部分。所以了解学生的归因思维特点,掌握学习归因与学习目标、学习行为的相互关系对教育工作者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许多学者对韦纳的归因理论作了深入的研究。但在国内已发表的研究报告中,还未见到过优生与差生的归因差异及其与学习行为关系的分析研究。为此,本研究以初中学生作为对  相似文献   

13.
动机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界和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20世纪中后期韦纳把动机和归因有机地融合到了一起,推动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论"目标理论"(goal theory);在次基础上,Dweck等人提出了动机的目标、归因和行为模式.成就目标理论强调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顺应了当今世界"学会学习"教育改革的潮流,同我国提倡素质教育相吻合,在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归因理论是美国当代一种以认知的观点看待动机的理论,近年来在心理学界日益流行。历史上对动机的研究都是从行为的原因分析行为的结果,而归因理论反之,从行为结果推断产生行为的原因。这在动机理论的发展上是不平常的飞跃。归因理论主动地从行为结果中提取意义,从因果关系上推断原因,充分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韦纳采用实验和逻辑的方法将人们成就范围内的成功或失败结果的原因作出概括,具有代表性的原因是能力、长期努力、一时努力、心情、他人帮助、任务难度、运气、偏见等8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将原因按特性分类,建立了三个维度,即原因源维度(内部和外部)、稳定性维度(稳定和不稳定)、控制性维度(可控和不可控)。根据归因理论,学生用各种信息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归因之后,继之引起期望、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心理变化,新的行为又会引起新的归因,从而形成一种良性或恶性循环。由此可见,有必要也有可能通过归因训练,使学生形成的归因倾向,提高学习动机,增强其成就行为。为探索怎样通过归因训练使学生对自己的成功或失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我们于2000年4月采用南师大孙煜明教授编制的动机测试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88份。问卷的项目有24道陈述性的问题,让受试按照自己实际情况自由地选择,不受限制。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生成就动机培养的心理学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动机是一种比较广泛的社会性动机。它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反映在学生头脑中的学习动机是非常复杂而多样的。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所谓成就动机。是指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去做。而且能达到完美的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麦克里兰德通过研究发现,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希望获得成功。而当他失败之后,会加倍努力,直到成功。就中小学生而育。与其学习活动紧密相联的成就动机,则更多地表现为获得优异的考试成绩、取得令人茨慕的竞赛名次等内在推动力。成就动机水平高的学生从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或名次,总是精益求精,心中抱有更高的追求;较之一般的学生,他们具有更饱满的学习热情、更坚强的学习毅力以及更高水平的学习自觉性。实践证明,成就动机越强、成就需要的层次越高。对学生学习和成才的推动作用越大。一般来说。学习上出类拔萃的学生都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  相似文献   

16.
成就归因论及其在现代远距离教学中的应用□蒋建新成就动机是推动人们努力取得成就的原动力,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业的追求与努力,因此,它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在这方面的研究一直很活跃,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  相似文献   

17.
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的理论,就是归因理论。归因理论的研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归因过程的研究,称狭义的归因理论;二是对归因效果的研究,称广义的归因理论。对归因理论的研究,有助于解释人们的行为动机,从而指导人们的行为。本文仅就教育心理学中最有代表性的归因理论——韦纳的归因理论谈一下教师如何通过归因正确引导学生行为,以期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启迪。 一、韦纳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 韦纳(B.Weiner)是美国著名的归因理论心理学家。在有关归因和动机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成就动机弱化的原因分析及矫正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 ,并力求达到成功的内在动力。它的构成比较复杂 ,大学生成就动机中可能包含有 :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 ,证实自己智力、体力、胜任能力的欲望 ,因学习成绩优异、工作出色而赢得相应地位或自尊的满足。著名学者阿特金森以麦克利兰成就动机理论为基础 ,把成就动机分为两种倾向 :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追求成功动机占优势者 ,对成功感到骄傲 ,而对失败不感到那么羞愧 ;相反 ,避免失败动机占优势者 ,对失败感到丢脸 ,而对成功并不特别感到自豪。认真研究大学生的成就动机 ,正…  相似文献   

19.
宁波市中小学生学习成就动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就动机被认为是学习动机中最重要的动机,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人的成就动机由追求成功和回避失败两部分组成。通过对宁波市三所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研究发现:中小学生学习的成就动机呈现不平衡,总体上更趋于追求成功;成就动机不存在性别上的差异;不同年级学生的成就动机差异显著;社会支持这一外部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就动机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乐意去做自己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事,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动因。研究表明,具有成就动机的人积极进取,自信心强,勇于接受挑战,面对挫折和困难能表现出极大的韧性和毅力。培养幼儿的成就动机,有助于幼儿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断迈向成功。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并以此作为理解、预料和控制今后行为的依据。美国心理学家韦纳认为,归因包括内部一外部原因维度、稳定—不稳定原因维度、可控—不可控原因维度三方面,其中四个有代表性的原因是能力、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