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地名搬家成为学界时尚,有学者提出祁连山为新疆东天山,还有学者通过语言比较学的方法提出祁连山为巴里坤山、焉支山即哈尔里克山.本文首先对其研究方法提出质疑,认为上述观点与史实不符,并以霍去病两次出击匈奴战于祁连、焉支山为线索,从由此引发的浑邪王降汉、汉开河西四郡和经营西域等一系列汉匈战略格局改变的雪球效应的角度,阐释了文献和相关简牍记载的祁连、焉支山的地望是明确、可信的.  相似文献   

2.
崦嵫山为神话中日所没入之名山。中古以来,学者多从《十道志》之说,以为其在甘肃东部的天水市西南,而《山海经》记载崦嵫山在鸟鼠山以西。通过对一系列山名、出产、水道、邻地与方位的比较,发现位于河西走廊山丹县的大黄山即《经》文的大荒之山,而其旧称焉支山即《经》文的崦嵫山,四名均指一山  相似文献   

3.
关于“敦煌”一名的含义,学界给出了多种解释,或汉语,或藏语,或羌语,或吐火罗语,众说纷纭,长期为学界公案。综观西汉武帝设立河西四郡前著于史册的五个早期地名——合黎山、黑水、祁连山、焉支山、敦煌,其中四个大体可以确定都属于突厥语,即合黎=Qara,意为“高”,合黎山意为“高山”,黑水=QaraSu,意为“清亮的水”,祁连=Tängri,意为“天”,焉支(胭脂)=yänggä,意为“嫂子”,同于匈奴单于夫人“阏氏”和今天维吾尔语嫂子yänggä。从史书遗留的当地民族的词汇看,先后生活于敦煌一带的月氏、乌孙、匈奴所操的语言皆为突厥语。说明彼时河西为突厥语分布区,从大概率讲,“敦煌”之名亦应为突厥语。突厥语中有tawuz一词,意为“瓜”或“西瓜”,敦煌古以产瓜闻名,在相当长时间被称作瓜州。将敦煌解释为突厥语tawuz的音译,或许更接近敦煌地名起源之真义。敦煌原为区域名称,以产瓜闻名,后因作为敦煌郡治而特指敦煌绿洲。  相似文献   

4.
陈平过河     
[原文]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相似文献   

5.
不周山     
"不周山"的故事尽人皆知,它来自一则神话: 昔者,共工与颇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展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相似文献   

6.
胭脂红     
听见父亲呼唤的时候,子长正在门口看那个卫国人货担上的胭脂。卫国人说,这是地道的胭脂,出产于焉支山。我跨过黑山与大河,走了沙漠,遇了豺狼,在匈奴马厩里喝过马尿,在野花和草地中看过蝴蝶,最后在单于和阏氏交欢的时候,拣到了这盒胭脂。子长听到了父亲的喊声,于是他说,我不要别  相似文献   

7.
继张骞通西域之后,汉武帝又在陇西(今临洮)、代郡(河北涞源县北)一带集结大军,给入侵的匈奴以数次正面打击。公元前一二一年(汉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自陇西两次出击,一次逾焉支山;一次逾祁连山。匈奴奴隶主大败远遁,“自金城(今兰州)以西至盐泽(新疆罗布泊),匈奴绝迹。”同年,汉分河西地为酒泉、武威二郡,并从令居  相似文献   

8.
“辽东属国”,是东汉元帝时期为安置、管理内附汉廷的乌桓人,于今辽西地区设置的地方建制机构。弄清“辽东属国”的置建过程,利于深入研究东汉中央政府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政策、管理方式及北方少数民族与东汉中央政府、与中原汉族人民关系的变化等。一、“辽东属国”置建前的乌桓乌桓,也称乌丸,是两汉时期活动于我国北方(包括东北西部地区)的一支游牧民族。王沈《魏书》云:“乌丸者,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丸山,因以为号焉。”乌丸山,大约在今额尔古纳河及克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时期相继兴起,并一度主宰西域部分地区的草原游牧民族主要有鲜卑、柔然、高车、吐谷浑、突厥等,他们分别隶属于阿尔泰语系东胡语族、蒙古语族、突厥语族以及汉藏语系的藏语族,其语言、血统、文化都大小相同,在物质文化上则颇多类似,其精神生方式又各具特点,值得深入考察。一、鲜卑与柔然鲜卑本东胡的一支,“别保鲜卑山,因号焉。其语言、习俗与乌丸同,其地东接辽水,西当西域”①。是我国古代北方大族之一。早在匈奴时期其中的一支已徙居西域,史载匈奴有呼衍王主西面;呼衍即呼延,既是匈奴四大主姓之一,又是鲜卑诸显贵…  相似文献   

10.
正高台县第二中学坐落于红色高台县城湿地新区,北临黑河湿地公园,南眺祁连雪山。学校创建于2013年8月,占地面积51128平方米,建筑面积26289平方米,是全县实施城乡教育结构布局调整、优化整合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新建的一所全寄宿制初级中学。学校现有4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82人;教职工162人,其中专任教师150人,均为大学本科学历,中高级职称教师75人,全国优秀教师、陇原名师、省园丁1人,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22人,平均年龄35.5岁,是一支年富力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良,规划布局合理,教学设施完善,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相对独  相似文献   

11.
三、高句丽人是帝高阳的后代商人东迁的一支 《晋书·慕容云载记》有“慕容云字子雨,宝之养子也。祖父和,高句丽之支庶,自云高阳氏之苗裔,故以高为氏焉。“《三国史记·高句丽本记》载,广开土王“十七年春三月,遣使北燕,且叙宗族。北燕王云遣侍御史李拔报之。云祖父高和,句丽之支属,自云高阳氏之苗裔,故以高为氏焉。慕容宝之为太子,云以武艺侍东宫。宝子之,赐姓慕容氏。”这两条  相似文献   

12.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位于我国大西北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全国惟一的裕固族自治县,是一个以裕固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县。肃南裕固族自冶县职教中心就坐落在这个民族县的隆畅河畔的红湾寺镇。绿水环绕,青山怀抱,巍巍祁连雪山滋润着这朵民族职业教育之花。  相似文献   

13.
阳明山原名为阳和山,阳明之名始于明嘉靖年间,最早出现在蒋鏊的诗文中。清《康熙永州府志》载曰:“山最高,日始自旸谷出,山已明,故谓之阳明焉。”阳明山因郑秀峰禅师、道士蒋湘崖及王孙菊坡等人而成为湘南一带的一大佛家道场。但其事佛修道的历史更为久远,在唐宋时期,这里已有寺院与道观。它不仅是一座风光旖旎的自然画山,更是一座光照红尘的宗教圣山。  相似文献   

14.
阳明山原名为阳和山,阳明之名始于明嘉靖年间,最早出现在蒋鏊的诗文中。清《康熙永州府志》载曰:"山最高,日始自旸谷出,山已明,故谓之阳明焉。"阳明山因郑秀峰禅师、道士蒋湘崖及王孙菊坡等人而成为湘南一带的一大佛家道场。但其事佛修道的历史更为久远,在唐宋时期,这里已有寺院与道观。它不仅是一座风光旖旎的自然画山,更是一座光照红尘的宗教圣山。  相似文献   

15.
短诗精选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有你千年的面容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敦勒川阴山下今宵月色应如水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流进我不眠的梦中翻 (广东省信宜市平塘镇平塘一中一「11班胡瑾萍荐自《语文世界》)短诗精选@席慕蓉~~  相似文献   

16.
汉代居延的商品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代居延的商品经济杨剑虹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1年)在今甘肃省河西地区设张掖、敦煌、酒泉郡后,移民实边,修筑边墙,开设军镇,居延就成为边防戍守重镇。这里气候干旱,砂碛绵亘,因为有祁连山雪水顺额尔济纳河流入居延海,沿河两岸可引水灌溉,戍田卒在这里屯...  相似文献   

17.
虎恃勇毙     
人有之山而与虎遇者,其穷也,则谓之日:“虎,而且止!吾将与而斗丽死之也。”虎闻其言,丽蒂有懈焉,止以待之。其人间则伐树为梃,执焉而呼日:“虎来!”前与之合,而折其前之左足;既而又合,而折其右足,以死。  相似文献   

18.
<正>12月13日下午,河西学院祁连山菌物保护利用院上专家工作站成立暨祁连山大型真菌保护利用项目启动仪式在河西学院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魏江春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庄文颖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刘杏忠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郭良栋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蔡磊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刘宏伟研究员、吉林农业大学李长田教授、中国科学院赵瑞琳研究员、吉林农业大学亓  相似文献   

19.
[原文句读]曩昔,闻客读太和山,高且奇,宫观伟丽,皆天下所无有.疑而未信也.嘉靖戊戍冬,导以台务巡方至襄乃谋观其胜焉.  相似文献   

20.
正甘肃是中国读者最向往的地方,不仅仅因为在那片沃土上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敦煌壁画艺术,因为那里有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有母亲河黄河一路浇灌的大漠驼铃,还因为那里有坎儿井、祁连山晶莹洁白的雪山清泉浇灌的葡萄美酒。甘肃,这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