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管子·权修篇》在2000多年前提出了朴素的教育经济观。"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我苟种之,如神用之,举事如神,唯王之门。"《管子·权修篇》摘录管子的这一论点,从治国安邦这一重大利益着眼,不仅充分揭示了教育培育人才的重大政治意义,而且肯定了教育树人的巨大经济作用。它将教育树人的价值与种谷、树木做比较,形象而深刻地指出:教育树人,不像种谷、树木那样只是有一年、十年短期效益的小计,而是具有"一树百获",能够长期获得…  相似文献   

2.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树人,比之于树谷、树木,是更辛勤的劳动, 更精湛的艺术。教师是培养祖国花朵的园丁,是塑造少年儿童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劳动者,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的,“天底下又有什么职业比当一  相似文献   

3.
古语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教师便是树人的人。他作为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我们对于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树谷,树木,有所谓农艺,园艺,是劳动,也是艺术。树人是更辛勤的劳动,更精湛的艺术。近年来,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经历了教育观念的逐步转变,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教研意识不断深化的阶段。然而笔者在调查、了解中  相似文献   

5.
《管子·权修》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可见,作为培养人为主旨的教育理应是一种"慢"的艺术。"慢教育"意在强调教育是一种慢活、细活,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1]叶圣陶曾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相似文献   

6.
杨志渭 《今日教育》2013,(12):17-18
“百年树人”,源自《管子·权修》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计,莫如树人。其含义是为百年树人,树百年发展之人。“树人”文化从历史深处走来,面向未来,是着力于学生成长之根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翟博 《辽宁教育》2013,(9X):1-1
<正>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教育是国家富强的力量源泉"。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教育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基础水平的重要标志。人才资源是国家的第一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是国家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管子曾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可见人才的重要性。伯乐对千里马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恰如韩愈所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古代名人蔡邕曾把音响悦耳的好琴误用为烧火的木头,从而引出了蔡邕不识琴的笑话。  相似文献   

9.
<正>"立德树人"的思想古已有之,且在古代教育思想中占有半壁江山。"立德"出自《左传》"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也不朽"。"树人"语出《管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是强国之基,是为人之本,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根。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在  相似文献   

10.
《吉林教育》2008,(12):42-45
《颜氏家训·勉学》里写道:"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