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蒋昱  张朝晖  周晓云 《科技通报》2010,26(3):358-361
乳链菌肽(Nisin)是由乳酸链球菌的某些菌株所产生的一种羊毛硫抗生素,对芽孢杆菌、链球菌、李斯特菌等许多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天然食品防腐剂。Nisin主要通过吸附于细胞膜,在膜上形成孔道杀菌。Nisin的11个基因形成基因簇,除结构基因外,其他基因负责对前体的修饰、分泌,前导肽的切除,产生菌对乳链菌肽的免疫反应及其生物合成的调控等。本文综述了乳链菌肽的分子结构和类型、抑菌机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和合成模型以及最近的它的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成果     
《发明与创新》2013,(9):40-41
天然食品防腐剂成果简介:天然食品防腐剂与天然食品防腐粉均属食品防腐领域。取花生壳为原料,经过精细处理,制成天然食品防腐剂和天然食品防腐粉。天然食品防腐剂无菌无毒,不影响食品的色、香、味。将  相似文献   

3.
天津康益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民营科技企业。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实有资产1018万元。目前,年可生产优质生物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40吨,是国内天然食品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最大的生产厂家之一。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欧美、俄罗斯、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4.
现在不少人在食甲绿色食物,天然食物的影响下,对酱油添加苯甲酸钠、焦糖色有反感,其实这两种物质在酿造酱油过程中能自然产生,在检验中检出这两种物质,不能肯定是添加进去的,此外,这两种添加剂都有利于提高酱油质量,按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添加,是安全可靠的,消费者可释疑虑。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保藏等过程冲,为了改良食品品质,包括色、香、味、体等感观质量,防止食品氧化、腐败、变质,以及为了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这些物质在食品中必须对人体无害,也不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在酱油加工方面最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苯甲酸钠(防腐剂)、焦糖色(着色剂)。下面就对这两种添加剂提出拙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科学生活》2014,(10):48-49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大家最熟悉的有防腐剂、膨松剂、香料(香精)、着色剂(色素)等,不太熟悉的如加工助剂等。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美国有4000种左右,日本也比我们多。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我国传统酱卤肉制品的杀菌防腐技术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我国传统酱卤肉制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其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杀菌防腐已达到保鲜的作用已成为主要问题。研究对加热杀菌、微波杀菌、辐照杀菌等杀菌技术,以及化学防腐剂,天然防腐剂,复合防腐剂等防腐剂在酱卤肉制品中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讨论,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对传统酱卤肉制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食品添加荆是一类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目前,我国有20多类、近1000种食品添加剂,如酸度调节剂、甜味剂、漂白剂、着色剂、乳化剂、增稠剂、防腐剂、营养强化剂等.可以说,所有的加工食品都含有食品添加剂,而且合理使用添加刺对人体健康以及食品都是有益无害的,在食品生产中只要按国家标准添加食品添加剂,消费者就可以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食品防腐剂的类别和不同防腐剂在不同食品生产中的使用情况,探讨了食品防腐剂在疫情下的现状发展,研究发现食品防腐剂生产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来自剂量超标使用和功能不当使用,提出了基于国家、企业、消费者三位一体的角度,打造"国家安全把控—企业风险监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多层次多方位的食品防腐剂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9.
以竹叶为主要原料而提取成的天然高级防腐剂,对细菌、霉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效果。与常用的化学防腐剂相比,安全、无毒,对人体无害(化学类防腐剂有毒)。该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中防腐剂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食品中的防腐剂应当采用适合的测定方法。测定方法有多种,主要有气相色谱法(GC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薄层色谱法,应选用不同的方法仪器对不同种的食品进行测定。现就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汽水、果汁及配置酒类等液体食品中防腐剂的定量测定简单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