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侠 《内江科技》2009,30(8):131-131,192
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实施。这一新的:隹则体系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新会计准则中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有30个,其中有17个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在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方面显得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首先探讨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以及二者关系应如何处理,然后从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利弊、投资性房地产计量属性的选择、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计量属性的选择、非货币性交易计量属性的选择、金融工具计量属性的选择和债务重组计量属性的选择等具体应用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力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3):175-176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一方面,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特征要求将公允价值作为重要的计量属性加以运用,其运用的范围和程度也就成了衡量一个国家会计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的特征要求在我国当前经济背景下运用公允价值,必须充分关注所面临的技术风险、道德风险和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4.
公允价值是备受关注的一个计量属性。采用公允价值,一方面有助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或操纵的工具,从而使得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降低。以我国2006年会计准则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为研究背景,从会计盈余质量的研究视角,考察了公允价值计量是否对会计信息可靠性产生影响,以此来评价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基于使用修正的DD模型计算得出的2002—2012年间的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11年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即在2006年准则修订后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没有对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财务会计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会计计量问题,而会计计量问题中首先要研究的就是计量属性问题。尽管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有着天然的缺陷,但是其自出现以来一直是各国所应用的主要计量属性;而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是会计计量模式的一项重大变革,是一种全新的计量概念。本文在阐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概念的基础上,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意义。笔者认为目前看来在我国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的应用将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2007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要求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计量。那么,如何确认和选择会计计量属性,形成能够符合会计目标的计量模式,是会计实务操作中需要研究和实践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段洪义  刘亚林 《今日科苑》2010,(12):123-123
一、关于公允价值的探讨 我国2006年2月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是成为最大的焦点。从事会计研究的学者、企业的管理者等相关的社会各界对公允价值的使用产生了较大的争议和疑虑,有人认为公允价值在目前中国的使用会造成信息质量的失真。在新会计准则即将使用之际,对公允价值订量属性进行必要的澄清,探究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将有利于新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以从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和公允价值自身内涵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李华 《科协论坛》2007,(9):129-129
公允价值的应用是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市场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动机,也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基础条件。会计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必须服务和服从于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公允价值因其能够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等信息,已经被认可作为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重要计量属性。扩大资本市场、发展市场经济,客观上需要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9.
会计及会计准则产生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是会计信息的需求与供给这一矛盾运动。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的取向已发生变化。我国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及时反映了这种理念变化。即从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渐进过渡。所得税会计的处理就是例证。本文拟从会计要素的定义、会计计量的重心、会计计量属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等方面比较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的异同,分析中国会计准则制定理念变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两种会计计量模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计量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是会计信息准确性的关键。本文探讨了与传统的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计量的本质涵义。通过分析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在会计目标以及会计信息质量上存在的矛盾与统一,结合我国实际探讨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中的应用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从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意义入手,剖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事项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期末计量的影响,总结了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时需注意的问题,以达到正确运用公允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选择可以说贯穿了整个的会计核算过程,从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到会计报告都离不开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政策作为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依据和内在标准,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根本的影响。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引起会计信息质量的差异,从而影响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  相似文献   

13.
宋卉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0):126-126,104
先概述了环境会计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环境会计的含义,说明环境会计的计量是其重要的一环;然后简述了环境会计计量的理论基础;之后重点讲述了环境会计的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价值法和调查法三种计量方法及计量的四项重要内容: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费用和环境收入;最后又对环境会计信息质量及计量的要求做了简要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会计计量模式的类型、特点及选择的依据,提出了我国目前应选择以历史成本和名义货币计量为主,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择优的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刘英 《华夏星火》2005,(9):17-18
一、会计计量模式的构成会计计量本身包括了许多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不同的会计计量模式,会计计量的核心就是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虽然会计界对会计计量模式的内涵的看法有所差异,但是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是构成会计计量模式的关键因素这一观点却是会计界公认的。会计计量属性是指会计要素的可计量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即被计量对象可数量化的特征或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对客观存在的会计要素数量及其关系变动,是可以从不同角度或方面,对它进行货币计量的。  相似文献   

16.
朱祥红  张贺义 《今日科苑》2009,(16):292-292
国家财政部2006年2月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但在两年多实践中,我国特有的经济、法律环境以及会计自身发展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等因素,给其染上了中国特色——适度引入,谨慎运用。本次准则修改的重中之中是会计核算采用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从而更好地体现了会计信息对投资决策的实用性。为此,本文在这里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应用及下一步完善措施进行简要的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公允价值应用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允价值是一种具有明显可观察性和决策相关性的会计信息。在计量属性上,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存在着交叉重合。由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还不够成熟,加之公允价值计量实际操作难度大,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难以保证,公允价值在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中的应用有较严格的限制。本文就公允价值的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管亚梅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4):141-142,137
公允价值会计是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从90年代以来美国财务会计的发展动向看,公允价值会计极可能取代沿用了几百年的历史成本会计模式,成为21世纪的最主要计量模式,并将导致会计计量的一场大革命。  相似文献   

19.
会计计量属性的多元化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更侧重于体现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可靠性仍处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首要质量要求的基础地位。只有既可靠又相关的会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来说才是有价值的,对会计信息提供者来说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企业财务报告目标的实现过程就是可靠性与相关性动态平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吴月玲 《今日科苑》2007,(22):137-137
新经济形势下传统的资产定义和资产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风险价值已成为资产价值的重要内容。以历史成本进行的初始计量,当资产价值频繁变化时,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后续计量在所难免。在会计计量变革问题上,本文用在了计量属性从历史成本到公允价值等现值手段的讨论上,其实,会计计量过程的重心已从初始计量转移到后续计量,这种侧重的变化本身就是会计计量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