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爱堵车     
有个堵车的段子这样说:某君带着一只宠物乌龟,下班后开车回家,在二环路上遭遇堵车。看汽车半天走不了几步,乌龟耐不住性子,坚持要先爬回家去,主人只好由它去了。不知过了多久,主人在车里听见有敲门声,打开一看,只见乌龟满头冒汗,气鼓鼓地说:"你忘了给我家门钥匙……"听说某城市常年堵在城区第一线的司机(即堵在路上时间全年超过364天)将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鼓励,授予"堵神"  相似文献   

2.
生命和石头     
佚名 《新闻世界》2005,(11):1-1
我在生命的路上向前走着,前方出现了一个人影。我追了上去,经过他身边时他手里抱着一块大石头。“您为什么要带着这块石头呢?它会拖累您,妨碍您前进。”他喘着气,有点费力的地回答我:“这是我犯过的一个错误。  相似文献   

3.
59岁的周先生眼看就要退休了,却意外地闹了一场病。几天前,他下班回家,路过十字街口时,看见有个中年农民在卖一只足有三斤重的大乌龟。周先生想:“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这么大一只“老乌龟”,如果把它吃下去,肯定胜过“十大补丸”。主意  相似文献   

4.
永远在路上     
奏着华彩乐章的2008铿锵走来,“永远在路上”,涌上心头。记者永远在路上。这是一条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路,是一条充满艰辛和困苦的路。有的记者只是被动地记录,但优秀的记者表现出的更多的是兴趣与追求。新华社女记者朱玉说,工作是我心爱的玩具,我不觉得它苦,我觉得它好玩儿,工作让我十分快乐,“这工作就像一个变化万千的万花筒一样,不停地变出不同的样子,而我,则是那痴痴地被它迷住的小孩儿。”  相似文献   

5.
那天我上山散步,遇到一位卖龟者,因为好奇,站在旁边观看.卖龟者极力向我兜售.虽然乌龟相貌丑陋,不怎么招人喜爱,但是它性格稳重,生活俭朴,而且生命持久顽强.我想了想,就兴冲冲地把它买回家了.  相似文献   

6.
人生的道路是坎坷不平的,通往成才的路上更是荆棘遍布、沟壑重重。面对前进中的沟沟坎坎,只有做不断地超越自我,战胜自我,披荆斩棘,在崎岖路上不畏辛劳的跋涉者。我从上小学开始就喜欢语文,第一篇习作就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讲评。上中学时,校成立了文学社,我很顺利地成为其中的一员。壮怀激烈,豪情满怀,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我登上军列,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从当连队文书的那天起,我就和方块字、方格格结下了不解之缘。我那时只是写写诗歌、散文之类的“豆腐块”、“火柴盒”而已,写着写着,渐渐有了一点名气。直到有一天…  相似文献   

7.
我不仅根据不同素材选用不同体裁,有时还在同一素材上运用不同体裁写作。1986年7月我在所属中州分店清帐,偶然听说附近有个农民家一只乌龟年年回家探亲舶神奇事情,立即登门采访,连夜以《有情的乌龟》为题写成了消息,这篇稿子在86年7月5日  相似文献   

8.
常言说·“一分价钱一分货”,殊不知也有例外.1987年元月份我在乡邮政所订报刊吋顺便订了一份《新闻爱好者》,心想它全年订价只4元多钱,估计没啥看头;所以订它,不过换一换口味罢了。谁知刚阅过两期就喜爱了,越看越上劲,我被它深刻地吸引住了. “每月一评”的文章,是给初学者明确方向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在路上     
"看到我的时候,我在纸上: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在路上."许多记者喜欢引用这句话来描述自己的日常工作状况.对于大多数记者而言,读者只看到他们在纸上讲述的新闻,而不知道他们在路上时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0.
我在去年八至十一月读报时,发现全国有好几家报纸相继摘用动物趣闻《多情的乌龟》。报纸为了增强可读性,摘用趣闻本无可非议,但有些报刊重视了趣味性,却忽视了科学性;趣味性有余,科学性不足。竞相摘用这则趣闻的报刊没有从科学道理上回答读者的疑难问题:“为什么这只放生乌龟能每年定期从洞庭湖中在端午节前,长途返回湖北监利县农民徐先平家中来?”《新民晚报》在去年八月二十八日第四版《科学馆》专版上,刊登了上海自然博物馆马积藩写的《乌龟能长途跋涉返回吗?》,却是一篇能讲出“所以然”的科普文章。该文从动物的生存、发展的规  相似文献   

11.
在路上     
“看到我的时候,我在纸上;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在路上。”许多记者喜欢引用这句话来描述自己的日常工作状况。对于大多数记者而言,读者只看到他们在纸上讲述的新闻,而不知道他们在路上时是什么样子。读者会怎样去猜测新闻背后的记者?读者或许根本就不会去作这样的猜想,就像吃鸡蛋的人对鸡怎样下蛋不感兴趣一样。我们自己也常说:只看结果,不问过程。记者获得新闻的过程无论怎样艰辛与复杂,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呈现给读者的是什么样的新闻。  相似文献   

12.
世上每个人的人生路上总有许多良师益友,有形或无形地引导着人前进.在我走向古稀的路上,自然也有无法数计的良师益友.今年92岁的于友老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13.
卢佳明 《大观周刊》2013,(6):137-137
一颗大树,渴望有一缕温暖的阳光,照耀它茁壮地成长;一只雄鹰,渴望有一双丰满的翅膀,帮助它翱翔于蓝天;一只小船,渴望有一盏明灯,为它指明前进的方向;一名学生,渴望身边有一个智者,为他开启心灵之窗。作为一名教师我,愿意做学生心灵深处的那屡“阳光”,成为守护在他们身边的“智者”。  相似文献   

14.
面对新世纪空前激烈的媒体竞争,广播电台如何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这是摆在广播界同行面前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广播事业在未来发展之路上的前进或是停滞、主动或是被动.  相似文献   

15.
我小时候住的那个院子里,只小恒和我两个男孩.我大小恒四岁,这在孩子差得就不算小了,所以小恒总是追在我屁股后头,是我的"兵".  相似文献   

16.
“话要说在理路上,事要做在理路上”。这是人们经常说的“口头禅”,我喜爱这句“口头禅”,因为它能帮助人们明方向、辨是非、知荣辱、走正路。话要说在理路上,事要做在理路上,首先要知“理”。对“理”若明若暗,甚至一团漆黑,好比盲人骑瞎马,是不会真的走在“理路”上的。有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犹豫彷徨,有的人甚至误入歧途,大多是由于不知“理”的缘  相似文献   

17.
如果—只老虎飞快地从我身边跑过,即使我未能及时抓住它的身子,但只要让我抓住它尾巴上的一根毛,我一定把握这个机会,翻上虎背,驰骋而去。每个人的能力相差有限,而最后能决定成就者,就是胸襟、气度。在创业之路上,想要抓住一个良好的机会,就像抓住一头奔驰中的老虎一样的困难,不但要眼光准确,更要行动矫健、机警。如果  相似文献   

18.
我小时候住的那个院子里,只小恒和我两个男孩。我大小恒四岁,这在孩子差得就不算小了,所以小恒总是追在我屁股后头,是我的“兵”。  相似文献   

19.
也许是传统的档案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已根深蒂固,只要一提起档案,便以为那只是整理立卷、借阅文件而已,工作简单的很.从来没有管理过档案的人,是永远也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繁杂和琐碎的,那真是“酸、甜、苦、辣“样样尝尽.回忆什么事情,总是喜欢先想想甜蜜的,就象吃东西的时候.总喜欢先把自己最喜欢吃的先吃了,这是我的习惯.所以我就先说说“甜“吧.……  相似文献   

20.
1988年和1990年,我的一篇消息和一篇通讯分获全国首届地报好新闻和浙江省维护消费者权益好新闻。因为这两篇好新闻都是出差时路上拣来的,所以一些同行明友戏称这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但我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