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些年来,我国报刊上的国际漫画大为减少。为促进我国国际漫画创作的发展,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在去年岁末,邀集英韬、王宇,孙以增、沈同衡、江帆、朱根华、苗地、陈封雄等部分漫画家,召开了一个专题座谈会。会议的直接成果是去年12月24日和31日人民日报刊出的两期国际漫画专版,即《漫画家笔下的世界》和《1986年世界十大新闻》。在组织座谈会及编辑国际漫画专版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我国报刊上的国际漫画大为减少。为促进我国国际漫画创作的发展,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在去年岁末,邀集英韬、王宇、孙以增、沈同衡、江帆、朱根华、苗地、陈封雄等部分漫画家,召开了一个专题座谈会。会议的直接成果是去年12月24日和31日人民日报刊出的两期国际漫画专版,即《漫画家笔下的世界》和《1986年世界十大新闻》。在组织座谈会及编辑  相似文献   

3.
四、漫画肖像画人的漫画肖像,在漫画(特别是讽刺画)创作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艺,在欧洲流行很早。这种肖像画,是用漫画的夸张笔法绘制,将人的生理特点突出,看来畸形,然而酷似。外国漫画家把被讽刺和取笑的对象画成漫画肖像。有的肖像只是画得有特色,有趣,并无讽刺含义。漫画家把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演员、运动员以及一些其他新闻人物,用漫画笔法画出来,登在报刊上(图24)。许多杂志,如幽默、讽刺性的和时事性的刊物,还常以新闻人物的漫画肖像作为封面。十九世纪法国漫画家安德列·吉尔(巴黎公社革命漫画家)为《月亮》杂志《当今人物》专栏作漫画肖像。苏联漫画家以为别人作漫画肖像表示友好,如在杂志上发表漫画肖像为国人祝寿(《鳄  相似文献   

4.
四、漫画肖像画人的漫画肖像,在漫画(特别是讽刺画)创作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艺,在欧洲流行很早。这种肖像画,是用漫画的夸张笔法绘制,将人的生理特点突出,看来畸形,然而酷似。外国漫画家把被讽刺和取笑的对象画成漫画肖像。有的肖像只是画得有特色,有趣,并无讽刺含义。漫画家把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演员、运动员以及一些其他新闻人物,用漫画笔法画出来,登在报刊上。(图24)。许多杂志,如幽  相似文献   

5.
10月8日下午,来我区参加第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会的朱根华先生,应新疆漫画学会、新疆日报“沙枣花”漫画专刊和《新疆新闻界》编辑部的邀请,在新疆日报社为我区部分漫画作者和报刊美术编辑作了一场生动的漫画学术讲座。朱根华先生是《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是我国著名的擅长画国际题材的漫画家。他早在40年代便开始进行漫画艺术创作,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在讲座会上,他根据自身的创作经历和体会,向与会者介绍了漫画艺术的功能和作用。他带来了多年创作的一部分漫画原件,向我区漫画作者畅…  相似文献   

6.
漫画三题     
报纸是漫画家的学校报纸是漫画家的学校,漫画艺术是在报纸的土壤上成长发展起来的,它和报纸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漫画作为宣传的武器,较之于其他画更为锐利,更有力量。因为漫画和当前的政治斗争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漫画家和报社——具体说和报纸的编辑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尤其是在目前,国际的政治斗争异常复杂,漫画家在执笔创作的时候,要考虑到口径和分寸,考虑到某一个目标该打不该打,怎么个打法  相似文献   

7.
国际     
《青年记者》2009,(12):5-5
5月26日,漫画大师丁聪去世,享年93岁。丁聪的父亲丁悚是很有名的漫画家。中国第一块漫画协会的牌子就挂在丁家的门口,他家也成为漫画家和演艺明星聚会的热闹沙龙。也许,就是在那时,丁聪开始形成了自己漫画创作的理念:画眼睛所见,画心中所想;鞭挞丑恶,颂扬美好。  相似文献   

8.
新闻漫画是新闻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在中国改革开放后,新闻漫画得以迅速发展并在我国的新闻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种报刊设立了特定的漫画专栏.培养或招聘了自己报刊的漫画家,在报纸的重要的版面上,不断出现及时反映新闻事件和新闻现象的漫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新闻品种,也给读视觉享受和思想的启迪。应该说。漫画是受到读的欢迎的。可是,最近有名漫画家对媒体惊呼:“抢救中国的新闻漫画!”这不得不引起新闻界和漫画家们的重视和关注:中国的新闻漫画究竟处于何种境地,中国的新闻漫画向何处去?[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董广安  冯鑫 《编辑之友》2018,(3):103-107
清末民初的报刊讽刺画将漫画与新闻勾连,在建构国家民族图景的同时,形成新的新闻表达方式,成为传播文明的利器.作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武器,报刊讽刺画展现出在自由思想传播社会掀起鼓动风潮背景下一批漫画家“画以载道”的人文志向,更反映出漫画已从单纯的艺术绘画脱胎为政治话语表达的工具.以现实为题材记录历史,针砭时弊.浓厚的政治色彩以及多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报刊讽刺画比当时的新闻报道更有效果.时至今日,报刊讽刺画的社会动员仍能凝聚人心,其批判丑恶启蒙心智的社会功能仍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漫画与动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成 《当代传播》2006,(5):110-110
提起动漫,须从漫画说起。漫画是一种表意性的、用来发表意见的画。我国很早就已出现漫画,如明朝李士达的《三驼图》,画中题诗日:“张驼提盒去探亲,李驼遇见问缘因,赵驼拍手呵呵笑,世上原来无直人。”清朝罗两峰的《鬼趣图》也是漫画。在封建专制下,公开议论国事很危险,所以这种画很少见。直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人民开始可以公开议论时事,有人用漫画作评议,登在报纸上,广为传播,引起人们重视,为这种画取名cartoon,中文译为“漫画”,音译“卡通”。也出现了专门的画家,称为cartoonist,译为“漫画家”。直到20世纪初,我国皇帝被打倒,漫画才开始比较广泛地流传,出现一批漫画家,如广东的何剑士、上海的张聿光、黄文农、丰子恺等。  相似文献   

11.
为了反映社会生活百态,首都漫画家们已举办过8次《世象漫画展》。这世象漫画在日本也很流行,30年代初期,日本漫画家冈本一平在《论漫画》一文中的解释是:“世象漫画作勾渗透世态人情的漫画。可分为漫画速写,家庭漫画、流行漫画等。漫画速写,对世象所表现的特征,把有趣的描写下来,虽只是白描,却已含有幽默成分。”1987年初,人民日报社的女漫画家郑秉宏送我一份日本报刊上的漫画,画题《社会流浪汉世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新闻家族中的一个小老弟——新闻漫画,它的作用在古今中外的新闻史中都可以看到。在我国,从清末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反饥饿、反内战,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反侵略斗争,报刊上都刊登过不少漫画,同时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漫画家。建国之后,虽经“反右”和“文革”两个阶段,漫画队伍受到灭顶之灾,但打倒“四人帮”之后,又出现了春天,队伍在不断扩大,而且有越趋发展的迹象。仅从今年中国新闻奖漫画的席位由6个增至8个这一小小的更动,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香传 《出版参考》2007,(8S):28-28
继港产漫画家李志清凭作品《孙子兵法》击败全球百名对手,勇夺日本“国际漫画奖”后,日前又有一位香港漫画家获国际出版商青睐,冲出香港迈向国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从报刊的政治漫画中,人们经常看到帝国主义或社会帝国主义这样的形象:具有人的五官和四肢的氢弹。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究竟是哪一位漫画家最早画出了人格化的炸弹?他就是著名的美国漫画家赫布洛克(Herblock)。其实,赫布洛克创作的第一个有鼻子有  相似文献   

15.
观点摘要     
柳斌杰:依靠“团队漫画家”更有效率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在《动漫创意产业论》中作序说:当漫画成为产业并且不断扩大规模的时候,依靠“团队漫画家”比依靠个人漫画家更有效率,这种“团队漫画家”就是漫画工作室体制。在漫画工作室里,按照分工制,文字作者提供故事(小说、情节)或称为脚本(电影剧本、剧情说明);画手(漫画家)根据故事构思绘画;职业经理人则负责日常生产和经营的全部过程。漫画工作室的突出特点,就是能够促进漫画创作的可持续发展。借鉴漫画工作室的方式,有利于集中智力,发挥各种优势,多出快出漫画产品;同时也有利于聚集十…  相似文献   

16.
谈起人民日报,不能不提人民日报的漫画,不仅因为它在广大读者中有深远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对社会主义时期漫画艺术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在解放前,中国的漫画中心不在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而在外国租界遍布的上海。发表漫画的报刊集中在上海,主要漫画家也集中在上海。解放后,漫画的中心在社会主义中国的首都北京,发表漫画多,集中漫画家最多的是北京,其次是上海和以后的天津、辽宁、山西等省市。漫画是评议性和谐趣性的画,主要发表在报纸上,作为一种评论和报道形式以及用于副刊上的艺术欣赏品;漫画以报纸为主要发表园地,所以报纸上的漫画,既是新闻评论和报道,又是艺术品,在新闻和艺术两方面都产生影响。人民日报是全国最有权威性的报纸,报上的漫画,自然在漫画艺术上有一定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建国之初,人民日报社长范长江同志熟悉  相似文献   

17.
王景峰新闻漫画选登勤奋的王景峰漫画家在报社编辑部工作,主要任务应是这两项:画新闻漫画和组织漫画稿。广州日报美术编辑、漫画家王景峰,这两项工作干得都很出色。他是一位勤奋的漫画家,在报社工作期间,创作“报道漫画”数量之多,恐怕很少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不但为...  相似文献   

18.
如果谈到美国报刊政治漫画及其一百多年的历史,不得不提及汤姆斯·纳斯特(1840—1902)。正是这位著名的美国近代政治漫画家,在十九世纪美国画坛流行模仿欧洲画风之际,创作了美国式的政治漫画。著名的英国现代政治漫画家大卫·罗曾说,纳斯特的出现,显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与《新闻与写作》编辑部合办《新闻与写作》新闻漫画家访谈录之十二 在漫画界,漫画家吴兴宏得到个雅号“官儿漫画家”。他在官场,从1958年开始创作漫画以来一直笔耕不辍,在各报刊发表漫画作品数千幅,有50余件作品获奖。代表作《水深情长》获1984年全国好新闻奖,《三结合迎来春满园》获1996年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颁发的国际宣传画二等奖。[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谈起人民日报,不能不提人民日报的漫画,不仅因为它在广大读者中有深远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对社会主义时期漫画艺术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在解放前,中国的漫画中心不在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而在外国租界遍布的上海。发表漫画的报刊集中在上海,主要漫画家也集中在上海。解放后,漫画的中心在社会主义中国的首都北京,发表漫画多,集中漫画家最多的是北京,其次是上海和以后的天津、辽宁,山西等省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