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开篇:一次"平民式"辩课 周二傍晚,学校多媒体教室又开始了一场辩论会,这里没有专家,也没有权威,有的只是一群对思想品德课有着一颗执着之心的普通教师.今天的辩课围绕着吴小平老师执教的"天有不测风云"一课展开.  相似文献   

2.
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责任,是工作出色的前提,是职业素质的核心.一个缺乏责任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一个缺乏责任的人,是不可靠的人.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责任保证绩效."一个高效率的团队,必然是由一群充满责任感的成员所组成的.因此,对于学校的主体学生、教师来讲,让他们成为"责任者",是学校实现内涵发展的关键,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现代社会我们越来越觉得社会的冷漠,人情的淡薄,不光是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于人与社会之间。就连我们的孩子都只知道爱己,不知道爱人。原来"爱",这是一门学校没有开设的课,孩子们只能在教师的师德、师魂、师艺中感受"爱"的存在。教师应该身体力行地传递"爱"这颗种子,让它根植于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如果师生之间少了"爱"这一重要的媒介,那么学校就成为"生意场",师生双方也只存在"交易"了。  相似文献   

4.
<正>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长港路小学始建于1932年,学校占地面积3839.88平方米,有19个教学班,被评为武汉市现代化学校、武汉市素质教育先进校。学校围绕"水滴文化"深入解读和践行,力求让"每一颗水滴都折射太阳的光辉,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近年来,围绕学校办学宗旨"为老百姓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学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只有拥有高品位的教师,学校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学校里,一个个教师就像一颗颗晶莹圆润的珍珠,学校不仅要把最大最好的珍珠买回来,而且要用自己的"一条线",能够把这一颗颗珍珠串起来,共同串成一条精美的项链.那么,这条线是什么呢?就是能把众多教师凝聚在一起,步调一致,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的教师团队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学校才能达到"雁行千里排成行,团结协作齐飞翔"的动人画面.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教育界开始着力探究从建构或重塑学校文化入手进行教育改革,但很多学校热衷于设计办学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文化符号",文化建设仅停留在语言层面,而没有成为师生的"愿景",更没有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南校是一所地处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公立初级中学,成立于1997年.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近年来取得了良好的办学业绩,赢得了颇佳的社会声誉.学校经历了一系列的体制变化,从"重点中学的初中部"到"转制学校",再成为"公立初级中学".学生的生源也由单一类型向多类型转变,而教师对生源的变化在育人思想、教学策略上准备不足.针对这一学校工作中的难点,根据"让学校成为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一方乐土"的办学理念,学校开展了"赏识教育"的研究与探索.现在学校拥有赏识教育"三级"课题群,即: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特色学校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市级立项课题"成长障碍生赏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和区级课题"赏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栗子     
栗子的形状很奇怪,像一个小刺猬.栗有"斗",斗外长了长长的硬刺,很扎手.栗子在斗里围着长了一圈,一颗一颗紧挨着,很团结.当中有一颗是扁的,叫做脐栗.脐栗的味道和其他栗子没有什么两样.  相似文献   

9.
学校要求关注"学习起点",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将知识点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聚焦于不同的"学习起点",维护每个学生的成长利益。我们是一所普通的学校,规模较小,但地处原卢湾的中心城区,设施设备满足了学生、学校发展的需求;我们有一群普通的教师,没有名师、学科带头人,但每一个教师都能心系学生,爱岗敬业,为学生的发展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还有一群普通的学生,自  相似文献   

10.
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破解"二元化"体制,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办学机制,大力促进农村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从2010年开始,成安县以倾为打造农村寄宿制学校为突破口,将以前的"麻雀学校"一一"解剖"重组,集中办寄宿制学校,实现了农村学校从小到大、从大到精的嬗变,让"小麻雀"变成了"金凤凰",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了偏远的农村孩子身边.一所所布局合理、设施齐全、资源丰富、管理规范、办学高效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拔地而起,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成安大地,铸就了成安的教育名片,在全市教育界引起不小的轰动. 一、布局规划坚持科学发展 寄宿制学校是一顼庞大的、系统的、复杂的民生工程,必须通盘考虑,否则,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在寄宿制学校建设上,我们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大力推行三种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1.
近来某地冒出一个自称"仿效西点军校"的"西点男孩训练中心".上海某大报曾于2005年5月予以报道,又于6月发表追踪报道.据称"一时间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其独特的教育方式犹如投下了一颗重型炸弹,引起了强烈的冲击波."这到底是一颗怎样的"重型炸弹",所引起的又是怎样的冲击波呢?既然据说它"已由一例教育个案上升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那就不妨"关注"一下.  相似文献   

12.
何顺祥 《考试周刊》2013,(58):192-192
<正>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工作,班级管理的好坏决定学校工作的好坏,班级管理的水平决定学校的未来。我就班主任工作谈谈看法。一、用爱感化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我要求自己以一颗仁爱之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站在他们的角度体验他们的内心感受,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我曾遇到一个特别调皮的住校生,平日里翻墙上网有他,打牌赌博有他,校园打架有他,几乎所有的违纪都能与他扯上关系,任课老师烦他,学校领导烦他,他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最烦的"名人",有一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就业分配制度也从政府"统包统配,包当干部"日益转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下子变得格外突出,成为牵动学生、家长、学校以至社会的一件大事.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当学校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自负赢亏的文化产业实体后,生源就成为学校的生存之本.生源的多少则取决于学生和家长的态度,而决定学生和家长取舍的根本条件则是一所学校培养的学生受社会欢迎的程度,就业率是反映受欢迎程度的杠杆.  相似文献   

14.
田禾 《江西教育》2005,(13):80-81
在远离深圳市区的宝安区光明街道办事处,有一所花园般的学校--深圳市育新学校.这里看上去与普通学校没有什么两样,不过,这里的学生几乎都曾因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被当作是没有长好的"青苹果",但自从他们来到这里,经过育新学校的"园丁"们的精心照料,一个个"长势喜人",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5.
谁在念职校——中职生现状调查与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对中职生的现状调查发现目前的职业学校已经成为弱势群体的无奈选择.虽然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连续实现"百万扩招",但这只是一种规模性复苏,并不能代表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实现了真正的复兴.如何满足人们的"生计需求"和"发展需要",使职业学校成为大多数人的"理想选择",应当成为今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可是什么样的校长才算是好校长呢?多少年来既没有一个统一的方向,也没有一个专业的标准.日前,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以下简称为《校长专业标准》),首次明确了"校长标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时之间"校长专业标准"成为社会、学校、专家、学者、校长、教师关注的焦点,但若现任校长被直接"对号入座"或被直接"标准评价"则会显得有些"操之过急"."校长标准"不是评判校长的唯一标尺,而只是校长专业发展的"规划书",还将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其关键作用是引领.  相似文献   

17.
我是湖北省西部的一位普通教师,从教三十年,职业的原因养成了关注思考教育现象的习惯.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出现了一种不得不令我们思考和面对的现象:我们有相当高比例的学生越来越孤单,成为所谓的"留守儿童""留守少年",我所任教学校的学生群体中有53%的学生,因父母外出打工、援建、交流、离异等原因成为特殊的一群.  相似文献   

18.
长春二实验中学始建于1963年,当时叫"六一"小学,是一所小学带初中的普通学校,起点低、底子薄、力量弱.然而它在20世纪90年代末迅速崛起,由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成为吉林省基础教育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1999年成为长春市市一类一级重点学校,2001年跻身于吉林省级重点中学的行列,2003年成为省级示范校.  相似文献   

19.
足球梦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梦想!晋中市太谷县胡村镇朝阳小学,满是小碎石的土操场上,一群十一二岁的孩子正在进行"带球过树"障碍训练。学校没有专业的训练设备,操场边上的几棵柳树就成为他们练习过人的天然障碍。这支农村小学足球队曾代表山西参加全国"希望工程青少年足球邀请赛",是山西唯一一支被选出的球队。  相似文献   

20.
梅新坤 《考试周刊》2013,(57):19-20
<正>一所学校办得如何,是生气勃勃、蒸蒸日上,还是如夕阳西落、每况愈下,取决于该学校教师有没有爱校一颗心,建校一团火,兴校一股劲。怎样把教师那颗心"聚"起来,把"火"燃起来,把"劲"使起来,使他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为建设学校、振兴学校而尽职尽责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学校领导教师正确运用管理的理念和管理艺术。下面我对教师管理这个问题作探讨。一以人为本唤醒自我发展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